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 ——昭通市23.3万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脱贫侧记

 2021-06-16 07:45  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昭通是典型的散杂居民族地区,有19个民族乡、145个民族村、2150个民族自然村,有24个少数民族共7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1%。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昭通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认真践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精准发力,坚决兑现了“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庄严承诺。

“现在,路修好了,水通了,电通了,养鱼、养鸡、栽竹、种李,农业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都在努力为专业合作社出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过上美满幸福的日子。”在镇雄县果珠彝族乡高坡村杨家坪安置点,徐国庆信心满满地说。

果珠乡纳支寨是一个彝族自然村寨,以前交通落后、水电不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加之土地瘠薄,农业生产全是靠天吃饭,贫穷落后是纳支寨的代名词。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纳支寨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村民出资出力、投工投劳,无偿拿出土地,建立杨家坪安置点,充分发挥古彝族村落优势,努力打造彝族文化品牌,建设生态农庄,开展农耕体验,发展乡村旅游及劳务培训。现已建成民族文化大舞台400平方米、露营基地1处、真人CS(射击游戏)1处6600平方米,同步打造花海和园林景观,发展观光农业。这个曾经被冠以贫穷落后帽子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国庆家就在纳支寨村民小组,早上6时不到,他便起床出门打猪草,然后生火煮猪食,再照料70多岁的老母亲。已经56岁的他,看上去还算硬朗,其实他长期患有哮喘病。

“以前我们这个地方各方面的条件不好,土地离家远而且瘠薄,车路不通、水电不通,自然条件落后。曾经有两年因为我生病,家里连饭都吃不上……”回想过去,徐国庆满脸愁容,说话声音打战。据他介绍,有一年因为生病,庄稼收成又不好,全家人的口粮青黄不接,他不得不拖着带病的身体借了几百元去广东打工,去到广东病情更加严重,又借了钱回到家里,来去车费加上生活开支共借了1000多元,他回到家后,只得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牛卖了才还清账。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徐国庆家的状况已经逐渐好了起来,2017年后,他家申请到一个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得到4万元补助,加上一家人的勤劳所得,已经在村子广场旁边修了一间宽敞的平房,还买了电视机、洗衣机、沙发等家具,建起了卫生厕所,安上了热水器等,过上了好日子。

纳支寨村民小组和徐国庆家的变化,只是农村少数民族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而一大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进城的少数民族同胞,如今却变成了真正的城里人。

“我们都是乡下人,如今住进了靖安;我们这几万人,都要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操了心……”记者一行来到杨明华家,他热情地拉起二胡,唱起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我们都是搬迁的人》,感谢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

40多岁的杨明华是大关县天星镇鱼孔村的苗族同胞,从小能歌善舞,家里有3间土坯房。因为贫穷,结婚后妻子生了女儿才几个月就另嫁他人,杨明华带着女儿艰难生活。他也曾外出务工,但因没有技术,只有下苦力,加之挂念家里的老母亲和女儿,后来就很少外出务工了。他在家种植了20多亩竹子(还未出笋),2019年10月安葬了病故的母亲。

2019年12月,杨明华搬迁到靖安安置区后,女儿在洪家营小学上六年级。搬了新家,找到了“另一半”,杨明华心里乐开了花。如今,有妻子帮忙照顾女儿,杨明华经常外出到工地上打工,平均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闲暇之余,杨明华还创作歌曲。目前已经创作了《相约在靖安》《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结婚了》《我们都是搬迁人》3首歌曲。他经常参加当地的老年协会表演,并和昆明一家公司合作,录制了两首歌曲放在全民K歌、QQ音乐等平台上播放。“今后等我的条件好些了,我还想参加《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等节目,把我们贫困群众搬迁后的幸福传唱出去。” 杨明华说。

快要离开杨明华家,他又唱起了《相约在靖安》:“我们相约在靖安,感谢国家让我们把家搬;离开了老家的高山,来到了美丽的靖安;我们要跟着共产党走,一起去奋斗……我们要勤劳和苦干,梦想一定会实现。”

据靖安安置区合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正忠(彝族)介绍,合顺社区1422户6186名搬迁群众中,有少数民族12个120多户600多人,他们都和睦幸福地生活在社区里。

经过脱贫攻坚大会战,昭通共有3.6万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彻底搬出大山,搬进城镇,告别贫困,他们的居住、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昭通努力在安置区构建互嵌式社区,让各族搬迁群众逐步由空间嵌入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嵌入,形成“无论您从哪里来,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共识。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近些年来,通过系列精准扶贫帮扶措施,全市23.3万少数民族贫困人口、144个贫困民族村全部脱贫。全市19个民族乡(镇)有13个已实现直接或间接通高速公路,145个民族村实现硬化路、农网电、农村客运、4G网络、宽带等全覆盖,少数民族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加大民族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保障力度,全面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四重保障”。实现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全覆盖,7.6万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城乡低保救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

昭通还结合云南省“十百千万”工程,把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示范建设相结合,实现“双融合、双促进”。争取到中央、省级专项资金2.8亿元,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218个。全市8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2个村寨被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两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07个单位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市级示范单位164个、教育基地1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1个。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



审核:秦勇   责任编辑:陈忠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秦勇
责任编辑:陈忠华
标签 >> 民族团结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