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水富筑牢农村集体聚餐防控阵地

 2021-06-10 10:42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为抓好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和高风险点的农村集体聚餐管理,近年来,水富市不断强化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以下简称“两员”)培训指导,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逐步构建了镇(街道)、监管部门、“两员”、乡村厨师、举办者(承办者)各司其责、协同治理的农村集体聚餐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消除风险隐患,筑牢农村集体聚餐防控阵地。

水富市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网格建设,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约束和规范农村集体聚餐行为,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要求,严格落实举办者、承办者及承办厨师的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各项保障措施。依托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组织机构,不断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站(所)、“两员”及村组干部等人员的作用,实现对农村集体聚餐等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全覆盖。采取村推荐、镇审核、市备案等程序,按照“一村两员”(即每个村或社区1名信息员、1名协管员)的原则,聘用“两员”60人,覆盖全市所有村(社区),专门印制了《水富市“两员”工作手册》,构建起“市聘任、镇管理、村使用”的工作格局,延伸食品安全监管“触角”。同时,以开展“积分”评比活动为载体,对“两员”实行一年一考核的积分制管理,一次性兑现工作补贴,同时将“两员”工作补贴由每月60元增加到350元。通过量化考核打分和分级评定,考评结果直接与绩效挂钩,极大地调动了“两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农村集体聚餐保障水平。

突出重点,实现日常监管规范化。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在举办前必须向属地村(社区)报告,填写申报备案登记表,村(社区)向举办者发出《告知书》,并签订《承诺书》,做到“举办一起、申报一起、备案一起”。按规模大小实行分级指导,严禁采购、使用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四季豆等风险较大的食材,确保过程管控。同时,坚持事后观察,密切关注聚餐后有无异常状况,督促举办者将剩菜剩饭及多余食品原材料合理处置,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水富市就劝停农村集体聚餐180余起,简办400余起。

强化演练,实现应急处置标准化。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应急处置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每年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市、镇(街道)在不同领域开展不同主题的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让“两员”、从业人员及群众积极参与。近年来,水富先后开展了旅游景区、学校食堂、农村宴席、野生菌中毒等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有效提高了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组织协调和应急响应能力。

多措并举,实现宣传培训常态化。近3年来,水富组织开展“两员”集中培训16场,培训“两员”及村民1500余人次,切实提高“两员”履职能力。开展乡村厨师登记培训,各镇(街道)每年组织对农村“土厨师”进行登记并开展培训,保证乡村厨师相对稳定。

水富市每年举办农村集体聚餐450余起,就餐人数20余万人次。到目前为止,已连续14年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线。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明贵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时政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