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百人42】潘琰:“一二•一”四烈士中唯一女共产党员

 2021-08-17 10:06  来源:昭通新闻网

【人物简介】

潘琰(1915—1945)

江苏徐州人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爆发后

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组织的学生军

随部队进入大别山区

参加抗日宣传和组织训练民众

在此期间

加入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

1940年夏

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

潘琰疏散到湖北恩施

后因中共鄂西特委遭到严重破坏

被迫转移到重庆

1944年

潘琰考入被誉为昆明“民主堡垒”的

西南联大师范学院

1945年12月1日

在反抗国民党暴徒闯入联大师范学院

殴打学生的暴行时牺牲

时年30岁

【人物事迹】

她既是闻一多笔下的女英雄

又是国民党特务机关最想清除的障碍

她表面上是西南联大一位进步女学生

实际上是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老地下党员

她的一生虽然短暂

却无时无刻不进行着

对命运和世间一切不合理的抗争

她就是潘琰

在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女烈士

源自先锋淮海

潘琰,1915年出生于徐州一个封建家庭,青少年时期,渴望学习知识的她请在校的兄弟姊妹教她读书写字,她自己也用心攻读。因父亲反对,经过与家庭的多次斗争,1934年得到父亲同意,考入了徐州立达女中。后考进享有公费待遇的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1935年,日军侵入华北,国民党政府选择了投降妥协,签订了出卖华北的《何梅协定》,“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从北京向全国扩展,身在徐州的潘琰受学生运动的感召,开始接触进步书籍和文章。

1938年,徐州被日军狂轰滥炸

潘琰再也坐不住了

决心加入抗日队伍

潘琰走后

家人看到了她在弟弟玉麟的书本上写下的两句诗

“今日请得长缨去,哪管他日几人归!”

潘琰和同学们组成了担架队和宣传队,先后到了台儿庄、大别山和湖北罗田县,一路听百姓讲了许多和红军有关的故事。在罗田,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秘密组织“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在担架队中暗地里动员青年,对共产主义向往已久的潘琰作为青年骨干,加入“民先”组织,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等书籍。

潘琰认为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找到共产党。潘琰听说湖北建始县有地下党组织,便去报考了建始女子师范。1939年,潘琰在学校后山树林中进行了入党宣誓仪式,正式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党支部,并担任宣传委员。

1940年夏

国民党开始大规模抓捕共产党员

潘琰被列入了国民党逮捕名单

当夜,潘琰和女师所有党员一起撤离到重庆

潘琰改名潘虹

开始在中学和工厂继续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1944年初,潘琰再次被列入逮捕黑名单,被迫来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她发现这里聚集着许多著名的教授,民主风气较盛,便希望能把共产主义的思想在校园里传播。当年夏天,潘琰参加了西南联大的入学考试,并成功考入师范学院。

当时虽然条件很艰苦,潘琰却从没有忘记自己报考西南联大的使命。因为和重庆地下党支部也失去了联系,她一面严守纪律,不暴露身份,暗中寻找地下党,一面帮助学生组织“民主青年同盟”等进步社团开展活动。她经常利用举办时事报告会、诗歌朗诵会以及其他文艺晚会的时机,向同学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她还组织同学们揭露国民党假抗日阴谋。除了在校内发展进步青年,潘琰还在校外悄悄开办民众学校,给贫苦失学青年介绍国家情况和社会主义美好前景,号召他们起来战斗。此时,地下党的同志也注意到了这个积极向上的女学生,暗中派人与她接触。

抗战胜利后,全国沉浸在喜悦之中。但是不到两个月,蒋介石开始清算、暗杀支持统一战线的官员和进步人士……

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白色恐怖统治

揭露其内战阴谋

1945年11月25日

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中法大学等高校的

6000余名学生在西南联大草坪集会

潘琰带领同学们高呼

“反对内战、建设国家”等口号

再次成为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派遣军队镇压学生运动

最后被激愤的学生击溃

潘琰号召同学们罢课,抗议反动派武装的干涉和镇压。她还组织同学们成立宣传队,躲开特务的监视,在学校张贴“反对内战”的标语,并高唱歌颂共产党的歌曲。

1945年12月1日 ,为镇压昆明爱国学生反内战的罢课行动,一伙国民党暴徒带着棍棒、手榴弹等凶器,强行闯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追打学生。潘琰与同学们奋力反击,不顾额头受伤,带头冲在前面,将暴徒驱逐出学校大门。不料暴徒从门外扔进两枚手榴弹,潘琰腹部受伤,和几个学生倒在血泊中。

同学们赶紧用帆布床把潘琰和几个重伤同学抬到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躺在病床上的潘琰时而昏迷,时而被剧痛疼醒,因伤势过重,当天下午牺牲。

临终前

她还用微弱的声音喊

“斗争!斗争!”

时年仅30岁

“一二·一”惨案中,潘琰和师院同学李鲁连、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以及南菁中学老师于再一起壮烈牺牲。昆明3万多名学生自发集会为他们送行,出殡时,闻一多、吴晗等民主人士走在队伍前列,面对着潘琰的遗体,闻一多泣不成声,亲自写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词。

来源:云南信息报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学党史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