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8-28 11:53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盐津县干部职工通过开展“三问”“四看”专项行动,切实推动工作作风大转变,以务实举措解决群众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镇提质、政务服务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拓市场、找销路、增收入
近年来,盐津县立足实际,全力推动“3+N”富民产业融合发展,设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但销路却成为群众最担心的问题。为破解乌鸡销售难问题,盐津县聘请上海东华大学对乌鸡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市场营销策划,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先后组织人员到上海、北京、武汉和深圳等城市开展乌鸡宣传展销工作,为乌鸡等农产品打开市场奠定了基础;县供销社负责人到昆明拓展乌鸡销售市场,为挂包联系村签订了5万只乌鸡销售合同;与西南林业大学合作,大力推动竹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罗锅铲”等本土企业,推进竹产品精深加工。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十足。目前,盐津县已建成乌鸡示范场和代养点鸡舍2026个,乌鸡存栏92.8万只,3家公司与群众签订合同回收乌鸡114.4万只;肉牛存栏近2万头;竹林面积达94万亩,全县“3+N”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修沟渠、建管引、强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工程。连日来,盐津县各级各部门结合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工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县交通运输局启动安防工程和灾毁恢复工程项目预计8月底完工,针对近期暴雨导致的村组公路损毁情况,各乡(镇)及村(社区)不等不靠,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抢通,及时保障了群众的出行需求;县卫生健康局出资3万元,组织干部群众投工投劳,为普洱镇冷水村火烧村民小组修建排洪沟700余米,直接受益农户20余户,及时为群众解决了汛期安全隐患问题;县水务局启动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14件,为群众更换各类口径破损管线2.56万米,有效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
盐津县坚持以“三创一整治”为抓手,以打造品质县城、做精特色集镇、建设美丽乡村为支撑,为打造中国最美丽省份作出盐津贡献。庙坝镇针对集镇原农贸市场建设时间过长、缺乏维护、存在安全隐患等状况,积极组织聚龙社区“两委”多次与农贸市场居民协商,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农贸市场设施配套齐全,集服装、餐饮、农畜产品交易于一体;盐井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修建文化活动广场一事,组织干部职工采取“宣传教育、政策暖心”等举措,顺利做通群众工作,启动对老县城佳慧超市一带建筑物拆除工作,为文化广场的建设奠定基础。今年以来,全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度,目前文兴片区、老街片区等14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
抓改革、优服务、好办事
盐津县狠抓“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政府事项办理流程,努力做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县公安局开展“全程网办”业务332例;开展亲子鉴定全免费服务20次、减半免费服务65次,共计为群众节约费用12.6万元;“一站式”户籍服务窗口办理临时身份证861人、居民身份证12922人,上门办证送证56人次;利用“互联网+公安警务”开展异地服务,省内异地办证受理576人,省外异地办证受理129人,临时身份证异地办证7人;创新“指尖警务”,建立覆盖全县的户籍、出入境、交管“微信群”,利用平台发布各类预警提示300余条,发布各类防诈骗常识60条,解答公安业务咨询200余人次。
通讯员 彭智荣 屈 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