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9-24 09:42刘波 摄
清水潺潺,杨柳依依,笑声朗朗。昭通中心城市利济河边,每天前来乘凉和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利济河、东门小河、秃尾河3条城市水体经过治理,从曾经令人掩着鼻子赶紧跑开的“臭水沟”,变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是昭通市近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致力于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时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造“苹果之城”“引领区域发展的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目标,按照“一主二副七点”“一轴三区两带”的总体空间布局,做强中心、做优县城、做特乡(镇),竭力打造布局合理、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昭通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位迅速提高,城市形象得到彰显,广大城市居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身边的巨大变化。
张广玉 摄
规模之变。各县(市、区)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水电移民搬迁等重点工程,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二五”末的113平方公里增至131.64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由913.82万平方米增至1392万平方米,城镇化率由36.86%增至45.34%,增加8.48个百分点。
彭念敏 摄
设施之变。全市全力推进城市道路、园林绿化、供排水、供气、“两污”处理等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4.42亿元,建成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4123.8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十二五”末的4.75平方米增至10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由14.39%增至31.33%,绿化覆盖率由19.66%增至36.67%,11个县(市、区)实现管道天然气通气全覆盖。
张国彦 摄
环境之变。全市持续推进城市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标改造等,累计建成并投入运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3座,建成排水管网1519.3公里。昭阳、巧家、镇雄、彝良、盐津、永善、绥江、水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增至97.29%。赤水河流域10个乡(镇)14个生活垃圾热解处理试点项目全面推进并相继投入使用。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增至99.25%。
李东旭 摄
生活之变。借助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等国家政策“红利”,全市争取上级棚改补助资金21.78亿元、公租房补助资金2.21亿元,建成公租房48286套、廉租房25384套,发放租赁补贴34123户8121.66万元,有效改善了中低收入困难家庭和人群的住房需求。加大对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老厂区的升级改造力度,推进昭阳区靖安、鲁甸县卯家湾、彝良县发界、永善县红光、镇雄县呢噜坪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确保各类住房保障项目有效推进。
郭家龙 摄
文明之变。鲁甸县、镇雄县、绥江县、水富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水富市创建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平安城市,11个县(市、区)均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水富市、镇雄县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昭阳区、巧家县、彝良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水富市创建为省级平安城市,水富市、绥江县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威信县创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盐津县豆沙镇、彝良县牛街镇创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水富市获云南省“美丽县城”称号。更可喜的是,全市上下通过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以及文明创建活动,广大群众文明卫生素质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广泛普及,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相得益彰、和谐美好。
张广玉 摄
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昭通城市发展今非昔比。仅以昭通中心城市为例,原来只是一片沼泽、一个水塘的省耕水库摇身变为水体清澈、风景秀美、文化厚重、市民争相打卡的省耕国学文化公园;从昭通主城区通往昭通火车站的主干道原来拥堵不堪、灰尘满天,经过拆违整改、道路扩建、道路亮化,现扩展为一条双向8车道、灯火辉煌、快捷通畅的昭通大道;城区道路绿化带通过花草、树木、步道、座凳、石头等各种巧妙配置,现已成为鸟语花香、曲径通幽的景观带,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9.7%;省耕山水、碧桂园、乌蒙古镇、乌蒙水乡、金融中心、吾悦广场、苹果小镇、融创大山包旅游小镇等大型商业项目已建成投用或正在火热开发中;祥和家园、彩云小区等一个个公租房或廉租房小区“破壳而生”。放眼全市,城市建设美丽蝶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越来越强,昭通城市巨变已然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张亮丽名片。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