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思群众疾苦 谋发展蓝图——昭通市盐津县中和镇天宁村和平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纪实

 2015-12-30 22:16  来源:

昭通市盐津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中和镇天宁村是云南省重点扶持村,迁出自然村田元属天宁村最贫困地区之一。田元自然村地处边远山区,土地贫瘠,海拔1792—650米,年平均气温14.6℃,空气湿度大,阴雨日数多。耕地总面积847.2 亩,人均耕地1.2亩,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低下,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植被锐减,森林覆盖率不断降低,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十分严重,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村民2011年人均粮食产量仅25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230元。加之不通公路,信息闭塞,群众居住十分简陋的土坯房、茅草房,人畜饮水靠竹竿引水和背挑水,没有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群众看病、就医难,适龄儿童上学也难,基本丧失了生存条件。实施易地扶贫是帮助田元自然村群众脱离条件型贫困、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唯一办法。

分析情况 理清思路明方向

盐津县发改局通过多年扶贫攻坚的实践,围绕县政府打造中和水乡和农业产业园区战略部署,认真分析了天宁村山高坡陡、群众居住分散、基础设建设难等条件后认为:只有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这一措施和途径,将贫困群众从不具备扶贫开发条件、不适宜人居生存的极度贫困边远山区迁移出来,让群众摆脱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搬迁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等生存条件相对较好的和平自然村,增强天宁片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群众在搬迁中扶贫、在扶贫中发展、在发展中脱贫。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有力推进盐津县山区扶贫开发,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扶贫搬迁作为解决山区贫困问题的主要方式来抓,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解决偏远山区贫困问题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提出了“教育当先、科学耕种、发展三产、特色旅游、往好处搬”,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发展思路,并严格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抓提高,五年上水平,十年大发展”的中长期开发战略,实行项目拼盘,资金整合,集中各方力量,大打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从根本上改善搬迁群众的了生存发展条件,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群众自愿、自主搬迁、一次规划、两年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中和镇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为解决偏远山区贫困问题创出了新路子。

工作思路确定后,盐津县发改局立即抓落实,编制上报了工程实施方案。建设内容:安居工程100户4000平方米;人畜饮水管网4000米,调节池200立方米;通电工程安装80KVA变压器1台,架设10KV进户线1500米;农村能源建设购置太阳能热水器100台,建沼气池100口;通路工程改建公路2800米,街道硬化4500平方米,耕作道长1500米。项目总投资332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资金232万元,搬迁群众自筹100万元。

统筹规划 尊重群众意愿定方案

为了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新举措,中和镇人民政府在听取项目区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请专业设计公司做了项目规划设计,并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因地制宜布置安置点,实行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宅基地难、基础设施配套难、建设成本过高等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天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效开展。两种安置方式:就是在和平建立两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79户搬迁户,公路沿线分散安置21户。为了确保“搬得出、稳的住、能致富”,在集中安置工作中,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实行自愿搬迁,较好地消除了搬迁群众“故土难离”的乡土情结,分散安置的群众继续使用了原有的土地资源,又使自身住房、交通和经济发展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群众不离乡离土,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和生活习惯,贫困群众搬迁愿望迫切。

多措并举 整合项目破难题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见规模出成效,关键在于项目拼盘、资金整合。只有五指并拢,重拳出击,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树典型。

抓住关键点,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尽可能克服工程建设存在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减轻群众和地方财政负担,把整合农村项目资源作为项目实施的有效途径,协调相关部门,把乡村道路、产业开发、农网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集中使用、捆绑实施、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筹融资方式,统筹安排用于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资金整体使用效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是突破难点,解决建设生产用地问题。针对现有安置点土地无法承载,大部分属集体所有并承包到户,且30年使用权不变的实际,采取征用与开发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有偿征用撂荒地等闲置土地;另一方面选择地质结构稳定、土壤适宜耕种、邻近水电路等基础条件便利的区域进行土地开发,使工程建设用地和搬迁群众基本生产用地得到保障。同时,对原有坡地发展林产业,对搬迁户原宅基地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

在县委、县政府的政府领导下,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共整合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实施了天宁村和平易地扶贫搬迁安居工程、人畜饮水、通电工程、农村能源建设、通路工程和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六大工程。

