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是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扶危济困的德政善举。“十三五”期间,昭通民政系统以保障未成年人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建立完善儿童福利体系,从工作机制等6项举措入手,强化儿童福利事业发展举措,织密扎牢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安全网,全市儿童福利事业取得了新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 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昭通市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立了以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召集人,市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民政局主要负责担任召集人,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综治办、市委政研室、市关工委、市人大内司委、市发改委、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市统计局、市法制办、市扶贫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办、市残联等27家市直单位为成员的昭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多次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工作作出批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昭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增强了抓好儿童福利工作的信心决心。全市11个县(市、区)、150个乡(镇、街道)也建立了相应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市、县、乡将儿童福利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评,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压实责任的工作体系。
落实保障政策 提升孤困儿童保障水平
昭通市严格落实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建立完善“1234”工作法,即每年提高1次保障标准,做到不错纳、不漏纳,对符合条件的立即纳入、缺少材料的限期纳入、疑似对象核实后纳入3类保障,采取吃透政策、比对数据、到村核查、到户核实4步走,确保孤困儿童应纳尽纳、精准保障。“十三五”末,全市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共计8995人,较“十二五”增加3402人,增长60.82%。分散、集中养育月人均保障标准由“十二五”末1049.41元、1749元提高到1280元、1980元,分别增长21.97%、13.2%。累计支出资金39075.69万元,较“十二五”增加6417.69万元,增长19.65%。在认真落实“福彩圆梦·孤儿助学”“ 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的基础上,印发了《昭通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实施方案》《昭通市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昭通市教育扶贫实施方案》《云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昭通装配服务站工作方案》,实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医疗费用100%报销,残疾康复治疗免费,学杂费用减免,构建了孤困儿童康复、医疗、教育、生活综合救助服务工作格局。
加强队伍建设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积极推动建立政府领导、27家部门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相继印发《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年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印发推进儿童之家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儿童福利工作体系和定期分级探访制度,整合民政、镇村工作力量,设立县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11个、儿童督导员172人、儿童主任1386人、民政网格员1974人。启动并完成11.7万名留守儿童摸排统计工作。严格落实家庭监护、强制报告、临时监护、控辍保学、户口登记和打击违法“六项责任”,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11.7万份。
规范儿童收养 推动收养登记依法开展
积极推动落实收养登记政策,实行前置审查,规范登记程序。“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办理国内收养登记335例,国外收养登记10例。积极推动收养登记与捐赠脱钩,由捐赠人自主决定是否捐赠、捐赠资金数量、资金用途,坚决防止将捐赠作为收养的前置条件。全面开展涉外收养登记排查,市、县民政、福利机构、相关部门多方积极联动协同办理,对2002年以来办理的登记进行全面清查,全力配合查找补齐儿童档案和捐赠资金使用台账,确保档案、台账资料齐全。同时,建立完善收养儿童跟踪服务,加强与收养家庭及儿童本人联系,坚持落实安置报告制度,确保动态掌握收养儿童近况。
夯实基础建设 优化儿童福利机构布局
不断优化儿童福利机构功能布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十三五”时期,建成投入使用儿童福利院两所、儿童床位170个,在建儿童福利院3所、儿童床位400个,累计投入资金3286万元。全市儿童福利机构达9个(含已建成、在建),儿童福利床位达1010个,集中养育孤困儿童522人。累计投入资金1455.89万元,建成1379个“儿童之家”服务阵地,实现村(社区)100%覆盖,覆盖率较“十二五”末提升了94个百分点。不断加强儿童福利机构服务队伍建设,通过争取落实编制、社会招聘等方式,目前全市共有在院工作人员134人,较“十二五”末增加69人,增长106.15%。
突出社会参与 营造关爱孤困儿童良好风尚
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工作,与市妇联、团市委联合组成“骨干志愿者+临时志愿者+小小志愿者”三级志愿服务网,开展“童伴”“梦想萌芽”等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投入资金365.2万元,引进“爱佑安生”等38家社工组织,累计开放服务6.42万小时,开展“儿童陪伴”“四点半课堂”等专题活动1.78万场,覆盖人群超过30万人次,惠及儿童5.61万人。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社区)”活动,民政、红十字会、消防、妇联等18家单位积极参与,全市累计宣讲548场次,覆盖村(社区)782个,覆盖5.46万人。
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昭通市民政局受到昭通市直机关工委表彰,被授予“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来源 记者 刘国里 通讯员 严双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