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0-12 17:17编者按:
昭通多元文化交融,文墨渊源深厚,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云南北大门”之称。作为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昭通以秀美山川和革命老区的魅力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人在此学习、工作及生活。为进一步凝聚昭通党史学习教育合力,通过不同视角,真切感受党的伟大和昭通历经沧桑巨变取得的辉煌成就,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策划采访“外地人看昭通·话巨变颂党恩”访谈稿件一组,今日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到处都是大山,交通不便。”这是张新军到昭通的最初印象,到昭通学院工作之前,他对昭通的印象基本来源于大学同学信金伟的描述,信金伟曾经到过巧家药山,在他的印象中昭通就是这个样子。
张新军是甘肃省平凉市人,从陇东学院毕业后他又考入云南大学读研究生。2015年8月,张新军通过公开招考来到昭通学院工作,教授生物学。
张新军至今都记得当初到昭通学院报到的情景,他乘车穿过凤凰山脚下的隧道,又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到学校。“周边没有高楼,感觉是在郊区,很荒凉,而且门口还有临时搭建的铁皮房。”张新军说,当时的昭通学院,基础设施还不到位,授课连投影仪、电脑都是自带。尽管家乡平凉与昭通贫困程度差不多,但昭通给他带来的心理落差还是非常大,他甚至有点想打退堂鼓。不过学院的同事却让他感到很温暖,到昭通后,在同事的帮助让张新军找到了住房。
谈到昭通这几年的变化,张新军笑容满面,“以前回老家,从昭通坐火车到西安再坐客车到平凉市大概需要30多个小时,现在昭通有了直飞西安的飞机,6个小时就能够到家了,我每年都要回去两次。”
谈到昭通学院的变化,张新军首先说的是学生结构的变化:“以前昭通学院的学生主要来源是全市各县(市、区),2012年专升本后其他地方的学生也慢慢进入昭通。同时,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以前学生就业主要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进入企业等;现在考研的、参加西部计划、想去当兵的、自主创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其次是学院硬件设施和师资的变化:“学院硬件设施这几年大幅度提升,每间教室都安装了智慧大屏,增加了体育设施等。同时,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2015年农学院仅有教师16人,经过6年时间,现在已经增加到43名教师,而且对教师准入门槛要求更高,今年学院招考要求必须达到博士生学历才能应聘。”
按照市委要求,昭通学院要发展为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昭通学院以“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服务活校”为理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集生产、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与企业合作,为企业输送人才,把企业作为昭通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成立了文学创作学院、苹果学院、天麻学院、马铃薯学院,开设了文学创作班、苹果特色班、天麻特色班、马铃薯特色班、卓越幼儿教师班等特色人才培养班,重点打造教师教育、文学创作、高原特色农业、红色革命文化四张特色牌,推动学院专业建设特色发展。
“教育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本,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时期,市委把‘教育兴昭’作为昭通‘六大战略’之一,说明教育对于昭通发展的重要性。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身为昭通学院的老师,我们会主动承担历史重任,紧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第二故乡的崛起而扎实工作。”谈到下一步打算,张新军兴奋地说。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建忠 通讯员 罗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