来源:
2016-08-11 17:08昭通新闻网讯 (通讯员 江鸣) 今年以来,盐津县启动了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以国家地质公园、桢楠博物园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目前,已成功申报57个市级生态文明村和5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在《盐津生态县建设规划》框架下采取优化空间布局、坚持项目带动、突出特色引领、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宣传引导的“五大举措”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优化空间布局。力求“划得准。坚持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为统揽,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科学划分城镇建设、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空间,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融合”,优化综合开发,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等“三线”,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守得住”。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损害生态环境终身追责机制,制定生态红线区域监督管理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切实解决环境保护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绝不让保护者吃亏。
坚持项目带动。加快推进云南盐津乌蒙峡谷省级地质公园项目建设,拟定2017年完成建设,2018年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同时,加快推进桢楠博物馆招商建设,在保护中进行开发。加强白老林和老黎山市级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着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发展碳汇林业。加大沿河、沿江、水库周边的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计划到202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石漠化综合治理1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7.5%以上,创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10个、市级生态村30个以上。加快集镇“两污”设施建设和医疗废物服务点建设,逐步健全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体系,确保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完善10个乡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救援设施配套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突出特色引领。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制定完善乡村生态旅游三年发展规划,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与农业庄园、云药之乡建设有机融合,规范提升桃花源、彩云归、玫瑰庄园,桫椤谷等一批成熟的乡村生态旅游点,通过设置标识牌、规范解说词、制作乡村旅游线路图、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大旅游规范化监管等措施推进全县乡村生态旅游标准化建设,形成旅游线,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升级版。
完善体制机制。按照“先建机制,后搞建设”的思路,坚持多管齐下,不断完善生态体制机制建设,保障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以保护耕地红线为根本,建立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统一有序的土地市场,实现土地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机统一。启动县域范围内不动产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产权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严格林地用途管制,确保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达到190万亩以上。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矿区土地复垦。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大重点行业、产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促进节能降耗。建立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信息管理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对盐津生态县创建工作的宣传引导,提高广大群众对盐津生态县建设的知晓率,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生态乡村建设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生态保护和建设区群众搬离,邀请生态文明建设宣讲团就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前瞻性指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生态县创建宣传,努力形成推进生态县创建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