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冯兴祥:与祖国一起再出发

 2021-08-24 15:19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昭通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昭通日报社特策划“光荣在党50年·深情寄语党代会”专栏,特别邀请昭通“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同志寄语昭通新发展。

冯兴祥,73岁,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53年党龄,先后担任乡党委宣传委员、副乡长、乡党委代理书记以及大关县汽车运输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职务,直至退休。

冯兴祥的童年是在昭阳区原盘河乡的一个苗族村寨度过的,家住的地方名叫“牛棚子”,那里方圆十公里没有人烟,新中国成立前是一户地主家的牧场,冯兴祥的父亲是为地主家放牧的长工。

新中国成立后,冯兴祥家分得了那里的牧场,一家5口就在3间牛棚和3间羊圈里住下来。爷爷、奶奶和母亲成天开荒种地,他就每天拿着牛鞭、带着牧犬,跟着父亲早出晚归放牧。父亲还教他唱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歌曲。

冯兴祥读小学时,正是新中国十分困难的时期,在冯兴祥幼小的心灵中,早已下定了为建设伟大祖国而流血流汗的决心。所以,不论是学习还是参加任何活动,他都尽心尽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担任了村完小少先队大队长,多次参加县里召开的“红少年先进代表”会。

冯兴祥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看着母亲每天操劳幸苦,冯兴祥学习更加刻苦了,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昭通地区第一中学。

一个高寒山区的穷孩子能考入昭一中,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冯兴祥初中还未毕业时,当时的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县支行决定在高寒贫困的冷家坪苗族村成立信用社,要选一名初中以上文化的人担任信用社会计兼赤脚医生,是吃国家粮、领工资的国家在编人员。当时,冯兴祥是村里独一无二的初中生,所以,这个名额非他不可了。加之当时的家庭状况也确实无法供他继续求学,所以,冯兴祥只好退学回来上班了。

历尽苦中苦,方知甜中甜。吃上国粮,领着工资,当了银行干部,在当时的冷家坪苗族村,已是独一无二。所以,冯兴祥干起工作来不是一般的积极认真,每天起早贪黑,身背保健箱深入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有病治病,无病就指导发展畜牧业,支持贷款,成了老百姓最欢迎的“贴心人”。

那个时代,全国掀起学雷锋活动,冯兴祥随时随地以雷锋、以白求恩为榜样,成了地、县、社3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他17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8岁转正后担任了盘河乡党委宣传委员。19年后,冯兴祥被调往大关县汽车运输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经理职务。

在大关任职的20余年时间里,正遇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通过全体员工的艰苦努力,企业历经改革整顿、转型升级,一个濒临破产倒闭的小型运输企业得到起死回生、发展壮大,向大关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弹指一挥间,冯兴祥已退休多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他作为一名老党员见证了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变化。谈及即将召开的党代会,冯兴祥说:“我要和我的祖国一起再出发!退休不褪色,珍惜美好时光,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为建设昭通贡献余热。”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明娟 /文  V2视觉摄影/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