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做好滇东北开发开放大文章

 2021-04-30 15:59  来源:昭通新闻网


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本报记者 陈创业 摄

小香菇大产业 本报记者 陈创业 摄

苹果丰收  通讯员 刘波 摄

向家坝水电站通讯员 张相昆 摄

昭通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自古就是云南的北大门;而今,随着立体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更是成为了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门户。

“十三五”期间,昭通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发展站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突破、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虽然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昭通与省内和周边省市的州市相比,仍存在差距。开启“十四五”之际,站位全国、全省来看,昭通究竟该干什么、怎么干?4月29日召开的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为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进行了精心谋划。

与会干部们表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要努力抢抓机遇,着力构建好打基础、利长远、管全局的“四梁八柱”,力促昭通在奔跑中拥抱希望,在奋斗中实现梦想。

发展定位

要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

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

4月28日16时30分,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第一幼儿园门口,胡嘉良的妻子正等着5岁的小儿子放学。此时,胡嘉良正在香菇大棚里忙碌,9岁的大儿子在不远处的卯家湾九年一贯制学校上课。

“搬家后,我们有房住,孩子有学上,压力减轻太多了。现在,就想着多挣钱,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胡嘉良一家的生活有了新盼头。

“十三五”期间,昭通有35.5万名像胡嘉良一样的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断穷根”。昭通是我省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大的深度贫困堡垒,贫困人口185万,占全省的五分之一。经过奋战,这里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千万个“胡嘉良”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着眼2035年,在新阶段新征程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成为昭通头等大事。就此,省委、省政府为昭通指明操作路径。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怎么守?不是等返贫后再来想办法帮扶,而是做好预防、提前应对,建好用好“找政府”App救助平台,确保产业帮扶全覆盖、集体经济全覆盖和培训就业全覆盖。

稳住易地扶贫搬迁成果——

如何稳?要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补齐城镇安置点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扶持后续产业发展,加强社区管理,抓好搬迁群众就业帮扶。

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怎么推?提高组织化程度,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稳得住、能增收;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实施“人才回流”计划,吸引外出人才回乡创业。

会后,鲁甸县县长马洪旗有了更清晰的思路:“确保本县12.8万脱贫群众和其他县搬入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的近3万脱贫群众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我们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为此,我们要补齐经济总量小、巩固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短板。”

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

天空飘着细雨,峡谷中苦猪河水伴着隆隆声响滚滚而下,两岸青山在雨中愈显青翠。威信县双河乡凉风洞电站旧址岸边,人们置身其中,可领略到大自然的原始之美。

近年来,昭通市实施全流域生态修复等行动,陆续将赤水河(云南段)干流、支流17座小水电站拆除,加快小水电站拆除后的生态修复,严格赤水河流域产业准入,确保赤水河一江清水出云南。这是昭通市坚决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九大攻坚行动”,全面加强以金沙江为重点的三大水系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具体体现和行动。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没有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更没有意识到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教训十分深刻。如今,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必须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走上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良性道路,已成为昭通全市上下的共识。

昭通是金沙江进入长江的交接地带,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源头防线,生态地位特殊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发展不足与保护不够并存,是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

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明确提出,昭通市要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责任,全面加强以金沙江为重点的三大水系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理念之变引领发展转型。未来,昭通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打造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

立足昭通实际,只有尽全力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做强农业,振兴工业,提速城镇化,主动接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辐射带动,才能使这座“云南北大门”成为活力满满的“滇东北重要增长极”。

昭通是农业大市,做强农业就扎牢了滇东北开发开放的根基——

这里海拔高、纬度低,具有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具备发展高原冷凉特色农业、打造千亿级产业的条件。近年来,昭通重点培育苹果、竹子、马铃薯、特色养殖、天麻、花椒六个优势特色产业,逐步成为我国南方优质苹果基地,挂上了“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的金字招牌,竹子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种植面积的5%,昭通天麻、鲁甸花椒等农产品已在全国打出一定知名度……

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指出,昭通须以绿色、高端、精品为方向,聚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全链条重塑农业,并加快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基地,做大做强几个支柱产业:

打造国内顶尖苹果产业。与北方苹果产区相比,昭通苹果很难以量取胜,需凸显“土壤富含硒、早甜香脆艳”的优势,着力打造“昭阳红”等品牌,加速进入全国一、二线城市高端市场。

打造“洋芋之乡”。马铃薯是乌蒙山区群众致富的希望产业,要立足打造世界一流种薯基地,整合全产业要素,挖掘山区潜力新建生产基地,并提高精深加工水平。

做强特色竹产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竹产业成为朝阳产业,已跨界至文旅、建材、食品、造纸等行业。当前,我国竹产业产值接近30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万亿元。昭通是我国西南地区竹类植物富集区之一,特色竹产业极具潜力,一定要提高竹产业基地化率和综合利用率,由卖初级产品向卖终端产品转变。

此外,还应做好养殖业这篇文章,并努力扩大有机和地理标志为重点的产品认证,打造世界一流的小草坝天麻品牌,把“小小花椒树”发展为“致富大产业”,做强巧家小碗红糖、盐津乌骨鸡等小而特、小而精的产业。

振兴工业,就能奠定滇东北开发开放的重要支撑——

昭通工业基础差,底子薄,但水能资源丰富,风能、光热、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硅、煤炭、磷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具有打造“绿色能源牌”的独特优势。在滇东北开发开放中,昭通将充分发挥电力等清洁能源优势,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坚持大项目引领大产业、大项目带动大集群的思路,依托70万吨绿色铝、80万吨绿色硅项目,积极推动绿色铝材全产业链发展,建成西南最重要的绿色铝产业加工基地;延长绿色硅循环产业链,将绿色硅产业发展成领跑产业,形成昭通工业发展新增长极。

提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昭通有巨大发展空间——

要高水平建设昭鲁中心城市,加快县城建设改造,加强特色集镇建设,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昭通自身也正着力推进昭阳城区、鲁甸片区、靖安新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并加快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加快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产城融合水平,以实现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推进全市城镇水平实现追赶式、跨越式发展。

加快融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昭通极具地缘优势——

昭通地处昆明、成都、重庆、贵阳4大城市辐射交汇点,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上,具有天然优势,特别是渝昆、宜西攀、攀昭毕等高铁建成后,昭通到这4大城市的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左右。下一步,昭通将紧紧抓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机遇,找准自己的定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开启奋起直追、赶超跨越新征程。

来源:云南日报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时政 现场办公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