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0-20 17:47大关
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
是昭通市唯一腹心县
辖区面积1721平方公里
总人口28.6万人
全县险关重叠
关镇坚固
“大关”因此而得名
这里是
云南北大门
和滇、川、黔三省
经济和文化交汇地
是中原通南必经之地
是连接东南亚的重要通道
是有名的“南丝绸之路”要冲
【交通便利】
这里
国道“213线”
昭麻、彝岔二级公路
G85渝昆高速公路
交汇穿越大关
全长59.3公里的
内昆铁路
从北向南穿越大关
公路、铁路、航空
水运网络交织互补
交通十分便利
【历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
人类就在这片土地上
留下足迹
秦开“五尺道”
隋筑“石门道”沟通南北
中原移民纷沓而至
荒芜之地得以开发
雍正六年(1728年)
设大关厅
1913年改县
1916年划归云南省府
【人杰地灵】
大关人文底蕴丰厚
英雄志士、文人墨客
革命先驱等人才辈出
如曾为云南省政府
秘书长的吴良桐
著名文人龚自知
饱学之士张维翰
优秀将领罗占云
都是彪炳千秋
流芳百世的历史人物
当代涌现出了
救火英雄李孝华
抗洪英雄秦孝顺
勇斗歹徒的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刘远芬
以及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康富明等
【关河奇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勤劳勇敢的大关人
以艰苦卓绝
不屈不挠的精神
靠钢钎大锤、锄头撮箕
和人背马驮
用59条生命和数万人的血汗
经历19年
浇筑了40余公里
被誉为
“南方红旗渠”的出水堰
创造了
令人震撼的关河奇迹
出水堰
原名跃进堰
大堰穿越10余处
峭壁隧洞
跨过80多个涵洞
淌过185座背水桥
渠道几乎全部
在悬崖绝壁上穿行
【地势险要】
大关山高坡陡
沟壑纵横
洒渔河、洛泽河、大关河
高桥河、木杆河
5条主河流和30余条溪流
纵横深切
复杂的地形
构成众多雄关险隘
大小关口、关隘
关卡、关寨相连
构成名副其实的“大关”
【资源丰富】
这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是大关气候的真实写照
这里群山怀抱、层峦叠嶂
流水潺潺、黑土藏金
开发潜力巨大
全县有优势用材林木10种
优势经济林木12种
天麻、杜仲
等药材133种
动物374种
珙桐等珍稀植物9种
其中国家三级
保护植物筇竹10万亩
是名副其实的“筇竹之乡”
有18个矿种70多个矿化点
高品质硅石储量
上百亿吨
开发前景广阔
【“瀑布之乡”】
大关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有大小瀑布47个
最大瀑布落差达147米
享有“瀑布之乡”的美誉
黄连河2A级风景名胜区
青龙洞溶洞奇观
罗汉坝原始森林
三江口原始森林
云台山五尺古道
“四片一线”
景区面积达107平方公里
主要景点80多个
【峡谷蝶变】
在峡谷中求生存
在峭壁上谋发展
是大关县
经济社会发展
的真实写照
“十三五”期间
大关县委、县政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理思路、调结构
破困局、觅出路
推动大关县经济社会发展
赶超跨越
夺取了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取得决定性成就
决战脱贫攻坚以来
大关县充分发挥
筇竹资源优势
加快推进
100万亩筇竹基地建设
倾力打造
“一县一业”筇竹产业
积极探索脱贫攻坚
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
向着
“致富靠竹、以竹兴县”
的目标迈进
【未来规划】
“十四五”期间
大关将紧紧围绕
“种竹养猪、采硅抽气、文旅康养”
发展思路
深入推进
百万亩筇竹
百万头生猪
百万吨饲料
百万吨硅矿
百万名游客的
“五个百万工程”
以竹、猪、硅、气、旅
“五大主导产业”
全链条建设
突出打造筇竹、生猪、硅气
“三个百亿元”
产业标杆
着力构建
东部以天星硅矿
西部以寿山建材
南部以上高桥农特产品
北部以木杆筇竹
中部以翠华文旅为支撑的
“五个经济增长极”
以产业振兴推动形成城乡一体
产城融合、工农互促
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最终实现大关经济社会发展换道超车
来源: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