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5-05-12 14:14昭通新闻网讯 通讯员 廖代江 今年来,盐津县为确保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小康,针对全县10个乡镇中还有6个贫困乡镇、55个贫困村、9741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实际,采取“六立足”的措施,扎扎实实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立足识别管理,瞄准扶持对象“找穷人”。严格按照国家、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暨信息动态管理工作的程序,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按时按质全面精准完成贫困对象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工作,力求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省市有平台”。在识别过程中做到“四精确”,即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精确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认真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有针对性的予以扶持,各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和结果相衔接。
立足规划编制,统筹精准扶贫“处穷方”。 着力围绕“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目标,按照“八定八包” (定时间包期限、定目标包脱贫、定产业包增收、定设施包改善、定技能包致富、定培训包就业、定挂帮包责任、定考核包效果) 要求统筹推进。突出抓好年度精准扶贫规划、产业扶贫规划、“六个到村到户”规划、小康水电路讯房庄以及“秀美之村、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幸福之村、活力之村”的全市新农村建设行动规划,将这些行动计划延伸到村、到组、到户。
立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治穷病”。 按照构建“五个产业带”规划布局,重点抓好竹子、茶叶、中药材、乌骨鸡、蔬菜、生态畜牧等产业,确保农民增收有相对稳定来源。积极发展水果、食用菌、花卉、特种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劳务产业,鼓励返乡创业,确保贫困群众实现产业增收和稳定发展。
立足基础夯实,保障环境改善“转穷貌”。 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贫困行政村实现通硬化公路、通电、通卫生自来水、通广播电视及通讯,有卫生室、有文化活动场所、有小超市、有学校的“四通四有”;特困自然村实现通公路、通电、通卫生自来水、通广播电视及通讯, 通硬化户间道,有文化活动场所的“五通一有”;贫困户实现即有安全住房、有干净卫生水喝、有稳定电用、有学上、有病能医治、有饭吃、有衣穿、有稳定增收的产业、有致富的技能、有高稳产田,参加新农保及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的“十有一保障”为抓手,以“四集中”(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攻坚)攻坚态势推进设施改善,进行全领域、全覆盖、全方位的大会战,全力攻坚“水电路讯房庄”,确保实现100%的建制村解决饮水安全和100%的行政村通油路或硬化路的目标。
立足教育培训,确保素质提升“拔穷根”。 一是以“雨露计划”为载体,积极开展产业技能培训;二是以“阳光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三是以“就业培训”为依托,大力开展就业技能等级培训;四是以职业学校为阵地,大力开展校企联合的订单培训,五是以“100名农村经济发展领军人物、1000名农民创业致富模范、10000名技能农民培养”工程实施为重点,全面开展培训。通过培训提升素质,确保贫困群众户均掌握一门实用技能、精通两门实用技术、拥有三条致富门路,不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立足社会帮扶,形成攻坚合力“摘穷帽”。一是落实帮扶到户机制。按照落实对象、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目标“五落实”要求,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智力帮扶、安居帮扶、贫困村整体帮扶等“五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应扶尽扶。二是建立帮扶长效机制。强力推进“654321”帮扶模式(正县级6户、副县级5户、正科级4户、副科级3户、股级干部2户、一般干部1户),落实“三个一”目标,即:一门心思想脱贫、一个产业促增收、一门技术作保障,全面覆盖年度计划脱贫人群。三是把握时机、集聚力量。充分利用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定点帮,省市领导带队帮扶、省建行、中储粮云南分公司等对口帮扶,省、市、县直单位干部职工结队帮扶等机遇,广泛凝聚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开发,全面形成合力,确保实现精准扶贫加速发展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