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9-28 18:00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寓意家人团圆、阖家欢乐。为守护好神圣国土,云南4060公里边境线上的“守边人”舍弃小家的团圆,在巡逻值守、在边境防疫的过程中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在这特殊的时间节点,云报集团提前策划,以全媒体融合报道的理念,深入践行“四力”的要求,提出“边关月 家国情”总策划。策划紧紧围绕“筑牢铜墙铁壁 守护好神圣国土”“守好我的一公里”“镇守边关、视死如归”“民族团结进步”“强边固防 守好国门 守好家园”几个主题,统筹调度“报、刊、网、端、微、号、屏”协同联动报道。
这场长达13个小时的不间断大型融媒体直播,将云南25个边境县无数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在中秋佳节坚持值守的一幕幕及时传送,用大量真实的故事、生动的细节、真挚的情感,让屏幕前的网友感受到了“一家不圆万家圆”的家国情怀,让享受着节庆欢愉和安宁的人们也深深感受到“岁月静好,是因为有无数人在默默为你负重前行。”
此次直播在云报集团自有平台上的播放量超过4000万次、云报客户端主直播间点赞数达2326万次,相关微博话题#13小时直击云南守边人中秋节#阅读量超过5000万,一天内两次冲上微博热搜榜,全网综合传播量超过1亿人次。传播量超过1亿人次的背后还有一群特殊的记录者值得我们铭记,在中秋万家团圆时,镜头后方的他们熬更守夜,边境一线的他们扛起摄像机,拿上话筒,把镜头对准了守边人,用拼搏的姿态,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传递边境一线最强音。
在关注守边人的同时,也让我们聚焦守边人的记录者。今天,让我们透过来自边境一线的记者手记,共同分享云南边境一线的温暖和感动,同关注边境线上平凡人的不凡事。
↓↓
谢谢你们,守护我们的边疆安宁
中秋节这天,我和我的同事像往常一样拿起设备,将镜头对准中秋值守的“强边固防”工作队、“疫情防控”突击队和由边境群众自发组织的义务巡逻队,直播“守边人”的工作状况。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听着铿锵有力的“强边有我,请党放心”,和一句句朴实的“自己的家园,我们不守谁来守?”,那一刻,我们感动得泪目。感谢你们!正是有了你们许许多多这样的“守边人”,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铮铮誓言,为我们管住边境、守好国门,筑牢边境安全屏障,我们边疆才多了一分固守,国家安全少了一分风险。
——王永成(马关县融媒体中心)
记录平凡的伟大
直播当天,在边境线上我们经历了闷热—大雾—大雨—烈日这一系列的天气,让我们的采访多了些意料之外的小状况。联防所现在的条件好了很多,可惜时间有限,那些让人瞬间破防的点也只能从守边队员们的讲述中得知,但转念一想,这就是这次采访最真实的状态呀,他们每一个人很普通,每天的巡边故事也很普通,他们就是坚持把普通的事做好,避免日久麻痹疏漏,这本身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通过采访让大家看到逐步向好的变化,让大家心中感动欣慰,何尝不比眼泪更让人欢欣鼓舞。
——邱谨瑜(富宁县融媒体中心)
致敬坚守边境一线的“孙悟空”
小时候我经常问奶奶,英雄是谁他在哪儿,奶奶总会告诉我英雄是孙悟空,那个时候我多想拥有一群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来保护爷爷奶奶,而现在我知道谁是“孙悟空”了,这些日夜值守在边境一线的人们就是“孙悟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要把这些“孙悟空”们的故事分享出去、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身边也有英雄。我是李阳,我也要成为“孙悟空”。
——李阳(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
