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2021-09-07 09:42近年来,昭通市积极探索以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为治理“微单元”的有效路径,聚焦乡村治理“最末梢”,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据昭通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双整百千”四级联创中,昭通市把村(居)民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摆在首位,实行片区作战,领导干部齐上阵、党员干部全参与,确保每一个村(居)民小组党支部都有3人以上的党员干部具体指导,高标准推进5643个村民小组党支部达标创建,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健全完善以党建为引领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把全市划分为27014个网格,通过“街巷吹哨、部门报到”“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等活动,将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纳入网格,定格、定人、定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同时,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村组干部,育强基层治理“领头雁”。把基层治理能力作为提名人员的前置条件,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全市1402个村(社区)选举产生的10068名“两委”班子成员中,35岁及以下的有4099人、占40.7%,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3977人、占39.5%,选出了一支有活力、有能力的基层班子。高质量推选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5643人、村(居)民小组26412人,大力推行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居)民小组长,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格局。开展“减员增效”,村(社区)“两委”委员、副职、正职和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基本待遇、补贴有效增加,激发干事活力。
在11个县(市、区)、146个乡(镇、街道)、1402个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站,让文明乡风走进千家万户。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1850期,培训4.6万余名党员干部;每年培训9万余名低收入群众,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增收一户。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广泛动员国家公职人员回乡参与乡村建设,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评选表扬“文明家庭”“最美邻居”等,将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
此外,深化村民自治,昭通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县为单位制定出台“小微权力清单”,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规范权力运行,让权力职责、运作流程、决策程序清晰明了。督促26412个村(居)民小组制定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推广运用“群众积分评议”“爱心超市”“红黑榜”“三讲三评”等做法,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来源:云南日报记者 谢 毅 通讯员 钱 旺 陈章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