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挥洒汗水 洗尽尘埃 ——记全国劳动模范、盐津县环卫工人杨元贵

 2015-08-21 10:14  来源:

◆记者 王明贵

每天清晨朝霞升起的时候,一个清洁美丽的新城——盐津奉献在人们眼前,矗立在青山绿水间。这一切,凝聚着环卫工人杨元贵的无限汗水和辛劳。

2003年,家住盐津县水田乡黄葛村农民杨元贵走上了环卫工作岗位,从此他暗暗立下誓言:宁愿个人脏,换来万人洁;宁愿个人辛苦,换来城市美丽。他觉得脏累的劳动能净化人的心灵,艰辛的岗位能磨炼人的意志,这一干就是12年。杨元贵干起环卫工作来,从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脏”,每天工作的作息时间在他心中有一张很规律的图表:凌晨4点起身,4点半上街作业,6点清扫结束,6点半吃早饭,9点上路保洁,上午11点半回家吃饭;中午1点上路保洁,晚上7点下班。细算一下,他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3个小时。他每天总是这样:以扫帚为笔、汗水为墨、街道为纸,写下一串串动人的故事。他用自己的一身脏,换来了万家净,为城市除垢,把污秽带走,创造着清新优美的人居环境。尽管如此,杨元贵2003年参加工作时,每月的工资171元,如今涨到了1190元,尽管工资很少,但他毫无怨言。

杨元贵十分清楚环卫工作的特点:“脏”、“苦”、“累”。哪里厕所堵塞,哪里涵洞堵塞,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立即处理,但只要能为市民创造出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他再苦再累都愿意。2004年夏天,盐津老县城公厕堵塞了,那时正是三伏天气,骄阳似火,一丝风都没有,更没有避阴的地方,他带了两个同事穿着高筒水靴,忍着扑鼻难闻的粪臭,用铁铲一点点把粪便、淤泥、杂物铲进粪桶,由于粪坑很深,他穿的高筒水靴里全都灌满了粪水,身上、脸上沾满了粪便,氨气熏出的泪水与满脸汗水混在一起,再加上被汗水浸湿的衣服紧紧粘在身上,让人出气都很困难,相当难受,而这样的工作有时长达四五个小时。有人劝他说:“这样的活你也要干,真的找不到活干了吗?”他回答:“社会需要环卫工人,他就要干好这一行。如果嫌脏,你不干,我不干,那谁来干?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杨元贵在长期的清扫工作中还总结出这样一条方法:“重点路段勤打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饮食摊旁轻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他在环卫工作中流了许多汗,吃了许多苦,有一次还差点丢了命。2007年8月25日,盐津遭遇特大洪灾,黄葛槽新区移动公司后面的出水涵洞被山上冲下的泥沙堵塞,洞内蓄存了1000余立方米的污水,水已漫过公路,情况万分危急,急需疏通。杨元贵和两个同事一起在涵洞内清理淤泥,这个涵洞又大又长,涵洞出口离关河水面有3米高,在洞内清理淤泥很危险,随时都有决堤泄洪的可能,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待要疏通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杨元贵赶紧叫两个同事撤离,他一个人留在涵洞内清淤,涵洞一下子通了,他被蓄存的上千方污水冲出涵洞,冲进关河,他随着污水冲出水面顺着水流方向游了几百米才上岸,上岸时浑身糊满了淤泥,遍体鳞伤,头发上粘连了一寸多厚的淤泥,耳朵里也全塞满了淤泥,根本听不见别人说话,整个人变成了“泥人”,幸好他会游泳,否则就丢了性命。

2010年以来,杨元贵负责撒鱼沱电站库区至老县城6千米的关河水上垃圾和河床垃圾清理工作,在船上打捞垃圾随时会遇到摔下河里的危险,或被沿河两岸掉落的山石打伤的危险,有两次他都从船上掉到河里去了,幸好同事把他拉上了岸。市民都知道,下面是河水,上面是建筑房屋,又脏又臭路又难走,有生活污水、粪便和青苔,稍不留神就会摔倒,甚至会掉进河里。有一次,他在东风大桥下面河床里清理垃圾,突然听到桥上有人大吼:“下面有人。”还没等杨元贵反应过来,半截砖头就砸了下来,差一点击中他的头部,幸好他跑得快,才避免了灾难。但他为了清理干净河床垃圾,给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杨元贵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12个春秋,尽管环卫工作很脏很累又艰苦,但杨元贵爱上了这一行,他始终无怨无悔,凭一把扫帚和一身臭汗装点着他的美丽人生,他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了千家万户的洁净,换来了环境的清洁与美丽,他连续9年被盐津县环卫站评为环卫工作先进个人,去年和今年分别被评为全省、全国劳动模范。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