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德隆村乡村旅游借“势”发力

 2015-10-19 08:46  来源:

通讯员 成忠绪 程洪

种上李子、核桃,经济林果产业发展红红火火;栽下生姜、辣椒,林下种植产业发展有声有色;错落有致的柏油路将宽敞整洁的民居串联成一幅乡村民俗画……地处鸡鸣三省地带的镇雄县坡头镇德隆村借助扶贫工作的开展,乡村旅游开发渐入佳境。

所谓鸡鸣三省指镇雄县坡头镇德隆村、威信县水田镇、四川省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岔河村、贵州省毕节林口镇苗寨结合部的一定区域,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奇特、人文和谐,居住着彝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加之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旧址威信县水田镇,川滇黔交界处的这个“鸡鸣三省”享有盛名。近年来,德隆村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借助扶贫的力量,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旅游资源优势走向发展乡村旅游之路。

德隆村距县城99公里,全村5270人,贫困人口达2416人,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800元。“扶贫攻坚的路上,不能让一户群众、一名村民掉队。”面对既穷又“富”的德隆村,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郑维江主动挑起“挂包帮”“转走访”重担。经过调研, 确立了打基础、兴产业,把德隆村打造成镇雄县的脱贫典型的脱贫思路。

改善基础设施,重点在于破解交通瓶颈制约

李家寨,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在此聚居的十余辈人,从事着传统的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贫瘠的土地、单一的耕种方式、闭塞的交通条件,导致李家寨的村民在脱贫的路上逐渐掉队了。60余户少数民族同胞生产生活条件甚差,人畜混居的情况仍然存在。在县委、县政府及县直相关部门的支持帮扶下,李家寨铺通了通组油路,修通硬化了联户路,打通了制约脱贫的交通瓶颈。

“原来车子拉一吨多煤炭来倒在公路边上,只能用人背,像这样一堆煤炭要背整整一天,现在连户路修通了,用手推车直接把煤炭推回家,一两个小时就整完了。”正在搬运煤炭的村民李龙贤一脸喜悦。

为了打通 “鸡鸣三省”的通道,坡头镇整合资金,全面铺通从坡头集镇到“鸡鸣三省”的旅游大通道。目前,长14公里的公路水稳层已铺设完成,沥青浇筑将在近期完成,到“鸡鸣三省”自驾游成为现实。

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变,盖房造屋也方便了许多,建筑材料可以直接运到家门口搞建设,砂石材料运进来,匠人师傅请进来,下石脚、砌墙裙……李家寨的危房改造进度加快。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坡头镇组织镇村组干部职工进村入户,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危房改造工作高效开展。同时,作为一种工作创新,德隆村由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党员等组成“理财小组”,对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管,确保扶贫攻坚实打实。

交通变了,居住环境变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德隆村民开始谋划产业发展

“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9月20日,德隆村白车村民组李发贵的农家乐开张了。 白车村民组是从坡头镇前往“鸡鸣三省”旅游景点的必经之路,每年端午、中秋等节日,前往鸡鸣三省旅游景点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发展农家乐前景不错。老李看准了这一点,很快把农家乐搞起来了。

“感谢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我搞起这个农家乐,最少可以让六七个群众在我这里做工,既不影响大家干农活,也能赚点小收入。” 李发贵的致富方向明了,带动大家致富的想法也不含糊。

借助扶贫工作带来的改变,围绕乡村旅游作文章,坡头镇坚持一村一风貌的原则,在不同的村组发展适合本村组实情的产业。在德隆村白车等三个村民小组,2000多亩李子,不仅成为旅游观光景点,也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据了解,当地有10户种植大户,每户的李子产值达到30000元以上。

去“鸡鸣三省”玩,如今去和以前去大不一样,以后去跟现在去也大不一样,因为柏油路修通了,下到景点的石阶梯铺设接近尾声,景点公厕、观景台等基础设施打造完工,其他附属设施建设同样顺利进行。

对于一个贫困地方,扶贫工作不仅要带来客观环境的改变,同样也应该带来主观意识的改变。地处“鸡鸣三省”的德隆村,借助扶贫工作打下的基础,明确了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因此走上了一条可持续之路。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