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8-11 16:31我的家,是一个以文字担当社会责任的家,被誉为“文学世家”。父亲李兴都是教授、作家,母亲马仲兰是工会干部,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父亲带动一家人静悄悄地思考,静悄悄地写作,让不少来访者以为家中无人。大妹李云燕、二妹李云、三妹李云凤、儿子李骁,三代人都喜爱文字,三代人都笔耕不辍,紧跟时代颂党恩。
大妹、三妹与我一样,从事新闻工作;二妹从事语文教学;儿子从事金融工作,三代人的追梦情结虽有所不同,却充实而幸福。父亲常教导我们,文字工作的意义在于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为时代而歌,为党而工作。父亲的教诲,我们牢记心间,时刻不忘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昭通市是我的老家,也是我的出生地。1986年,我从贵州省遵义市调入昭通日报社后,只干一件事:新闻工作,一干就是35年。我刚到报社时,《昭通日报》还是一份四开小报,每周1期,人手也不多。我既当编辑又当记者,还时常往返于报社与印刷厂之间,肩负校样、搬运、发送等任务。那时,我20多岁,浑身是劲,常穿梭于大街小巷或远行山村采访;那时,柏油路很少,城郊的路也是坑坑洼洼的,乡村的路更是泥泞不堪;那时,单车就是自己的交通工具,采访时就骑着它走四方,还被偷掉了好几辆;那时,出差费每天2.4元,别说住宿,连吃饭都不够。报社在昭通城南大街旁的迎丰路上,出门就是烂土路,石头瓦块铺就,下雨就积大水,我请人批发了5双长筒水鞋,穿坏了4双,还有1双闲置在炭房里。日积月累,我出差采访欠了不少账,结果是父母寄钱帮我还清的。
我写稿的工具就只有纸和笔。编稿时,我要逐字读稿,逐字改稿,逐字誊抄;独自设计版面,独自骑车把它们送到印刷厂,独自守着出报。那时,大家都是新手,没有“传帮带”的捷径可走,任务交给你,你就得自己摸索,自己熟能生巧。后来,我接手《昭通日报》副刊编辑的工作,感到非常幸运,十分感激当时的领导。当时,我所在的部室叫政文科,负责《昭通日报》第三版和第四版的采编工作,也就是完成政文版和副刊版的采编任务。我对自己编辑的副刊越来越不满足,开始动脑筋,改进副刊。我把副刊定性为文化性的综合版面,归类并开辟了文学栏目“砚池”、文化栏目“七彩云”、文摘栏目“撷风树”、服务栏目“生活之友”,以它们为主栏目,纲举目张,开设“嫩芽儿”“昭民启示”“纪实报道”等20多个子栏目,效果很好。其中,“砚池”和“七彩云”被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栏目,获中国地市报“名栏”个人奖。我编辑副刊10多年,很有感情,至今谈起那时的副刊,还有不少人感谢我。特别是靠“嫩芽儿”发表处女作的中小学生,至今不少人见了我还紧紧拉着我的手,眼里闪烁着泪花,连连发出感激之声。他们早已成家立业,有的当上了领导,有的成了作家。
报社事业逐渐发展,小报变大报,人手越来越不够。我除了编辑副刊版、政文版外,还要“顶上去”编的一版和二版。人手最缺的时候,我与另一位同事负责整张报纸的编辑工作,一分为二,各负其责。尽管如此,我们没有抱怨,没有敷衍了事,坚守阵地。
有一年,昭通地区地委办(现昭通市委办)一位曾经的同事邀请我和同事马贤英下县采访。他们有吉普车,我们高兴极了,因为那时报社还没有采访车。我们一路奔波一路采访,跑了好几个县,采写发表了一篇又一篇新闻报道。他们要回家了,我们还不愿意离开,继续采访。我和马贤英都是回民,吃饭很不方便,我们就吃干粮。干粮发霉了,就吃鸡蛋、洋芋和红薯,经常一天只吃一次东西。那时的条件很差,到了县城,县领导心疼我们,叫人送来新锅新碗,我们自己做了吃。但到了乡村,只能“就地取材”,随便整点吃的。我们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有时连桌子都找不到一张,我们就把稿纸垫在大腿上写。那时,即使是县城也经常停电,我们就着煤油灯或蜡烛,挑灯夜战。稿子写好了,我们还要找人送回报社。好在当时各县的领导都非常重视外宣工作,我们找不到人,他们就派专人送稿子回报社。
一天晚上,我们在一个林场采访,马贤英的耳朵钻进了一只虫子。我们都没有经验,有的喊“虫子有趋光性,拿手电筒照出来”,有的喊“用细棍子扒出来”,有的喊“别动别动,它自己走投无路就会出来”……马贤英疼得直叫唤。我看事情紧急,大声喊:“不行,赶快送山下的卫生院!”我们不敢耽搁,上了车,一路颠簸,把马贤英护送到山下的卫生院。值班的医生一手拿灯,一手伸进细夹子,才将虫子从马贤英的耳朵里夹出来。医生说,再晚一会儿,耳朵就废了。直到今天,我们说起这事,还有些后怕。马贤英说,进虫的耳朵听力明显下降,但她一点不后悔。这就是我们这代新闻工作者的办报情结,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没有邀功请赏,只有心甘情愿。
