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0-07 19:07编者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历史性贡献。
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价值,深刻阐释百年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央视网《天天学习》特别策划“典”亮百年系列,与您一起深刻领会。
【释义】
“郡县治,天下安”,很多文章都说出自《史记》中司马迁的话“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可是,遍查《史记》,却找不到这句话的出处。这句典故比较可靠的出处应是东汉荀悦的《前汉纪》。
在“前汉孝惠皇帝纪卷第五”中,荀悦谈及郡县制:“六王、七国之难作者,诚失之于疆大,非诸侯治国之咎。其后遂皆郡县治民,而绝诸侯之权矣。”接着,在“前汉孝文皇帝纪上卷第七”中,他又进一步申论道:“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制,国小则无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从制则天下安矣。”这两段话,后人引申为:“郡县治民,从制则天下安矣。”进而又精简为“郡县治,天下安”,意思是说,以郡县结构的方式治理国家就天下安宁了。我们今天在引用这句话时,主要指的是县级行政单位,强调治国当治县,治理好县域,天下就能太平。
据《史记》记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国设立的邽县和冀县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最早的两个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辖县。汉承秦制,形成了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成为后世地方政制的基础。
【解读】
重视县域社会管理,自秦设郡县两千多年来,是我国历朝历代的传统。在中国数千年的疆域治理中,凡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县域治理得井井有条的时期。治理好县域,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是正确的治理思路。正如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所说,“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惟其如此,县委书记作为党执政兴国“一线指挥部”的“一线总指挥”,其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如何,不仅影响着一个县的发展进步,更关系到党的执政之基是否稳固、事业发展能否常青、与群众的血脉联系能否牢固。因此,如何夯实县域基层组织、巩固县域政权、提升县域治理能力,是造福一方的现实要求,更是决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早在1990年,习近平就曾在《从政杂谈》一文中指出:“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3000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
习近平对县域治理的深刻认识,与其亲身经历密不可分。他从政之路的起点,就是北方一个42万人口的小县城——正定。正是在正定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习近平骑着一辆“二八”式自行车跑遍了正定每个村落,践行了“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初心。
1983年7月担任正定县委书记后,习近平带领全县人民大胆改革,冲破了“经济上农业单打一,农业上粮食单打一”的模式,实施改革兴县、工业兴县、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文化兴县、旅游兴县。由此,正定大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热潮,全县上下形成了“党风正、干群和、干劲大、硕果丰”的大好局面,正定甩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县域治理和县级领导班子、党的组织建设,多次就怎样当好县委书记、怎样加强和改善县域党的领导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他要求广大县委书记以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同志为榜样,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作者 杨立新)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