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7-12 14:55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抽丝剥茧解“尸语”,明察秋毫洗冤情。
公安队伍里有一类警种,他们面对逝者和一个个现场,一片片柳叶刀是他们的第十一根“指头”,让冤魂“说话”,解读最后“密码”,他们是法医。他们常年面对的不是血淋淋的尸体,就是让人毛骨悚然的腐尸,还得忍着恶臭、蛆虫,在解剖现场一趴就是几个小时。永善县公安局女法医陈涯,是全市公安机关唯一一位出现场的女法医,一个通过解剖分析,让尸体“说话”的人。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特殊职业生活中受到委屈却无怨无悔坚守职业道德的经历。
柳叶刀小试显锋芒
18年前,昆明医学院(今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毕业的陈涯穿上警服,成为永善县公安局的一名法医。尽管陈涯做足了思想准备,可第一次主刀的案件还是给了她当头一击,用陈涯的话说,是从视觉、嗅觉、听觉,来了一个全方位的“大轰炸”。
这一年,永善县码口乡一处山坡上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无名尸体。时值盛夏,近40℃的高温,尸体表面变得发绿发黑,极度膨胀,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恶臭,让人无处躲避,戴着几层口罩都不起作用,甚至觉得那恶臭都能从毛孔里钻进来。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陈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场景,内心既忐忑又害怕。在老法医的鼓励下,陈涯第一次主刀,强忍着恶臭开始解剖,最终用了两个多小时完成了尸体的解剖。
解剖完却未发现明显致死原因,但尸体中毒迹象引起她的注意,是中毒身亡?盛装容器在哪?毒物来源呢?带着重重疑问,她从中心现场放射性地展开搜索,终于找到带有农药味、装有残留饮料的易拉罐,最终技术手段证实了她的判断,该案得以侦破。
陈涯和记者谈起第一次主刀经历时说,她当时是害怕的,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一丝恐惧,但这一次的经历成了以后多次重复的工作,她少了紧张、害怕与慌乱,多了从容与淡定,因为使命在肩——她是法医,那是她的战场。
抽丝剥茧解迷雾
陈涯告诉记者,法医要有过硬的知识储备和足够的胆识,还要有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于细微之处发现线索,让死者“开口说话”。
2006年的一天清晨,永善五寨的村民如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准备下地干活,可这时,有人惊恐地发现,一只野狗窜进村子,嘴里竟叼着一截孩子的手臂。谁会对一个几岁的孩子下毒手?这会不会是一起碎尸案件?一时间,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紧张恐怖的气氛中。为了尽快破获案件,抓住凶手,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迅速组成了专案组,陈涯就是专案组的法医。很快,专案组民警在村后山林中发现了被掩埋的被害人,通过勘验现场及尸检,无法锁定真凶。在调查走访中,当她接触死者继母邓某时,眼前这个流着眼泪的年轻女人好像并没有什么可疑之处,可陈涯却在她身上闻到了一股很淡很淡的与死者身上相同的粪臭味,想起死者衣物潮湿且有粪臭味,她把这一发现提供给了侦查员。就是这一个发现,为侦查员们明确了方向,找到了案件突破口。最终,邓某如实交代了残忍杀害继子的犯罪事实,案件得以成功侦破。
很多年过去了,可这个案子却一直在陈涯心里,同为女人和母亲,她窥见了人性的恶和无辜生命的逝去,作为一名警察,一名法医,能做的就是找寻真相,捍卫法律,让冤魂得以昭雪,让亡灵得以安息。
成绩斐然忍委屈
在传统观念里素有“虎死如鼠,人死如虎”之说,当记者问起如何看待时,陈涯对记者坦言,早年现场的冲击是法医要过的第一道坎,更难的就是“感情关”。为死者说话,为案件定性,从警18年,上山下乡,哪里有死人现场,哪里就有她的身影,陈涯没有一天离开过法医的岗位。作为一名女性,憧憬浪漫和恬静,可作为一名法医,却必须要面对死亡与血腥。在工作中陈涯收获了无数次破案后的喜悦,但在生活里却承受了太多的委屈和孤寂。陈涯说,自从当了法医,她就很少再与人握手,或者一起吃饭了。曾经有人听到陈涯的职业后,原本热情伸出的手迟疑了,往后缩了一下。尽管最后还是伸出了手,可那一秒的迟疑,还是刺痛了陈涯的心。尽管如此,18年来陈涯共检验尸体600余具,人体损伤程度鉴定3000余例,没有一份鉴定报告出现定性错误。这些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的数字,是她“为死者言,维生者权”职业理念的最好体现。曾经的尴尬遭遇让她当时也有不爽,如今再遇到迟疑的握手她已能坦然面对。
献身法医终无悔
在和记者谈起法医这份职业时,陈涯深有感触。每一具尸体身上都留下要说的话,一串串等待解答真相的“密码”需要破译,解剖的人要努力解读,让尸体“说话”。如今已经45岁的陈涯,依然干着法医工作,奔赴在各种各样的案件现场。陈涯说,当法医,有着淡定从容、科学严谨的一面,也有着刑侦人“征途漫漫,奋斗不止”的为民情怀。多年的磨砺,她无怨无悔,站在今天回头看,如果再选择,她还会选择法医。陈涯在工作日志中写道。
法医者,执正义之剑,探人性之黑暗,与逝者“对话”,斩社会之毒瘤,我们将握紧手中的柳叶刀,把这份职业最厚重、最崇高的忠诚默默镌刻!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