近些年,报社领导叫我负责撰写评论的工作。我由怕到爱,不知不觉,就采写了几千篇评论文章。发表后,反响较好,还获了省级以上的不少奖励。后来,我在新闻研究上进一步下功夫,提出当“研究型记者”的观点,得到不少同行响应。我带头作为,其中有4篇理论文章获得了全国性的一等奖,采写新闻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以至于停不下手来。不少人问我:“你哪来的劲头?”我想了想,也没想出个头绪,但有感触,最深的是3条:一是责任,二是热爱,三是成就感。这3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就是“持之以恒”。
我这人并不聪明,这不是自我谦虚,是真实情况。我是家中老大,下面3个妹妹都比我聪明。我算是家中独儿子,但父母从不偏袒我,对我的评价是你比不了3个妹妹!的确如此,大妹李云燕,初中时跳级,15岁考上中央民族大学;二妹李云,从技校退学,第二年考起西南师范大学;三妹李云凤,工作后考起在职本科,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可能是巧合吧,3个妹妹在一次全省性演讲比赛中,依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贵州电视台制作播放了12分钟的专题片,连我都沾了光,上了镜头。我说我笨,许多人不相信,有的人还说:“你都算笨,就没聪明人了!”这话似乎在说我虚伪。还有人对我说:“你知道吗?过分的谦虚等于骄傲!”其实,我不是个谦虚的人,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回想一下从业经历,我的成绩来源于“笨鸟先飞”。在讲课时,我爱讲“学习、实践、总结”6个字,自认为取得的成绩都靠这6个字。我想,把这6个字融入“笨鸟先飞”中,才可能获得圆满成功。
35年的点点滴滴留下刀刻般的回忆,我不想纠缠过去,只想说:“我感到越来越幸福。采编系统一体化,让我告别了纸和笔。尤其是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写稿非常轻松愉快,感到十分美满幸福。”
新闻是一个常新的事业,保持年轻心态,就有不断的发现和写不完的新闻,就能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我个人觉得,要做到以下8点:一是坚守初衷,把热爱寓于事业中,任凭风吹浪打,决不偏离航向;二是积极探索,不断解放思想,突破固有模式,创新进步;三是深入采访,培养“刨根问底”习惯,打造硬作风,抓住事物本质,揭示发展规律,以作品激励社会,催人奋进;四是敢于监督,面对不良现象,从积极的方面挖掘根源,有的放矢,一针见血,解决问题;五是好中求好,变换角度,反复思考和修改,以精品之作擂响时代战鼓;六是与读者交心,平等待人,诚实做事,广交朋友,以心换心,实现互动效果;七是进入状态,冲破平面报道模式,把思想寓于事实之中,充分发挥“事实说话”的最大效能;八是短小精悍,不求长篇大论,只求见人见事见思想,树立良好导向。
高尚的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高尚的情操造就远大的志向。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这是人类向着阳光成长的规律。新闻工作者要传递的永远是正能量,这是新闻工作者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我一直认为,新闻工作神圣而光荣,需要付出一生的精力和时间去追求,决不可懈怠。新闻工作者在艰巨复杂的实践中练就敏锐的思想和超前的眼光,才可能更好地用手中的笔标记时代发展的脚步。
我们是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紧跟时代颂党恩,是情结、是志向、是责任、是使命,一生学习、实践、总结,才可能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完成使命。一路走来,我感触最深的是,新闻工作者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勇于做时代的拓荒者,并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为跨越发展吹响进军号角,如期实现中国梦!
作者:李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