凝心聚力 集中精力促发展

为了切实搞好这一德政民心工程,确保项目有计划、有组织实施,凝心聚力,从大局出发抓落实,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县、镇、村分别成立领导组,项目建设指挥部,专门负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组织、规划、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日常事务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和镇政府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建设,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逐步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长期抓的工作机制,使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问、有人抓,形成了靠前指挥、一线落实、现场服务的工作格局。二是抽调业务骨干蹲点。为使建设项目发挥最大效益,抽调了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工程技术人员包点进行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对所有工程队承建的道路、人饮、电力以及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落实监理制。发改、扶贫、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全程介入,定期不定期对工程建设、运行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纠正。三是督促检查指导。县委、县政府领导还经常深入迁出区和安置区指导工作,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各成员单位定期不定期深入建设现场督促抓进度,驻地工作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乡村干部吃住在建设现场,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抓施工,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工程质量的稳步提高。四是听取群众意见。为打牢项目建设的群众基础,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项目决策的依据,在项目前期广泛征求村和行业单位意见,并充分听取项目所在地群众意见,使易地搬迁项目建设既符合项目建设需要,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搬迁群众的主观愿望,解决了广大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充分调动了迁出、迁入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在项目区掀起了搬迁群众积极投工投劳,项目区群众互帮互助,社会各界共帮共建,齐心协力建设搬迁安置新村的高潮,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为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齐心协力 整合资源出成效

扶贫不仅要改变农民当前的生活,更要着眼长远,最终还要依靠农民自己的能力提前发展;易地搬迁,不仅只是为农民改变生产、居住环境,更要从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后劲,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升人口素质、提高文明程度。围绕这一目标天宁和平安置点各部门齐心协力采取搬迁与加快集镇化进程相结合的办法,整合项目资金着力推动安置点的小集镇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发展。通过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住房、通路、通电和吃水等问题,还整合资金着力解决了安置点看病、上学和人均1亩以上耕地的问题,创造促进农民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帮助培育竹产业和服务业,加强造血功能;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耕种条件,提高工作效益,在农村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基础上,建成了耕作道1.5公理,改善了迁入群众的生产条件。

项目建设解决贫困群众居住、出行、饮水、通电、医疗和上学等问题。在整合各部门资金的推动下,安居工程由原来设计的户均40平方米,扩建均为100平方米以上,更加适宜农村农业生产需要;通路工程原设计为碎石路面,县全部建成水泥硬化路面,改善了安置点交通闭塞状况,解决了迁入区群众出行难和运输难问题,为群众生产生活、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人畜饮水工程完成引水管道安装8公里,蓄水池1口200立方米,解决460多人和农户牲畜的饮水困难;通电工程安装80KVA变压器1台,完成输电线路3.5公里,进户电表464只,能满足用电需要;能源建设购置太阳能热水器100台,建沼气池100口,让100户群众用上清洁能源;新建卫生室1所80平方米,方面当地就医;亮化工程对安置点100户房屋全部统一亮化,街道种植树木,建起了草坪,配置了垃圾桶,新建了垃圾池和公共厕所。这些项目的建成有利于引导移民学习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增进相互了解;提高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有效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推动安置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安定、民族团结。

田园迁出自然村属高寒山区,搬迁户原有土地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对250以上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选择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较高方竹,注重后续效益。250以下的缓坡地,根据自然条件选择种植适宜品种的经济林果, 5—8年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将会高于现在的玉米种植效益。通过政府引导、宣传发动,搬迁户与迁入区的农户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用林地换取耕地。这样,一方面迁入户拥有部分耕作土地,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迁入区的农户参与开发和管理林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了扶贫搬迁与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

易地扶贫 助推城乡一体化进程

易地扶贫搬迁给和平安置点原居住群众带来了三大变化:一是进一步夯实了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通水、通电状况明显改善;二是改善了医疗卫生等设施,使新老住户共同享受到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三是集中安置促进了农村小集镇发展,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搬到新居住点后,由于其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迁入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意识、商品经济意识、教育投资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得到彻底改变,科技为农业生产注入活力。

注重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对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是实施易地扶贫的根本目的。田园迁出自然村的生态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绿色逐步蔓延,青山渐渐稳固。在实现安居的同时,注重了后续产业、支柱产业的培植,整合其它项目资金用于搬迁户的种植业等后续产业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在加强项目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方面,尤其是加大了对卫生建设的投入力度,就学条件的改善,将扶贫与促进农村小集镇发展相结合,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鼓励农户发展运输、商贸等第三产业,加快集镇化建设步伐。

通过该扶贫项目的实施,天宁村和平安置点的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劳动者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科技运用水平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村容村貌和家庭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搬迁户464人摆脱了贫困,75%的农户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25%农户向小康迈进,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1230元增加到3210元,实现搬迁群众群众“搬得出、稳的住、能致富”的目标。

搬迁安置群众结束了他们祖祖辈辈居住茅草房、叉叉房的历史,告别了过去的木板房、石板房,实现了村民集中居住、安居乐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极大地增强广大群众与时俱进,全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和镇镇府供稿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