众志成城,攻克难关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镇守边关、死守阵地的精神感染着社会各界,许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纷纷慷慨解囊,为边境的疫情防控卡点,及工作人员捐资捐物,爱心传递。经常到疫情防控卡点了解情况,河口县方鑫公司经理曾文,执勤点上缺什么,曾文就送什么。全国道德模范丁莲协调爱心企业为疫情防控工作,捐资捐物。蒙自草坝商会两次向河口边境防控一线捐赠新鲜蔬菜,其他内地县事业纷纷派出突击队员驰援河口疫情防控工作,大家众志成城,攻克难关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开拓进取。
——李子昂(河口县融媒体中心)
一面旗,一行人,就是边境线上流动的防线
蝉鸣、鸟叫,烈日炎炎,巡边战士的额头、脸颊上有无数股汗水滑过的痕迹,背心、外套上散发出汗水浸透过后浓浓的汗味。手持一把砍刀,开山辟路,其实边境线上本没有路,巡边战士足下的脚印多了,也便成了边境防线。一面旗,一行人,就是边境线上流动的防线。
心中有家国,胸中有丘壑,眼里有山河,家便成了国,国也就是家。他们舍弃了小家的团圆,如钢铁般驻守在边境最前沿,形成了中秋佳节边境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陈永强(绿春县融媒体中心)
用血肉筑起的钢铁长城
没有谁生来就是英雄,只是在平凡人中多了一点担当与勇敢。在直播中,“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全国抗疫先进个人”,金平县勐桥乡边境派出所教导员黄荣波对我们说:“守住一道门,就能守护千万家”。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金平县勐桥乡卡房村委会支书、主任杨超表示“每天都要巡逻,不管下雨还是下刀都得把这道门守好了”。
当他们站在抗疫一线,他们就是英勇的战士,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千万里的钢铁防疫长城。
——冯燕(金平县融媒体中心)
他们的生活,或许是别人的噩梦
打洛镇位于勐海县西南部,国境线长36.5公里,境内山坝相连,绝大部分都是以打洛江作为界河。高海拔的落差,导致打洛江边温度高,湿气重,在这种闷热的环境下衍生出来的蚊虫是数量多毒性大。被蚊虫叮咬后一口一大个包,奇痒难耐,并且恢复时间长。除了蚊虫肆无忌惮的袭击,还要担心各类大蛇小蛇的袭扰。这样的故事在防控人员讲来是趣事,但是在我们其他人听来却是异常恐怖的噩梦。
——王军(勐海县融媒体中心)
女本为弱,为防则刚
直播过程中,女子护村队成员说:“来给守卡一线做完午饭,下午巡逻一趟,回家换衣服准备去山上割胶,今晚我们就在山上住啦!丈夫兄弟守一线,我们护村寨;他们守国,我们守家。‘国’和‘家’都要平安。这些都是我们能做的事,我们一定会尽力做好,让大家都放心、安心。”这都是她们生活的常态,她们的兄长丈夫有的已经3年没有回家,她们没有抱怨,给自己鼓励打气。
——屠艳茹(景洪市融媒体中心)
用平凡的坚守,守护中秋团圆的你我
四川小伙付熙告诉我,参加工作六年以来,他都没有回到成都老家陪父母过中秋节。但是今年不一样,在勐腊每时每刻都有4000多人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大家一条心,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守住祖国的第一道防线。
在这里,最耀眼的是党旗,最闪亮的是党徽,最响亮的是誓言。他们把初心写在行动中,把使命落在岗位上,谱写出一曲曲新时代的最强音。
——欧阳少晨(勐腊县融媒体中心)
身后是国家,国家有温暖
看到守边人员们睡觉的地方,因为湿气重,被子都是湿的,说实话心里很难受。但也明白,大家都不能,也不可能后退。因为身后就是国家。国家,就像每个卡点营地里的那一个个火堆,暖了天气,也暖了每个人的心,一天、两天......很久,从未熄灭。直播的那天,和工作人员们一起走过了那条他们日常巡逻的路。蜿蜒、崎岖,却想把每一步都踩得平稳。尤其是走到山顶,看到界碑的时候,心里感慨万千。
