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94岁抗战老兵郭正荣忆峥嵘岁月

 2021-10-11 10:18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

一位老兵就是一部“活的抗战史”,曾经年轻的士兵已到耄耋之年,忆峥嵘岁月当年壮志今犹在。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为进一步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鼓舞和激励全市干部群众继往开来、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昭通日报社组织记者深入一线对在昭的抗战老兵进行专题采访。报道记录老兵们在战争年代毅然参军保家卫国、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用鲜血和生命书写忠诚和在和平时期卸下戎装建设家乡、淡泊名利默默付出、用行动和奉献描绘大爱的光辉历程。今日起刊发,以飨读者。 

今年9月,记者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见到94岁的抗战老兵郭正荣。老人精神矍铄,谈吐清晰,他和记者说起了参加抗日战争及转战到大西南的故事。

郭正荣,山西昔阳县人,属南下干部。1950年3月,他作为43师的一个排长从昭通原南城门进入昭通,军队的进驻掀开了和平解放昭通的序幕。

“那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民族蒙羞的岁月。”郭正荣向记者说起了参军的经历。百团大战以后,日本侵略者对太行山人民进行残酷的屠杀。1944年的一天,仅17岁的郭正荣正在山上放羊,村里人告诉他家里出事了,回家看见父母被日本鬼子杀害,弟弟的腿也被刺了一刀,再看村里很多乡亲也遇了难。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亲历国难家仇的郭正荣把弟弟交给爷爷照顾,自己找到当时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太行山二分区28团,请求参加八路军,加入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卫国战争中。当时,因他年纪小,部队让他参加太行山和平县四区小队民兵武装,后来转县大队,主要做袭击日军后勤、保护群众、锄奸等工作。再后来郭正荣加入太行二分区29团,最后到了15军43师。

在全国解放战争中,郭正荣在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挺近大西南的队伍中,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到达广东。

“那是1949年的10月,在广东阳江追歼战斗中,我军只有一个营,敌军有一个师,为了迷惑敌人,部队在不同地点放火以虚张声势,命令敌人在凌晨4时前投降。全营的每个战士都清楚,此战‘不成功即成仁’。因为敌我人数悬殊太大,凌晨4时一过,若敌人一旦窥探出我军实力,稍一反扑后果不堪设想。”郭正荣讲述,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时任43师127团三营副营长的刘子林带领郭正荣担任班长的一个尖刀班突袭敌军师部。当时,郭正荣带领11名战士,人手一支冲锋枪、200发子弹,潜近敌军师部时麻利地俘虏了门口的哨兵,押着俘虏当向导,乘着夜色直奔敌军师部中心,迅即将敌军保安第4师师长关中岳制服。刘子林在外围指挥增援,并点燃远处稻草堆虚张声势……这次突袭,没用一枪一弹,敌军2700多人全部缴械投降。此事郭正荣很少说起,直到后来15军的有关人员来昭通了解相关情况,才揭开那深入虎穴、惊心动魄的往事。

讲起战场上的往事,郭正荣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说起脸上的伤疤,那是在山西榆次与日军的战斗中,一颗子弹打过来,直接从他门牙贯穿脸部,致使他门牙全部坏掉,而留下的疤痕;说起右肩背部的伤疤,那是和日军拼刺刀被刺伤留下的疤痕……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郭正荣所在的43师原计划先到贵州,随后驻守昆明,但因考虑昭通当时的特殊情况,43师就一直驻守在昭通。

“能活下来很不容易。”郭正荣一边回顾着往事一边感叹着。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个像郭正荣一样的抗日英雄在民族危亡之际,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国里/文  通讯员 郭红/图


审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