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信息报
2021-07-10 09:32【人物简介】
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有这样一位烈士,他来自云南边陲,他是少数民族白族,他曾是清华学子并且是清华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他曾留学美国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并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他被称为“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他就是施滉——
施滉(1900—1934)
白族
云南大理洱源县人
1934年初
被反动派杀害于南京
年仅34岁
【人物事迹】
1916年~1924年间,出生在云南大理的白族青年施滉赴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在此前的1913年,施滉小学毕业,随父亲到昆明,进入了云南省军医学校学习。1916年,他以名列第一的成绩毕业,本应保送到天津高等军医学校深造,但学校却保送了一个家里有钱有势的学生。施滉逐渐开始萌发改造这个不平社会的思想。
当时清华学校学生的学费与食宿费基本免交,但还有些零用的费用。施滉家贫,他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曾在清华图书馆工作。
1918年,他和几位同学组织了“暑假修业团”(后更名修业团),组织进步活动。
1920年,“修业团”改名为“唯真学会”,施滉被推为会长。
1923年,施滉与同学梅汝璈等八人一起,在唯真学会内部成立名叫“超桃”的秘密核心组织(意为超过旧时代的“桃园结义”),施滉被推为“领袖”。该组织有严格的纪律,提出“政治救国”的主张。
“唯真学会”提出“政治救国”主张。前排左6为施滉。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期间
施滉与其他两位同学
到广州拜见孙中山先生
他们还得到李大钊的亲切教导和关怀
更加坚定了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信念
回到北京后
他们常常去请教李大钊同志
对马克思主义发生了兴趣
1924年,施滉从清华毕业,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东方史。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华侨和留学生中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分裂革命、很多人动摇退出革命。施滉在这样的背景下毅然加入了共产党,决心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成为清华留美生中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施滉还曾担任美国共产党中国局书记。
到1927年初,“超桃”8位成员中有7位在美国和西欧先后加入了共产党。
1930年,施滉回国,先后在中共中央机关、香港海员工会等处工作。
1933年
施滉被党派往河北
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
兼宣传部长、省委书记
这年冬,因叛徒出卖
施滉在北平被捕
随即被押到南京
1934年初
施滉被杀害于南京雨花台
年仅34岁
【纪念语录】
“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是清华大学图书馆门厅墙壁上烈士纪念碑的一段铭文。
清华大学施滉纪念碑铭文
【历史遗迹】
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有施滉纪念碑。
碑嵌于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大厅北壁上,白地金字,大理石制成,上面镶着施滉烈士的铜像,刻着烈士的简历。
当年完成学业后,施滉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留在美国,享受小家庭的温馨,还可以躲过国内的通缉;另一种是回国参加革命斗争,这是一条荆棘密布之路。
施滉选择了后者。
清华大学内关于施滉和其纪念碑的纪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