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8-14 17:24在云南说发展昭通的旅游经济,很多人可能都不以为然。在云南现有的旅游经济版图中,昭通确实没有太大的分量。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云南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旅游经济的基础依然是以古迹文化和自然景观为依托,凡是具有特色文化古迹和特色自然景观的地方,旅游业都毫无疑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昭通似乎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优势。但是,随着旅游经济概念的不断宽化,昭通的旅游开始呈现出了特殊的发展潜力。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交界的乌蒙腹地,坐落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高的过渡地带,气候冬暖夏凉,夏季温度常年在14至24摄氏度之间,平均气温不到20摄氏度,是夏季避暑的天堂。与我们通常认为的昭通没有自然美景的印象相反,到过昭通的人会发现,这里有辽阔锦秀的高原草海,有几十条罕见的大小瀑布群景观,有优质的峡谷温泉资源,有多样的民族文化。过去,由于昭通地处乌蒙山腹地,交通不便,旅游潜力无法得到发挥。但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昭通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旅游潜力开始得到关注。
这几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做乡村实践,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都和广义的乡村旅游相联系。事实上,我既不是研究旅游的专家,也不从事旅游经济工作,主要是在探索如何能够将城市的动能带入到乡村,并将这样的动能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动力。90年代中期,我在昭通从事过乡村扶贫工作,对昭通落后的交通和落后的乡村印象深刻。今年以来,我多次到昭通来,发现昭通乡村发生了巨变,漫山遍野的苹果园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令我颇为震惊。但同时,我也在思考,大规模同质化的农业产业是否会造成过剩?单一的农业产业是否也是乡村发展的隐患?昭通并不适合发展大型工业,依靠农业产业既有优势也隐藏风险。昭通乡村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仍然是外出打工收入,外出打工依然是昭通乡村经济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大规模的农业产业,仔细看并没有极大地增强农户经济的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带动了外部的资本和企业的盈利。从农业产业发展角度讲这当然是好事,但从稳固提升农民收入角度讲,这中间还存在断层。我在昭通几个县的农村调研发现,随着一年又一年外出打工,打工的收入逐年增加,农民都用打工的收入回村盖房。昭通的同志开玩笑说:“我们昭通人在大城市打工,住地下室像老鼠,回家盖的洋房养老鼠。”我在村里看到一栋栋宽大豪华的住宅,但是大部分都是空置的。农民在外打工看到外面的房子,回到村里模仿着盖同样的房,过几年看到外面的房子变了样,回家再重新盖。村里大部分的农民都是这样,把辛苦挣来的钱沉淀在建房里,自己很少有时间享用这样的投资,这样的投资更是无法形成新的资本。
我给昭通的同志讲,我是搞乡村实践的,可能持有乡村主义的立场,昭通发展旅游经济能不能不要重复传统的城市型旅游经济的老路。也就是说,不要再在城市里建大宾馆、大公园、大广场,能不能把昭通的旅游经济建在乡村,发展乡村旅游。这几年,昭通乡村的交通有了很大改善,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如果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自然的景观、大片的山地草场、壮观的瀑布、大面积的果园,这些都是极富吸引力的天然旅游资源。经过地震以后,农民建的住宅质量很高,这些闲置的住宅经过改造,都能成为优质的乡村家庭酒店。把城市的动能带入到乡村,通过在乡村进行旅游资源的投入,即可将这种城市的动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够将农民的闲置资产转化为农民提高收入的资本。
来源:小云助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