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8-16 11:00一棵树怎么也没有想到,经历了削皮、劈骨、分解、打磨的疼痛之后,被组装成了织布机、纺麻机,发出“唆唆唆……唆唆唆…… ”声,被千丝万缕缠绕,织出了5000年前的黄河与山川。
一根竹子也没想到,会与音律共生、与歌舞共存,取名芦笙,其名字始见于明代文献。《南诏野史》中记载: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终日不倦。
一根苎麻被搓成了麻线,一片蓼兰叶子染蓝了布匹,一滴蜂蜡勾勒出一个个图形,一朵花被绣成了图案,一条河被酿成了千年美酒……苗族人民的智慧汲取了天地灵气,铸就了海纳百川的气魄。
5000年的农耕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家文化,2000年的蜡染技艺……每一种苗族文化的背后,都有一套严谨、复杂、精致的制作工序。苗族,一个独具匠心的民族,像德国人的汽车制造业一样,苗族人民也在用自己的匠心制造业推动着民族的奋进。
“让我们摘下路边的野花/插在姑娘的头上/让我们割下树浆/染在阿嫂的衣上/让我们把涉过的江河/画在阿妈的裙上/不要忘记这里有过我们的胎盘/时刻记住祖先用汗水浇过的地方……绣上花衣裙子永远叫子孙纪念”,苗族《古歌》里这样唱道。
褶裙上的彩色线条,是一条条河流、一条条山路;背牌上的回环式方形纹,是一条条街道、一道道城墙;披肩上的云纹、水纹、棱形纹,是北方故土的天地,是一丘丘肥沃的田土;三角形和花草树木,是历经的崇山峻岭和莽莽深山;花带上的“马”字纹和水波纹,是苗族祖先迁徙时万马奔腾过江河的壮观景象……
当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时间赋予了苗族服饰新的使命。
在威信、镇雄、彝良等地,均有大小规模不等的苗族服饰手工作坊及少数苗族服装生产企业。尤其在威信县,苗族服饰手工作坊有30多家,苗族服饰文化之花遍地开。
可见,苗族服饰已发展成为苗族同胞开拓市场经济的法宝。苗族服饰通过市场流通,以产品或艺术品的形式走向大众和世界,苗族文化迎来了物流式的迁徙之旅。
苗族服饰除了节日盛装,婚礼服饰也备受年轻人的追捧。
在威信,云南熊英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目前昭通及毗邻川南、毕节最大的苗族服饰生产企业,集设计、制作、销售为一体。
2007年,在威信县环城西路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门面里,一块木板被铺成了简易的裁床,一台老上海脚踏缝纫机是唯一的制衣设备,一个名为“威信县熊英西部民族服饰”的加工销售部从此开始了创业之路。这是威信苗族女青年熊英用打工攒来的 3 万元钱创建的,作为学服装设计的熊英来说,她追逐理想的脚步显得潦草而仓促。
现实的确很骨感。创业之初,销售部的生意不好,熊英还要靠帮别人缝补衣服、在门市前摆个地摊卖菜才能勉强维持开销。
等不来,就走出去,哪怕翻山越岭。为了拓展销路,熊英独自一人背着苗族服饰走村串户,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有限,车子只能到村上,入寨入户只能徒步翻山越岭。饿了就在当地老乡家吃饭,天黑了就借宿在老乡家。慢慢地,一传十、十传百,她的名气越来越大。随着客户资源的不断增加,老式的制作设备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于是,她相继购置了20余台服装制作设备。
威信周边但凡有苗族节日活动,熊英一定会带上服装前往展销。每年正月四川省古蔺县大寨花山节、二月七月叙永县和古蔺县各个乡(镇)的苗场、七月古蔺苗家风情节,是熊英必到之处。参加每一个活动之前,她都会提前做市场调查,制作适合当地民俗民风的苗族服饰。每次去展销,中型集装箱货车几乎被装满,多则四五十箱,少则二三十箱。
创业不分昼夜,追逐梦想的脚步夜间也不停歇。为了赶上第二天的活动,熊英白天照看门市,晚上出发去目的地。到达活动场地时,经常是凌晨三四点,还来不及休息,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卸货、支帐篷、摆摊,待一切整理好后,天已蒙蒙亮,随便吃上两口东西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白天的热闹散场后,游玩的人和离家近的摊贩们都走了。高高的大山上,只剩下两三个离家远的摊贩驻扎山头。在黑漆漆的简易帐篷里过夜,即便头顶月亮和星星,也无心看风景,提心吊胆、疲惫得不敢入睡的记忆依旧在熊英的心里挥之不去。
有些经历甚至与性命有关。记得有一年冬天,在古蔺县一个苗族老乡家里借宿,好心的主人把燃有煤炉的房间让给熊英和同行的两名工友住。天快亮的时候,熊英头痛得快炸裂、胸口闷得慌、呕吐感剧增,已经没有力气叫醒同伴。她凭着仅有的一点点力气和模糊的意识,努力走到门口,还来不及开门便晕了过去。木门缝隙里吹来的新鲜空气把她救了过来,醒来后才意识到是煤气中毒。
每每想起这些往事,熊英依然满眼泪光,被自己感动,被给予她帮助的同胞感动。通过几年的打拼,她的足迹遍布云南威信、镇雄、彝良、盐津和四川兴文、叙永、古蔺县及贵州大方县等地。
