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8-02 13:28高坡村纳支寨全景。
在一幅画前凝望的时候,我在想,要如何才能变成一只美丽的鸟,栖息在此,把余生都给它。
画里有高山,云气常流,千山一碧,层林尽染;画里有流水,一江绿水,涓涓细流,鱼鸟亲人;画里有小桥,隐现其间,怜春惜秋,听风看雨;画里有人家,琉瓦红窗,错落有致,彝家姑娘,勤劳貌美。
画里还有风和雨,发出丝丝细语,温柔以待万物。
一幅生在寨子里的画,一个长在画里的寨子,它叫“纳支”,地处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彝族乡高坡村,是一个彝族村寨。
镇雄县的人口是一个以彝族为本土民族、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为外来民族群体构成的。东汉初,彝族部落首领长子妥驻芒部管大雄(今镇雄、彝良、威信一带)。镇雄所隶属的昭通市原本就是彝族的发祥地之一。
“纳支”是彝语,纳是“手”,支是“手指”,纳支是亲密无间的意思。
纳支寨青年表演彝族歌舞。
寨子太美,历史上曾多次被土匪侵袭,想要霸占它。清同治年间,一股土匪把整个寨子围得水泄不通,强力攻击。纳支寨的彝族同胞团结一心、奋力抵抗,土匪溃败而归。自此,周围的人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于是,“纳支”的含意便延伸为“大拇指”,即“了不起”的意思。
自那次土匪入侵后,为了加强寨子的防御能力,彝族人民在纳支寨最高的两座山上,分别建了一座烽火台,用于观察敌情。站在这高高的烽火台上瞭望,赤水河静静地流淌着。
同治三年四月(1864年5月),贵州苗民陶三春率部围攻镇雄州城;同治三年七月,陶三春再次攻占镇雄州城;同治四年五月五日(1865年5月29日)三更,陶三春率部三攻镇雄州城,镇雄知州李延忠由镇雄泼机率兵返回,调集团练与陶三春部激战20余日,陶三春部撤离时,纵火焚城,大肆杀戮。
三次围攻,在纳支寨的烽火台上,男人们日夜瞭望,紧盯着前方。烽火台下,老人、女人们准备好了武器,时不时向上仰望,祈祷这滚滚浓烟不要在空中升起。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若陶三春真的来了,纳支寨定当全力抵抗,决不投降。
最终,纳支寨有幸躲过了这三场杀戮。当一个民族随时随地饱受着战火的威胁,并全力以赴做好战斗的准备时,未见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战争。
时间才是真正的敌人,战火的利器、乱世的英雄,终将被时间卷走。唯有眼前奔腾不息的赤水河能与时间抗衡,它流淌着关于时间的一切,流淌过战乱和荒芜的岁月,流淌过祥和与繁茂的光阴,一直流淌在镇雄县2100多年的历史中,流淌在已知的过去、未知的未来。
纳支寨群众用歌舞迎接远到的客人。
距离陶三春这场战争157年后的今天,烽火台历经岁月的打磨,已蜕变为一座观景台,这里,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发乡村旅游。
烽火台的故事已远去,只有彝族老人徐明奇偶尔会讲起。如今,寨子里的村民们,每天把自家屋内、屋外收拾得干净整洁,连户路和活动广场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女人们穿上火一样的盛装,擦着火一样的腮红和口红,眼睛上贴着长长的假睫毛,笑迎四方;男人弹奏着月琴,同女人一起献歌献酒,和远方的客人跳一曲彝家的舞;上至年逾花甲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子,开直播、拍抖音、发微信……新时代到来,烽火台已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
67岁的徐明奇是纳支寨的“双语”老师,在他家里,还珍藏有10多本手写的彝文书籍,里面记录了彝族婚丧嫁娶、祈福等传统习俗,显然,那是他的传家宝。如今,寨子里会说彝语、会写彝文的年轻人少之又少,这事儿一直让他很着急。
为此,纳支寨在传承彝族文化的同时,把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法治观念一并融了进去,在寨子里举办了双语培训班。培训对象是在家的村民,除了徐明奇,乡领导和派出所所长也是特邀教师,每周给村民上一次党课或法治课。为了让培训班的教学模式更活跃和丰富,室内课传达和解读政策、教授彝族文化,室外课在活动广场上进行,教唱革命歌曲、彝族歌曲,教跳彝族舞蹈。
2018年,纳支寨整合百村示范万村整治及传统建设项目资金,对83户民房进行了风貌改造。同时,公共设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建成了宽敞的彝族文化活动广场,完成草坪绿化、户间道硬化、行道树种植、路灯安装,建成公厕、垃圾收运房、焚烧池,全面完成83户户厕改造……
寨子里的活水养活了4口鱼塘里的鱼,三四斤重的中华鲟、甲鱼活蹦乱跳;50000只蛋鸡在养殖场里“咯咯咯咯”地叫;文化墙上汉语、彝文并排的红色标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鲜红而明亮……一个全新的纳支寨出落在众人的面前。
纳支寨一景。
过去,纳支寨因农业生产落后,投入大、收入小,一直是果珠乡较为贫困的自然村,83户3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151人,贫困率占比近半。
2020年,村民们“自己组建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观光旅游业,带领彝族同胞抱团发展”的实际行动已经在纳支寨迈出了步伐。
“天上星星多又多,地上彝家爱唱歌,唱着山歌人不老,唱得庄稼长满坡。”美好的愿景在山歌里流淌。到那时,民房变成酒店,果蔬满山长,家禽腿肥屁股圆,鱼塘垂钓的甲鱼上了钩,美酒醉了月亮醉了人,燃烧的篝火永不灭……
到那时,点赞的“大拇指”将高高地竖立在纳支寨的观景台上。前世的生死瞭望,今生的闲情观望。
赤水河依旧是赤水河,前世是河,今生是河。 (未完待续)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燕/文 通讯员 任正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