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4-02 20:37本网讯 (通讯员 江鸣) 近年来,盐津县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持续深入调整思路、创新载体、理顺机制、激发活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2015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154元,同比增长12.0%。
抓龙头带动。紧紧依托蔬菜、山地畜牧、茶叶、竹子、中药材等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坚持外引内培,成功引进了亚太、神农、红七公、吉食道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由彩云归、滇云酒业、云液带动白酒酿造,亚太、津华带动竹产业,林森、裕丰、红七公带动蔬菜产业,中港、东骏、神农共同打造“云药之乡”的生动局面。目前,林森食品加工、滇云酒业、彩云归一期生产线已建成投产,红七公、亚太、裕丰等项目即将竣工,普洱竹笋加工等项目快速推进。同时,农业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至2去年底,累计发展竹子、家禽养殖、中药材种植、茶叶等各类专业合作社344家,被列入全国首批创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以大龙带小龙连千家万户的联动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
抓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盐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项目向园区集聚,整合资金推进园区公路、“两污”处理、标准化厂房、生活服务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企业入驻环境,增强了园区承载能力。着力打造农业科技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上级产业资金扶持和招商引资有机结合,拟将牛寨、兴隆、落雁片区集中打造成为盐津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新名片。围绕企业建基地,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按市场机制和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的要求,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去年底,全县生猪出栏59万头,乌鸡出栏156.15万只,茶叶种植面积达8.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亩,竹子种植达3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稻田养殖1.22万亩。
抓管理服务。采取“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笔经费、一个奖惩、一抓到底”的办法,有效破解了项目落地难题。解决用地难方面,在抓好城乡建设、国土利用和林地“三规”衔接的基础上,用活政策,平衡用地总量;盘活空间,做大用地增量;抓活管理,盘活用地存量。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走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解决审批难方面,建立了重大项目“9+3”包办帮办制度,即由项目责任人对项目开工前的立项批复、土地手续办理等9项工作进行包办,对员工招聘、企业融资等3项工作进行帮办,坚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便捷留给客商,以服务取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解决融资难方面,积极组建小额信贷公司、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已初步形成“以开发投资公司为引导、两贷款、一担保、四大国有金融机构”相互衔接、健康发展的格局,融资能力不断增强。解决配套难方面,牢固树立“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的观念,在算好大帐细帐的前提下,改变过去形成的习惯做法,整合各类资金,围绕重大项目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搞配套,推动了一批项目快速落地。
抓品牌扶持。出台政策加大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财政预算作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发展快、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项目给予用地优惠、融资协调、贷款贴息等扶持,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快速开工建设。强化市场引导,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及推介活动,着力培植一批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不断增强优势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引进省内外品牌10个,培育自主品牌13个,盐津乌骨鸡获得地理标识,神农乌天麻产品通过瑞士通标(SGS)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