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信息报
2021-10-19 18:29通海县
位于云南省境
中部偏南
自古以来为
滇南重镇和交通要道
全县国土面积
721平方公里
辖7乡2街76个村(社区)
常住人口31万余人
是云南省
除昆明市区外的
人口高密度区
这里居住着
汉、彝、回
蒙古、哈尼等多个民族
兴蒙蒙古族乡
是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
【千年往事,历史悠久】
通海县建城至今
已有1260余年历史
各时期多民族
的文化交融
让通海璀璨文化
的底蕴更加深厚
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
成就了通海
“礼乐名邦”
“秀甲南滇”
“冠冕南州”的美誉
名山秀水
孕育出人文荟萃
明清两代
就有举人230余人、进士44人
选入翰林院4人
且大都出省为官
民国时期
郑家营郑开文
河西乡范石生、罗树昌
参加云南护国起义
分别被授予
上将、中将、少将军衔
通海名人辈出
这些能人志士
或以政绩军功
惠及后世
或以经济科技
文化艺术
造福人民,流芳百世
通海也先后荣膺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文物先进县”
“全国文化先进县”
“中国楹联文化县”
“中华诗词之乡”等荣誉称号
【冠冕南州,文脉悠长】
洞经音乐
是音乐的活化石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认定为
全人类宝贵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礼乐名邦”通海洞经音乐
是这一美誉的
深厚文化支撑之一
“妙善学”女子洞经古乐
是这个“礼乐名邦”的传奇
洞经之意为“通达”之意
通海洞经古乐
历史悠久
萌芽于元
形成于明
兴盛于清
早已驰名全省
享有盛誉
它把儒释道三教
熔于一炉
集礼仪、经卷
音乐、教化于一身
其包罗广博的内容
典雅优美的曲调
隆重多彩的谈演形式
以及“让天下皆宁”的
谈演宗旨
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数百年来
历代官绅文士
以通海秀丽的
湖光山色为背景
按经文和唐诗的
音韵格式
以及乐曲调式旋律的走向
经繁衍调整
突出了
高雅、深沉、庄严的风格
静谧、清新、飘逸的特色
它上承北曲南音
下取本地乡土民乐
自成一体
原有100余曲
今天尚保存着
完整的47曲
分经文曲和器乐曲
经文曲
先以《大洞仙经》等
道家经文演唱
后逐渐改填唐诗宋词
并借鉴曲牌名以冠之
能够在古乐或洞经音乐中
填入众多唐诗宋词演唱
使通海洞经古乐
更加优美动听
“冠冕南州”
民国时期
18名不出嫁的修贞少女
经张家熊、张云涛
两位老先生的细致教授
历时三年时间
打破了
“男尊女卑”的封建禁锢
于1947年6月
成立了云南省唯一的
全由女子组成的
洞经古乐班“妙善学会”
轰动了全省
她们于2001年9月
被邀晋京演奏
引起在京文化艺术界的关注
沧海桑田
如今修贞女们皆已离世
曾经年逾八旬的老人
她们携着年轻的女弟子
用穿越灵魂与生命的琴声
令听者无不肃然起敬
为之动容
2008年
经申报
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江达海,商贾云集】
通海自古为
滇南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
既是“麊泠水道”
和“通海城路”上重要的驿站
也是历史上
南下南洋
北上中原
西至天竺的交通要冲
《新唐书·地理志》
和《蛮书》中有记载
“通海城路”指
越南河内-中国云南河口-
蒙自-建水-通海
这条古驿道
南通越南
北进滇中
再入巴蜀
西与缅甸、印度相连
是一条交通动脉
通海是这条交通动脉上
的枢纽之地
“通海城路”
既是茶马古道
又是南方丝绸之路的
一条通道
它辉煌了数百年
通海也随之
兴旺了数百年
最终成为滇南
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元代设临安路
置都元帅府
统摄今红河、文山一带
明代置通海御(所)
在通海“戍兵屯田”
促进了
通海经济文化的发展
明清时期
各种手工业兴起
驿道马帮运输
日渐繁盛
赢得“小云南”的美誉
清末民初
由于经济繁荣
成为滇南货物
集散中枢
由越南进口的洋杂货
个旧运往昆明的大锡
都要经过通海
或在通海集散
每日进出通海古城的马帮
达到了2000多匹
如今
通海上接昆明
下通红河
处于昆河经济走廊的
枢纽节点
位于滇南国际通道的
门户区
已通车运营的
泛亚铁路横贯全境
正在建设的江通高速公路
弥玉楚高速公路
将更加有力支撑通海县
打造面向东南亚的
滇中商贸物流枢纽
【秀色可餐,风光绚丽】
经过通海繁华的闹市区
就来到了秀山脚下
“秀甲南滇”坊
仿若人间与仙境的分界
身后是热闹的城市
眼前是苍翠的山峦
作为通海最闪耀
的旅游景点
其匾山联海的文化气息
和儒家文化底蕴
为人所乐道
历史上
来自江南的明朝移民
将江南的温文儒雅和
小桥流水带到这里
在《大明一统志》里
秀山被列入
云南四大名山
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
大理的点苍山齐名
秀山
像一块碧绿剔透的玉石
镶嵌在通海的大地上
以其林木丰茂,建筑精美
文化深厚而享盛名
宋柏、元杉、明茶花
是秀山三绝
秀山古建筑群
经过修缮
完整保存了
宋、元、明、清
四个朝代的历史建筑
展现了从宋至清各个朝代
彼此不同的建筑形式
建构技艺、建筑风格和时代特征
被誉为“古建筑大观园”
顶峰的涌金寺
是秀山规模最大的建筑
寺内宋柏、元杉
苍劲荫郁
四五个人
才合抱得过来
古建筑内
现在共悬挂、保存了
各种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颇高的匾额100余块
对联200副
碑文石刻无数
通海人喜爱秀山
总是三五相邀走进秀山
欣赏美景
也强健身体
还有的提着
各种甁瓶罐罐
到山上打清冽甘甜的泉水
尽情享受生活于
这块福天宝地的惬意
顺古城北下1.5公里
就是云南九大
高原湖泊之一的杞麓湖
杞麓湖是
通海人民的母亲湖
属南盘江水系
主要靠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属水质丰美的浅水淡水湖
杞麓湖盛产鱼虾
岸边人工筑起了
海埂围堤
堤上种植了
榕树、杨柳等树木
枝条摇曳
与湖面上的碧莲相映
婀娜多姿
沿湖是富庶的农业区
农田棋布,稻谷飘香
沟渠纵横,村舍林立
是滇中粮食主要产区
和蔬菜生产基地
每天都有各种蔬菜
源源不断地从这里
运往全国各地
由杞麓湖水浇灌的
“中国红”玫瑰也是极负盛名
当前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
云南加快建设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推进滇中城市
经济圈一体化建设
以及玉溪“三区一港”
发展定位
通海迎来了
非常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正在步入新一轮大发展
大跨越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