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昆明“海绵城市”建设还城市一个健康的“肺”

 2021-10-13 09:49  来源:昭通新闻网

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开幕之际,记者应邀采访昆明市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海绵城市”建设,他们正还春城一个健康的“肺”。

昆明,是一个来四季如春的城市,而随着城市规模拓展,昆明逐渐成为了一个“缺水”的城市,而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推动下,昆明积极探索建设“海绵城市”新路径破解“缺水”难题。

湿地,是地球的肺,也是城市的肺。在昆明西北部的五华区陈家营岔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补水工程现场,新开发的“绿地·香树花城”小区旁,一条小河流环绕小区徐徐流淌,水流部位以下用石块镶嵌而成,整条小河以绿化河堤为主。河堤上用透水混凝土浇筑成黄褐色人行步道,道旁各种绿化草、树木茂盛生长,部分花草正盛开着各色的鲜花,市民带着小孩子散步其间,不时可见跳舞、健身的市民,一幅生态和谐的城市画面。

据悉,此处改造前没有河道,是平坦的石板道,每遇下大雨,雨水就全部涌入下水管道,无形增加了城市排水压力,也给下游的滇池造成污染。而改造之后,由于河道以生态绿化为主,雨水、上游的水流会被沿途的绿地吸收和渗透,通过长达数公里的河道沉淀,从而得到充足净化,有效保护了下游的水质与流量。据五华区水务局局长张拾化介绍,通过建设后的监测发现,上游监测的四类水质到达滇池进水口时已经被净化为三类水质了。

陈家营岔沟作为入滇河道新运粮河的重要支沟,为自卫村水库泄洪通道,承担片区雨水行泄功能。立足“海绵城市”新生态理念,聚焦滞蓄错峰、水质提升、清污分流、自然生态、宜居宜人的整治目标。五华区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通过实施公共绿地升级工程,以打造城市湿地、修复河道生态、提升滇池流域保护治理能力为要求,积极探索路径,创新探索建设陈家营岔沟金川路以西片区、普吉立交片区城市型湿地,切实解决污染负荷高、景观效果差、内涝频繁等问题。

2016年,昆明市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并上升到行政管理层面加强监管与治理,围绕滇池水源保护制定了2016—2030年”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仅五华区2020年就完成了17平方公里的建设任务,2021年将完成25平方公里的建设规模。昆明市立足“海绵城市”的新生态理念,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绿地,注重保护和恢复河道水系的自然连通,科学谋划城市河流湿地建设。依托公共绿地,增强城市空间利用。坚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滨水廊道。生态湿地除了有高“颜值”的景观功能外,也为削减入河污染筑起“绿色屏障”。建设“湿地在城市、城在湿地中”的人居和谐城区。为提升改善滇池周边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矛盾,努力探索出一条昆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新路子。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广玉 毛利涛 聂学虎 文/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生物多样性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