——谢鑫莹(孟连县融媒体中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别都帮佰值守点点长魏强收到来自妻子和孩子的中求祝福与思念时,默默擦拭眼角的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在这血浓于水的亲情面前,那几滴默默留下的眼泪,便是巡边长夜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汪汪队”岁值守人员的忠诚与爱是如此的纯粹,他们一起跋山涉水、穿越丛林,走过一个有一个艰难险阻,却从未抛弃彼此,而是共同进退。
——李飞雷(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我是党员,我先上
如果问起我看到的最耀眼、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那一定是关卡哨所一面面高高飘扬的党旗,一定是巡防守边人胸前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党徽。在民族村寨,有来自市直部门熟悉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在低矮的窝棚里,有甘心舍小家顾大家的普通群众党员;在巡防便道上,有手拿杵棍的佤族党员...... 他们以勇当先锋的模范表率作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普思(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边境温情:“卡点”的守护
大哥告诉我,他们给这只小狗起了个名字叫“卡点”,是希望小狗能和他们一样,勇敢积极地扛起责任,守住卡点。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卡点”不仅仅是他们养的一只小狗,更是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用心呵护着“卡点”,“卡点”也在每一个巡逻夜晚默默的守护着他们。
——袁诗洁(江城县融媒体中心)
卡点不撤,我们不撤
长期驻守在这里的4名纯正的彝族兄弟中,除了点长罗银华是85后,其余3名都是90后,有1名去年刚完婚就来到这里,家就在这所山头的勐捧镇酸格林村,只有10多公里的路程。但来这将近两年以来,几名民兵兄弟回家不过两三次,每次回家也就几个小时,取上生活必需品,天黑之前必须返回。点长罗银华告诉我们,由于这里的道路晴通雨阻,雨季天他们得步行到7、8公里开外的地方取物资。我们的主持人问这样艰苦得环境下,他们有没有想过换防回家,可4名民兵却表示卡点不撤他们不撤,听了他们朴实的话语几分心疼、几分敬意。
——董文静(镇康县融媒体中心)
践行初心承诺,保卫家国平安
在直播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守边人的工作日常,体验了巡边工作的不容易。绵长的边境线和错综复杂的边境小道,是非法入境人员的首选,也是守边人最大的挑战。
跨越山河、踩过泥泞、排除万难,在原本隐患重重的地方,筑起了安全防线。让非法出入境人员望而却步,将疫情堵在国门之外,保障了边疆群众的安全。
——王维(沧源县融媒体中心)
镇守边关,誓死如归
直播后,在评论区里看到,有些网友说我们的直播点风景好,像个风光片。我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我知道的就是在网友们认为是风景好的这个地方,我们只是因为工作关系呆了三天都受不了这边的环境,而我们的卡点工作人员已经坚守了差不多两年时间,他们冒严寒、战酷暑,在罕无人烟的地方默默的守护,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上级交给的任务。
——杨洁(耿马县融媒体中心)
他们,是闪耀在边境疫情防控一线的一轮明月
中秋节这一天,如往常一样,民警李万峰带队在一大早安排好两个人在卡点执勤后,照例开启了一天的巡逻。队员们行走在荆棘山路间,寒风刺骨,一趟来回7、8个小时巡逻下来,大家已是大汗淋漓,精疲力尽。没有巡逻道,就用刀砍,硬是双脚走出一条条巡逻道,途中还要时刻谨防蚊子、蜈蚣和毒蛇的侵袭。巡逻队员蔡新装说:“我们常常是一次全线巡逻走完浑身就会瘙痒难耐,脚也会起水泡,但我从来没有退缩过,工作上兢兢业业,从来不会掉以轻心。”
——李爱莲(腾冲市融媒体中心)
战“疫”中最可爱的人
