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0-12 11:10在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大关县笔山小学12岁的陈思妤同学,用多年积攒的压岁钱3.9万元购买了18200只口罩捐献给需要的医院、学校和社区,成为了极具正能量的“小网红”,被大家广为称赞。
今年,陈思妤被云南省文明办评为“云南新时代好少年”。
“妈妈,我看新闻上说疫情严重。叔叔阿姨很辛苦,我想帮助他们。大家都在捐物资,我也想捐,我想用我的压岁钱请您买口罩发给需要的人。”这是陈思妤写给妈妈信中的一段原文。
当时的陈思妤就读于大关县笔山小学六年级三班。“陈思妤学习认真,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于公益活动。她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并能主动帮助基础薄弱的同学,同班的李溦、郑德元都受过她的辅导。6年来,她曾多次被班级和学校评为‘三好学生’。”班主任蔡老师热情介绍。
当问及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国家有难,叔叔阿姨们用生命在抗疫,我也要尽一份力,奉献一点爱心。”
陈思妤的爱心举动得到了母亲的赞同,她便将多年积累起的3.9万元压岁钱全部拿出来买口罩,捐给大关县第一人民医院、笔山小学各5000只,捐给大关县第一中学、翠华镇中学、天星镇三中、大关县职业中学各2000只,最后,连自己留用的200只口罩都捐给了翠华镇辕门社区的工作人员,社区还专门给她写了感谢信。
陈思妤是一个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孩子。据陈思妤回忆,有一个学期,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新同学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陈思妤就主动接近她,跟她谈学习、谈生活,之后,那位同学很快融入了温暖的班集体。班上有一位同学的奶奶在大关县环卫站工作,负责打扫街道卫生。她每次见到这位奶奶都非常有礼貌地打招呼,有时还帮奶奶捡一些垃圾,呼吁同学们不乱丢垃圾、不乱吐口香糖……点点滴滴都展现出陈思妤高尚的品质。
由于父母离异,陈思妤由妈妈监护。为了生活,妈妈长期在外打工,她便一直跟随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因为长期受从事教育的外婆的影响,她心中很早就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她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强,她的房间布置整齐,书本、玩具从不乱放,归置得井井有条;体谅长辈的艰辛在家里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务。
陈思妤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及各类竞赛,多次获奖。2018年,陈思妤参加大关县文体部门举办的演讲比赛,荣获三等奖。此外,爱好广泛、有一定音乐天赋的她,钢琴已过五级。
陈思妤在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下,从小就知道爱国爱家、爱劳动、知恩图报。她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是老师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长辈们的“小棉袄”。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时刻以《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目前,陈思妤已考入大关县复兴中学,进入了更高的学习平台继续她的成长成才之路。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毛利涛/文 图片由大关县文明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