2014年,熊英由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云南熊英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刚创业时的二人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专、兼职手工绣花插花工、串珠工及服装设计制作工等100余人的公司,实现了公司化经营。
跟熊英有所不同,吴有荣把苗族服装店安置在家里。她的家坐落在一座苗族风情园里,叫木椿沟苗寨。
寨子山顶上有一棵高高的木椿树,两条小溪汇聚于寨门前,形成一条水沟,这便是“木椿沟”名字的由来。
“木椿春喧桃李无言蜂蝶纷飞紫衣舞,花楸秋闲竹菊有心鸿雁列阵芦笙歌”,这是风情园寨门口的对联,吴有荣的家就在寨门后。
木椿沟苗寨位于彝良县龙安镇木坪村,距彝良县城约15公里,距小草坝风景区约15公里,正好处在县城至小草坝景区中间,居住着32户苗族同胞,民族风情十分浓郁。
游一趟苗家寨、赏一回苗家景、吃一餐苗家饭、过一个苗家节、结一次苗家婚、对一首苗家歌、跳一段苗家舞、住一宿苗家屋、淘一件苗家宝、品一段苗家情,是这个寨子特有的节目。
2011年以来,龙安镇整合资金,打造原生态的苗族风情园,保护苗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构建“原生、环保、和谐、可持续”的自然文化生态系统,建造出一个集居住、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苗族风情园。经过近4年时间的努力,2015年2月12日,木椿沟苗族风情园正式对外开放。2017年,龙安镇木坪村寨子被国家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这里的三道拦路羊角酒,不喝也得喝;飘香的羊肉,吃了还想吃。这里的“开年节”热闹非凡。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美酒、打糍粑、庆丰收,期待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里的花山节芦笙响天,踩花山、唱情歌,郎有意来女有情;射弩竞技扣人心弦,期待来年喜结连理、多子多福。这里的篝火晚会叫人难忘。踩着月光跳起激情奔放的《芦笙敬酒歌》,芦笙唢呐萦绕耳畔。篝火红红,歌声嘹亮,期待来年红红火火、事事顺意。
望着一栋栋错落有致的二三层小楼房,吴有荣想起了往事。
木椿沟的春天风特别大,苗家姑娘的裙子被吹得裙角飞扬。家里人担心屋檐上的瓦被风吹落砸坏,每年春天,父亲和她都要上房揭瓦,像数星星一样,一片一片地捡下来,小心翼翼地堆放在墙角,等到了秋天,再一片一片地盖回去。
土墙房的墙开了一道道裂缝,裂缝里塞满了春风的蛮劲,无休止地把风往屋子里灌;下雨天,土墙被雨水浸泡,被子上沾满了泥,泥砂往下掉,随时都要倒塌的样子。
吴有荣最怕过夏天,蚊蝇满天飞、老鼠四处跑、老蛇挂屋檐,常常吓得吴有荣六姐妹一阵阵尖叫。
还好,在吴有荣心里,母亲织布和纺麻时专注、温柔的样子,能抵御所有的艰辛。
后来,姐姐妹妹们都出嫁了,父母去了天国。老蛇也没敢再来,两层楼300多平方米宽的大房子,来了它会迷路。
除了经营好服装店,打整家里的庄稼,作为镇人大代表、文艺队队长的吴有荣,每天都要召集文艺队进行排练。吴有荣家二楼一处近20平方米的房间,专用来给村民们作培训教室用,培训课程有苗文、织布、芦笙舞、刺绣等。
在二楼的另一间屋子和阳台上,置放了她的宝贝,那是她母亲留下来的织布机和纺麻机。纺麻机还可以用,为了让左右脚掌和杠杆磨合得更贴切,吴有荣脱下鞋子和袜子,熟练地坐在纺麻机上操作了起来,“唆唆唆……唆……”纺麻机的轴轮转动了起来。
宽宽的阳台上,一架受了伤的大型织布机痛苦地站立在那里,地上还有一堆零件,等待着吴有荣的爱人张仁琪给它做手术。
阳台里面的房间里,摆满了10只白色的大型塑料桶,里面装满了包谷籽,有2000多公斤,是吴有荣家猪儿们全年的粮食。
沿着10多米长的阳台直走再左转,房子尽头的角落里,一台小型的织布机散架斜靠在墙角,机器上还有未织完的布,图案只完成了一半,红线、黑线、白线颓废地交织在一起,任灰尘来去自由。这是吴有荣爱人张仁琪的另一个“危重病号”。
一楼经营服饰的房间里,传来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吴有荣的苗族服装,可以租、可以卖,赶上过节的时候,一天能有七八百元的纯收入。
吴有荣心想,还好有张仁琪在,要不然母亲留下的宝贝可就要失传了。
一个民族的千载传奇和蹉跎岁月,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精神和灵魂、苦难和甘甜、思念和缅怀,走过的路、爬过的山、蹚过的河都被雕刻在这服饰上,变成了一部史书。
而今,这套美丽的衣服肩负起了新的使命,开启了另一场关于美的迁徙之路!只是,像熊英和吴有荣这样创业的,在昭通10多万苗族人口中是极少数。(未完待续)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燕/文 任正银 李东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