在直播中,很多人被龙陵县边境守边人的话感动:“没有大家的团圆怎么能有小家的团圆”“我相信我的宝宝长大后一定会理解他的妈妈”。短短的两句话,表达了共同关切,表达了携手同心,让我们感受到真实、可爱、平凡,和伟大。他们是我在疫情防控期间采访到的最可爱的人,如他们这般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来自最基层,用自己平凡的坚守为这座城市的抗疫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杨治文(龙陵县融媒体中心)
瑞丽每一个人,都守护着身后万家灯火
由于瑞丽市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境外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让瑞丽的所有干部职工都深处“一线”,身为记者的我们,早上还扛着摄像机,下午就在边境线上巡逻,日常还要到网格片区开展巡逻、入户登记、协助核酸采样等工作。而这些工作,瑞丽每一个干部职工都要做,他们是守边人,也是网格员。脚下是抗疫前线,身后是万家灯火,请全国人民放心,我们在瑞丽,守着月亮,也守护着大家。
——高然(瑞丽市融媒体中心)
边关月,多少“不回家”的故事换来的边境祥和
采访结束,在回来的路上,值守卡点的同志要求检查我们新闻采访车的后备箱,说着一边认真仔细地查看一边说:“请你们多多理解,边境疫情防控的工作需要。”值守同志不放过任何车辆的工作态度让我打心眼里佩服。我想,他也应该是错过了多少回家时间吧。
——石喃喃(芒市融媒体中心)
咽喉要道上的小幸福
直播中我们得知这位辅警小姑娘的孩子才刚断奶不久,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孩子和丈夫了,我们刚聊起这个话题,小姑娘就哽咽得说不出话来。采访过程中,丈夫刚好带着孩子来卡点找妻子过中秋,看到一个多月没见的宝宝,小姑娘赶紧擦掉眼角的泪水,高兴得像个孩子,这一幕也让我们非常感动。
——周小远(盈江县融媒体中心)
团结坚守,中秋夜更暖
中秋佳节,我们不知道能为这些驻守在一线的守边人做点什么,唯有致敬与感谢!同一个月圆夜,不同的岗位,别样的感受。夜幕已至,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曼崩村高高飘扬,我们在曼崩村民小组中缅44号界桩旁警民同心共同唱响了景颇族歌曲《团结之歌》,这个中秋夜,很暖!
——孔梦(陇川县融媒体中心)
国之所需,心之所向
其实,刚刚到疫情防控一线的时候,他会因蚊虫叮咬而浑身过敏,也会因为胆小而不敢一个人夜间上厕所,更不敢一个人走在后面巡逻,担心碰到毒蛇。而随着在疫情防控一线经历的增加,他对这段经历也有了深深的感悟。他在小诗《国之所需,心之所向》里写到,“曾坦言,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所在,而今祖国需要,而我正年轻,当定奔赴山河,不负韶华 ”,一名共产党员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奔赴一线的坚定决心,跃然纸上。
——邓正琦(泸水市融媒体中心)
你们的点点滴滴,我们都铭记在心
亚坪小饭馆的毛阿姨,和她聊天时候,说起警务室为群众服务的事情,她如数家珍。请她在直播间为守边护边人送上祝福的时候,毛阿姨却异常紧张,目光可见她手和脚都在发抖。节目结束后,毛阿姨说好多守边人的好还没讲完,太遗憾了。得知警务室工作人员很长时间才下山一次,都感觉很震撼。在我们看来,长年累月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工作,还能一直坚守,很不可思议。
——高晓燕(福贡县融媒体中心)
3287米的100%坚守
终于,徒步分队湿透了身子、踩着渗水的胶鞋,赶到点上,准备就位后,开始直播。直播时,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到他们的艰辛。他们来自全国五湖四海,他们中许多人有半年、甚至一年半没回过家,他们抛下小家,保卫大家依然无怨无悔;他们执勤时逃过一劫又一劫自然灾害,却坦然坚守;他们长期吃着海拔3287米高海拔下烹饪的半熟饭菜,忍受着胃病、风湿、频发的感冒等疾病,仍然不放弃。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一个道理:用一己100%的坚守,换取背后千家万户安居乐业。
——王翠梅(贡山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