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少数民族同胞都过上好日子 ——昭通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和促进民族工作纪实

 2021-05-31 15:08  来源:昭通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都不能少。”让每一个少数民族同胞都脱贫奔小康,过上好日子,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也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使命。近些年来,昭通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十分关注昭通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等工作,通过人大代表视察、调研、建议等,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民族事业的蓬勃发展。

少数民族全部脱贫

村子前依山傍水、龙腾飞瀑,具有鲜明彝族文化特点的龙山广场让人心旷神怡;村子里绿树成荫,道路蜿蜒伸展,黄墙红顶、流檐飞椽的房屋高低错落,整个村子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里就是镇雄县芒部镇松林村上下街村民小组。那个曾经落后的小山村,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已华丽转身,俨然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美丽彝族村寨。

昭通是典型的民族散居地区,有19个民族乡(镇)、145个民族村、2150个民族自然村,有24种少数民族共70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占33.49%。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及省、市、县、乡各级人大代表,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的脱贫攻坚工作都十分关心重视,或走访提出建议,或组织视察调研,为促进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出谋划策。2020年9月19日至2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以副主任陶天蓉为组长的视察组,先后深入昭阳区、镇雄县、威信县,对我市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视察。视察组一行先后深入20余处少数民族生活、生产地,详细了解这些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视察组点面结合,全面了解我市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饮水、安全住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芒部镇松林村上下街村民小组就是市、县人大常委会都重点关注的地方之一,市、县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调研和视察。上下街村民小组有人口185户734人,其中彝族人口531人,占72%。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参与下,镇雄县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特色文化,以彝族文化为灵魂,以改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248万元,对山、水、林、田、路、房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完善街道、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全面开展绿化、美化、亮化等提升工程,把上下街村民小组打造成引领脱贫攻坚的示范、改善人居环境的标杆、促进民族团结的典范。

目前,像上下街村民小组一样,全市144个贫困民族村23.3万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脱贫目标。

民族教育蓬勃发展

四月的清晨,校园的空气带着清新的草香,风中挟着夜晚残留的寒意,操场上飞扬着青春的气息。4月17日,昭通市民族中学举办了“民族课间操”比赛,同学们身着统一服装,动作优美、整齐、干净利落,每一节体操都传递出各民族舞蹈的独有韵味,整套体操的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给校园美景添加跃动色彩。

昭通市民族中学自创的“民族课间操”共有8节,目前已成熟排练了5节,第一节“雪鹄幻影”是傣族舞蹈,第二节“花山风云”是苗族舞蹈,第三节“敖包舞影”是蒙古族舞蹈,第四节“雄鹰绕林”是彝族舞蹈,第五节“铁血豪情”是藏族舞蹈。

昭通市民族中学“民族课间操”的兴起,只是昭通民族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民族教育工作一直是昭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市、县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

2020年5月25日至6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副主任陶天蓉为组长的调研组,深入威信、永善、盐津县8个乡(镇)10所学校,通过实地察看、走访交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同时委托其他8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将11个县(市、区)调研情况形成了报告,向市人民政府作了反馈。2020年6月22日,市人民政府委托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在昭通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就昭通民族教育工作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思路等进行了报告。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市级民族中学1所,县级民族中学3所(镇雄、彝良、威信),民族小学两所(永善县民族小学、威信县后山民族小学),全市19个民族乡(镇)建有中学,部分县(区)开办了民族初高中班,镇雄花山、林口乡等开办寄宿制小学和初级中学;另外,部分县(区)学校开设少数民族班,如昭阳区一中初中部开设4个民族班,每年招收少数民族学生200人,高中部开设两个民族班,每年招收少数民族学生100人;鲁甸县第一中学初一和初二年级分别开设两个民族班,每个民族班招收学生60人。目前,全市有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32577人,有少数民族专任教师6491人,民族教育事业正蓬勃发展。

民族文化繁荣昌盛

2018年,由永善县委宣传部、昭通中翰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品,以王秀芬的蜡染技艺和蜡染产品为题材录制的纪录片《布艺上的青花瓷》,在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的美丽乡村单元获“最佳纪录片奖”。这部作品成了马楠蜡染技艺和蜡染产品的代名词,也是王秀芬长期默默坚守、辛勤耕耘的真实写照。

1963年4月出生的王秀芬是永善县马楠苗族彝族乡马楠村的苗族同胞,从小从事蜡染技艺,1999年被命名为省级“蜡染技艺”非遗传承人,2015年被确定为云南省“百名人才”,2016年获省级财政“百名人才”专项扶持资金50万元。马楠乡党委、政府采取“布艺文化企业+协会+名匠”的模式成立了马楠蜡染协会,王秀芬先后开展各类交流培训8次、举办专业传承培训6期,培训学员多达1200余人次,并吸收苗族会员65户加入蜡染协会,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100余户生产蜡染产品,发展布艺文化产业,产品远销重庆、成都、昆明等地,累计销售额近200万元。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昭通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在2020年5月召开的昭通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水富市代表团代表王菲提出了《关于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及发展的建议》,建议以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把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中。市人大常委会将王菲的建议列入了2020年第0027号代表建议,向市人民政府进行了交办,市人民政府委托市民族宗教局于9月8日与王菲进行了面商,形成了书面答复报告给市人大常委会和王菲代表,落实了昭通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及发展的相关措施。

近些年来,昭通市完成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和“百名人才”培养工程项目95个,省级投入专项资金1033.5万元;完成全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调查16个种类共343项具体内容;深入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市现有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已故)1人、省级19人、市级22人、县级48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杰峰和省级传承人王秀芬被列为全省“百名人才”,已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举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蜡染和刺绣技艺、芦笙歌舞等培训班25期,收集彝族经书141卷,出版了《中国云南彝族》《昭通苗族文化大观》《昭通回族文化史》等一批民族文史图书。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



审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陈允琪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陈允琪
标签 >> 民生 时政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