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9-02 15:42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昭通市宣传文化系统围绕“让游客群众舒心满意”目标,坚持把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推进文化旅游工作有机融合,突出公共文化、文化惠民、文旅融合、行业服务“四项工作”,着力解决广大游客群众最关心、最贴心、最上心的实际问题,让文化旅游“软实力”变为惠民“硬支撑”。
公共文化润民心
昭通市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断提升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及乡(镇)文化站“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持续实施“春雨工程”“阳光工程”“三区”文化人才志愿服务,广泛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文艺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文化馆全年免费开设成人文化艺术培训班和京剧、国画、少儿主持人等专题文艺培训班,并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文艺教学设施,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市图书馆实施“互联网+24小时城市书房”项目,丰富全民阅读形式。市博物馆围绕“四史”主题,丰富完善展陈项目和内容,优化提升基础设施,让参观群众体验感得到提升。昭阳区开设“七彩课堂”,在周末及假期对青少年进行免费课外阅读辅导;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灯塔行动”,利用图书馆资源辅导留守儿童阅读,目前已累计开展90期,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威信县结合“美丽县城”建设,在县城内的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置“星火书亭”,放置少儿、文学、红色历史等书籍供广大群众翻阅,滋养心灵、涵养文明。
文化惠民接地气
全市文旅部门坚持文化惠民,集中力量办好文化惠民实事,从细微处入手,从具体事抓起,桩桩贴切、件件务实,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承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活动,近200名群众代表现场观看,反响热烈。持续开展“送文化百千工程”及“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上半年累计演出3000场次,服务观众130余万人次。第三届民族赛装文化节和第五届新节目展演即将举办。巧家县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深入社区开展文化旅游主题志愿服务,举办“品味书香、文化社区”系列文化活动,通过唱红歌、讲述红色故事、朗诵红色经典诗词等形式,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文旅融合解民需
坚持规划引领、项目驱动、完善配套、提升品质,持续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让游客玩得开心、舒心、放心。市文化和旅游局针对广大游客群众反映昭通文化旅游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按照“一核引领、三线串联、多点联动”发展格局,完成《昭通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并报审。推进文旅项目规划建设,今年上半年,21个中央预算投资建设项目竣工11个,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48个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开工22个,累计完成投资23.45亿元;5个省级重点文旅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4亿元。强化旅游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调度,落实文旅项目招商引资任务,报送包装项目27个。绥江县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以构建适应群众需求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以金沙水上乐园景区为活动载体,探索富有绥江文化特色的文旅融合之路。
行业服务顺民意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满意度,市文旅局组织开展涉旅服务专题培训38场,张贴宣传海报7000余份,不断完善“游客30天无理由退货”管理服务机制。结合“一部手游云南”APP宣传推广,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强化重要节点的文化旅游专项检查。上半年,全市组织文旅行业执法人员9000余人次,重点检查文化经营单位3000余家次,检查涉旅企业300家次,发现整改问题近280个,办结游客涉旅投诉30件,调解旅游纠纷2起,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平安健康有序。永善县采取日常巡查、专项整治、联合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大对县域网吧等重点行业部门的检查力度,严查无证经营、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等行为,坚决肃清文旅行业乱象,为广大游客群众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文旅市场环境。
通讯员 胡华玉 朱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