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5-26 23:06202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浏览到了《弱传播》这本书,突然让我眼前一亮,看了一下简介,书中的一些核心观点居然和我之前发表的论文以及即将出版的新书《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艺术》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于是毫不犹豫把它列入我的年度阅读计划中。 这本书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特聘教授邹振东博士撰写、由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闻学术著作,邹教授把这本书称之为“舆论世界的哲学”。拿到书后,我看这本书有45万多字385页,于2018年10月出第一版,2020年5月进行了第五次印刷,从印刷次数可以看出这本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应该算是新闻传播领域的畅销书了。 全书由13章组成,分别是传播改变人生、弱传播:舆论世界的法则、舆论的弱定律、舆论的情感律、舆论的轻规则、舆论的次理论、舆论的主体、舆论的性别、舆论的本体、舆论的时间、舆论的空间、舆论的运动、今天你弱传播了吗?除了正文外,书的最后还附了后记和索引。 这本书自始至终吸引我认真读完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观点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尤其在本书第二章第四节弱传播理论里的论述,与我2019年发表的论文《网络舆论的强弱互换定律探析》一文有很多相似之处。邹教授在这一节指出:“舆论世界的强弱与现实世界的强弱刚好倒置,现实中的强者恰恰是舆论中的弱者。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就是舆论中的弱势群体。”而我在论文中提出:“强弱互换定律,指在现实社会中,强势的一方到了互联网上,在舆论上往往会变成弱势的一方;反之,在现实社会中,弱势的一方到了互联网上,在舆论上往往会变成强势的一方。”并对此提出应对措施,那就是要懂得示弱以博得同情,争取舆论支持。 在舆论的主体这一章,邹教授对舆论主体这样下结论:“舆论的主体是多元的,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人类社会的任何成员都可以成为舆论的主体。” 我在《新时代网路舆论引导艺术》一书里这样写道:“本书认为,无论何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网络活动,就是网民。甚至,广义上的“网民”也不仅仅局限于人,如果网民代表某个机构参与网络活动,也可以把机构视为“网民”。而网络舆论的主体就是网民,如果对网民按照身份分类,可以把网民分为利益相关方、大众媒体和舆论参与者。”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们的观点一致,只是论述不同罢了。除此之外,在舆论的运动规律、表情包的运用等方面,我们都有着近似的观点,而读这本书之前我们未曾相识,也没有过其他形式的交流。去年12月,我被单位派去厦门大学学习时本想去拜访邹教授,希望能学到更多的新闻传播知识,但是从其他教授口中得知,当时邹教授身体出了状况,正在住院治疗,不便打扰。 除了观点不谋而合激发我的阅读兴趣外,该书还有很多优点像调味剂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的味蕾。它从传播的角度建立了一套新的理论,将看似常识的东西建构成一套系统。阐述了舆论传播要以弱取胜,这个切入点比较好,而且这和我们之前的很多专业书籍都有所不同。读后能给读者很多启发、很多思考,能开拓大家的视野。目前有一些理论得到了验证,也有一些理论需要继续验证、探索、发展和丰富。整本书几乎是口语化的表达,就算是非专业人士也能看懂。而且所选案例既有美国大选这么重大的舆论事件,也有家长里短这些身边小事。能让读者对案例触手可及,在有趣的故事里就能把高深的理论理解了。 谁说不是呢,舆论引导本身就是一门讲故事的学问,而研究舆论引导的著作,也应该要有讲故事的能力和技巧,否则,干巴巴的理论,有多少人能坚持读完并较好地理解呢?! 当然,世上没有一部十全十美的著作,通观全书、仔细思量,这本书优点比较突出,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试图构建一个创新理论,但论证过程中并不够严谨,有很多地方是把经验当科学,把个案当普遍。比如,书中把特朗普的第一次成功当选归功于其有着丰富的“表情包”,这显得以偏概全了。他当选美国总统有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有国际国内的因素,也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复杂因素,远远不是有着丰富的“表情包”就行了。特朗普的连任失败,就推翻了以表情取胜的观点。 全书提到的强和弱,没有给出准确的学术界定,只给出一个模糊的结论。另外也还有些地方显得牵强附会,缺乏严密的逻辑推导。也许是因为作者学识渊博的缘故,所以作者写得很开,写得很嗨,略显冗长和散漫,好像是一本散文似的著作,因此整本书的结构比较松散,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严谨的学术理论体系。 正如邹教授在书的前言中说的那样:“一本写传播的书如果不能吸引读者,使其不忍释卷,这不仅是一名传播学者的失败,也会让传播学蒙羞。”一本书,首先是让读者感兴趣,只有感兴趣,读者才会去阅读、去思考、去品鉴。而《弱传播》显然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昭通日报社高级记者 申正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