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9-08 11:06“这个地方我很满意,房子漂亮、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开心、很幸福!”在彝良县发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团结社区27栋张明荣的家里,她一边做着手里的针线活,一边高兴地说。
2019年12月,张明荣一家从彝良县龙海镇红岩村搬迁到发界安置区,新房子五室一厅,宽敞明亮。安置区交通便利,乘坐公交车只需3元钱的车费,20分钟就可以到彝良县城。安置区内便民服务中心、卫生院、幼儿园、超市、健身娱乐场所等设施一应俱全。站在自家阳台上,就能看到孙子们读书的学校,张明荣的心里乐开了花。
“社区领导给我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在小区里打扫卫生,每个月只上10天班,下班以后我还可以做刺绣,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张明荣说。搬到发界安置区以后,儿子和儿媳外出打工,她和老伴就留在家里照看几个读书的孙子。和多数苗族妇女一样,张明荣心灵手巧,家里所有人的民族服饰都是她亲手缝制的。如今,发界安置区的扶贫车间引进了“彝花绣文创产业园”,她的刺绣手艺有了用武之地,从工厂拿样品回家做,每做一幅刺绣有30元的收入。
张明荣告诉笔者,她的老家龙海镇红岩村,常年气候阴冷,整个冬天都是大雪纷纷。在老家的时候,她经常生病,需要抓药、输液,有时候在村里治不好,还要到彝良县城去,劳民伤财。现在好了,来到安置区,医院就在家门口,看病很方便,生活的环境好了,她的身体也比以前好很多。
下午4时左右,小区内的幼儿园陆续开始放学,张明荣拿着接送卡,步行5分钟就来到了团结社区幼儿园门口,排队等候接她的小孙子。“以前孩子们要走很远的泥巴路去上学,一到下雨天,路又稀又滑。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学校就在附近,而且道路平坦宽阔。”说起现在的变化,张明荣幸福地笑了。
张明荣说,她一直很喜欢唱歌跳舞,来到发界安置区后,她加入了社区的舞蹈队。每天晚饭后,她都会和大家一起在广场上跳跳舞。另外,她还学会了弹电子琴。笔者采访时,张明荣用电子琴弹奏了一曲《我的祖国》,她说,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党的关怀,她常常教育子女和孙辈要世世代代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
张明荣只是彝良县发界安置区众多群众生活的一个缩影。彝良县发界安置区是全省精准扶贫重点项目,承接了偏远山区搬迁群众5630户25725人。自2019年12月实施搬迁以来,一年多时间,发界安置区建起了学校、医院、活动广场、扶贫车间,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问题,大家住进了好房子,更过上了好日子。
通讯员 孙良晶 陈乐芸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