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王勇芳︱散文:种洋芋

 2021-06-15 09:44  来源:昭通新闻网

洋芋是云贵一带对土豆的昵称,学名马铃薯。洋芋在我的家乡可是个宝,“吃洋芋,长子弟”,说的就是它。
洋芋生得贱,不管是种在高山还是平地,不管土地是贫瘠还是肥沃,只要把种子埋在土里,它就能生根发芽,孕育出更多、更大的洋芋。
我们家就种过洋芋,记得小时候,刚开春,妈就带着我和弟弟、妹妹,摇摇晃晃地挑着洋芋种到几公里以外的地里去种洋芋。
那时候,种洋芋对于我们来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地是外公外婆给妈妈的,离我们住的地方有一段距离,每次种洋芋都感觉像是在大迁徙。
要种洋芋的那天,妈妈很早就起来把买来的洋芋种,根据是否有芽,一切几半。切成块的洋芋就是洋芋种,把它放在挑水的桶里装好。
因为一去就是一整天,为了省钱、省时间,妈妈在出发之前,还得带齐一天吃食:自酿的米酒、水和洋芋。准备好食物后,在妈妈的带领下,我们披着晨曦,就朝着那块载着希望的土地出发。
虽然路途不是太遥远,但对于年幼的我们来说,肩上的桶,扛的锄头都是不小的负重,而身材较小、柔弱的妈妈更是要挑着几十斤重的洋芋种。
徒步走了几公里,到了地里,太阳已经爬上头顶,黄土地在强烈的太阳光下,开始泛白。两大桶沉甸甸的洋芋坠得妈妈额头上一颗颗圆滚滚的汗珠直往外冒,我们姊妹到地时,也觉得浑身发软,放下锄头,一屁股就坐在地埂上不想动弹。
稍作休息后,妈妈就举起锄头开始挖坑塘,一锄头下去一个坑塘,一个接着一个,两行相邻的坑塘算是完整的一组。妈在前面挖,我们姊妹分工合作,在后面跟着把切好的洋芋块,按一块一坑的丢进坑塘里,如此往复。
妈虽瘦小,但好像力量极大,且不知疲倦一样。不断挥舞着锄头,没过多久,一亩地的坑全部被挖完了。妈回头把去年留在地里的,切成小段,快腐烂的玉米杆用撮箕挑来,每个坑塘放一点,就相当于给洋芋施肥了。
施好肥,剩下的就是给洋芋浇水了。但这是一项巨大且艰难的工程,妈决定把我们的肚子先填饱再说。
我们先找块空地,把完好的玉米杆找来堆积在一起,弟点燃玉米杆,待干燥的玉米杆叶片在风中燃烧,化成灰烬飞向空中时,我们就趁机把一个个生洋芋丢进火中。
“噗”、“呲”……当生洋芋跳进大火中时,一阵阵像鞭炮一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好像冷、热两种力量谁也不想认输,正在较量一样。
没过多久,一切都归于平静,就只剩火苗扭着胜利者的身姿在孤独地起舞。慢慢地,火苗越来越弱,妈用棍子扒开玉米杆灰烬,把一个个烧得黑乎乎的洋芋刨出来,丢进撮箕里左右摇晃一筛,洋芋身上的黑皮,在粗糙的撮箕摩擦下,纷纷褪去,留下的就是黄生生的洋芋。
妈把筛好的洋芋,分给我们姊妹。早被弥漫在空气中的洋芋香味引得直流口水的我们,迫不及待地接过洋芋。一口咬下去,外脆里糯,那叫一个香啊。
我们手里拿着滚烫的洋芋狼吞虎咽的吃着,妈继续筛着洋芋,黑色的洋芋灰就像我们姊妹一样,紧紧的围绕着她,几番操作下来,妈的头发像是挂满了黑色的雪花。本来就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脸上,被一层细腻的洋芋灰均匀的涂抹上,一脸黑红的妈,像极了正义的包公。
嚼着香糯的洋芋,就着妈自己煮的米酒喝下去,种洋芋的辛苦瞬间烟消云散。
吃饱喝足后,我们就跟着妈去沟里挑水来浇,准备大干一场。
沟不远,就在地头,但我们家的地是个斜坡。要挑着七八十斤的水,在三十公分左右,且凹凸不平的地埂上爬坡确实不是件易事。
为了激励我们姊妹,妈要求我们一般都是从坡头开始浇水,原因是刚开始挑的时候我们体力也是最好的,也较有信心。等体力透支的时候,沟离地也就不远了,只要再坚持一会儿,胜利和希望就离我们更近了。
每一次舀水、挑水、浇水,我们都跟在妈后面,虽然平时我们都在上学,爸妈基本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而像这样大的劳动强度的次数也不多,但妈就像老黄牛一样在前面拼命耕耘,我们姊妹也叫不出一声苦来,只得跟着妈默默地挑水,力所能及的做自己能做的事。
初春的太阳,变脸极快。中午时分,如同热恋中的人们,倾尽全力向对方表达浓烈的爱意。黄昏时候,像是缘分已尽的情侣,爱意在阵阵凉风中片片飘散。
浇完水,妈从后面把翻出来的土盖在洋芋坑塘上,我们姊妹收好锄具,跟着妈踏着血红的夕阳,缓缓地走上了回家的路。
去年,有一天回家,妈妈说:“我买的洋芋种不对劲,有些树苗苗都长高了,有些还没有出来。过几天,又要重新补种”。妈一边说一边叹气。
我知道种洋芋的艰辛,替她惋惜并安慰着她。在言语间,才发现妈妈眼睛已经不再清亮,眼帘下垂,脸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皱纹。
时隔多年,我已经很久没有种过洋芋了。现在因为父母老了,以前种的那块地,也没有种了。只是在离家近的地方种上几分地,每年六七月份,新洋芋上市,妈都会早早地挖出来让我拿回去吃。
吃着妈种的洋芋,我总是忘不了以前种洋芋的时光。虽然那些日子很清苦,但妈妈说得少、做得多,朴素的爱像极了洋芋。它虽然极其普通,但滋养我已足够。
作者  王勇芳

审核:刘建忠   责任编辑:杨杰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刘建忠
责任编辑:杨杰
标签 >> 散文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