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8-03 10:49编者按: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对群众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损失。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鲁甸县龙头山镇看望慰问灾区群众,要求灾区恢复重建一定要搞好规划,生活恢复和生产恢复一起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重建家园步伐要加快;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日前,昭通日报派出记者,深入龙头山镇采写了一组反映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稿件,以此纪念鲁甸6.5级地震七周年,以点代面反映龙头山人民的小康生活。
7月30日,记者从鲁甸县龙头山集镇出发,乘车沿鲁甸至乐红盘山公路行进3公里左右,到了翠屏村青山村民小组,高文权和妻子李明会正在花椒地里采摘刚成熟的鲜花椒。记者随手摘了两颗花椒放进嘴里,满口的麻香清爽,沁人心脾。
“今天天气好,太阳不大,特别适合采摘花椒。你们看,我家今年的五六十亩花椒长得还可以吧?” 高文权边采摘着花椒,边对记者说。记者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花椒树,近处的花椒树上,一串串的青花椒挂满了枝头。
高文权是一名40多岁的壮汉,黝黑的脸上长满络腮胡,说话声音洪亮,老家在龙头山镇光明村黄家林村民小组,从小跟着父母学习种植花椒。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高文权成年后,与翠屏村李明会结婚并生育了两个儿子。为了发家致富,从2000年起,高文权夫妻俩就将光明村自己家的5亩土地全部种植上了花椒,开始了创业路。由于土地少,高文权夫妻俩辛苦了10年,也只能解决温饱,难以实现致富。眼看着两个孩子开始上学,家庭开支增大,夫妻俩一起寻找着致富的机会。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李明会老家翠屏村青山村民小组外出的人员增多,闲置了不少的土地。2011年,高文权夫妻俩合计,搬回青山村民小组,流转土地60多亩,带领翠屏村在家群众种植花椒。
“你们看,这棵花椒树虽然已经10年了,却只有两米高点,每年结出的花椒还是很多很香很麻的。” 高文权用剪刀剪下近一米长的一根枝条,再摘下枝条上的串串花椒,向记者介绍着他家种植管理花椒树的经验。高文权说,花椒树也要科学管护,除了日常的除草、施肥、浇水外,关键就在树枝的修剪。他采取的方法是,在采摘花椒时,就把长得老的枝条一并剪下来,和花椒一并烘烤,烤干后花椒粒自然脱落,再取出干枝条烧毁。“把长枝条和老枝条剪下来,一是方便花椒颗粒采收,二是在冬天可以管护好树干,第二年春天会发出更多的嫩枝条。”
“再过10天左右,花椒就进入成熟采摘旺季,我会从乐红请上10个人来我家帮忙采摘,包吃包住他们每人一天的工钱是150—200元,我家每年采摘花椒开支的工钱在三四万元。” 高文权说,采摘花椒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般要持续两个月,这些年他家销售花椒收入平均在15万—20万元之间,除去成本,年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发展花椒产业十分支持,在水、电、路和苗木、品种、市场销售等方面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全镇花椒产业才得到了快速发展。我们家就是依靠这几十亩花椒树,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在青山村民小组流转土地种植花椒10年来,高文权领头成立了鲁甸县明会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了21户贫困户入社,带动了周边100多户农户种植花椒致富。最近五六年来,高文权夫妻俩在光明村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楼房,在翠屏村建起了150多平方米的砖房和100多平方米的厂房,购买了一辆客运车辆请人代运营鲁甸至乐红线路,有一辆自用的微型车,供养着一个儿子上大学和一个儿子上高中,日子过得那是红红火火。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像高文权一样,龙头山镇10个村2个社区的农民群众都在种植花椒,目前年产值超过3亿元,占农村经济收入近一半,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许许多多的龙头山群众,因此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 聂学虎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