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5-09-18 08:50全市扶贫开发暨“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和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会议为昭通的脱贫制定了时间表和行动计划,本报将连续推出12期我市“向贫困宣战”的系列访谈节目,今天接受采访的是威信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家伟。
记者:在全市扶贫开发会议上,威信承诺在2018年完成全县脱贫,同时要在今年12月30日前,保质保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时间会不会太紧了?
杨家伟:在全市扶贫开发会议上威信庄严承诺到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兑现承诺,依据有五个方面。一是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对扶贫开发工作作了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扶贫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二是陈豪省长到威信调研时对扶贫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启动镇彝威革命老区三年扶贫行动计划,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政策保障和项目资金支持。三是通过十二五以来的努力,威信县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9.3万降到2014年的4.6万人,为脱贫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五是威信贫困人口相对少一些。
对于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700户,第二批3550户任务已经分解到乡镇,即将全面启动建设。
记者:威信县致贫的原因有哪些?
杨家伟:致贫的主要原因有五类。一是条件性致贫9584人,这部分群众大多居住在高寒边远山区,土地贫瘠、资源匮乏,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二是公共服务缺失致贫8254人,主要是交通滞后、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不完善,致使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三是素质致贫7318人,这部分群众没有特殊的劳动技能,外出务工困难。四是因灾致贫5549人。五是因病因残致贫15523人。
记者: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威信制定了哪些措施去解决?
杨家伟:威信县盯紧贫困村和贫困户两大目标,按照贫困村“四通四有”、特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贫困户“十有一保障”的脱贫标准,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精准施策,确保2018年如期脱贫摘帽。一是着力解决对象和规划精准的问题;二是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三是着力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四是着力解决人口素质提升问题;五是着力解决产业发展问题;六是着力解决政策全覆盖问题;七是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记者:威信县将如何去保障这些计划的实行?
杨家伟:为确保扶贫攻坚措施落到实处,我们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坚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充实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挂包帮”“转走访”联系会议制度,组建工作机构,及时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县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整合项目资金、行业资金、金融信贷等,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三是强化纪律保障,大力开展村务全透明公开,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埋头苦干,以扶贫攻坚成果检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成效。四是强化主体作用,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和组织工作,引导贫困地区群众主动投入到扶贫攻坚事业上来。五是强化机制保障,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和扶贫攻坚帮扶长效机制,明确部门、乡镇的职责,确保每一个贫困乡镇、每一个贫困村都有领导和部门挂钩,每一个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建立健全扶贫专项督查督办机制,严格目标考核管理。
记者:威信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杨家伟:遇到的挑战主要有扶贫资金短缺,扶贫资金投入大,县级财力有限;产业培育难,威信红色旅游刚起步,绿色产业规模小,煤炭产业处在转型期;基础条件仍然薄弱,偏远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记者:除了挑战,威信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帮助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杨家伟:当前威信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时候,面对的机遇有威信是全省的党性教育基地,为威信发展红色旅游,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省委组织部帮助威信协调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项目56个;随着“两铁路、两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威信成为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重要交通枢纽,成为开发的前沿阵地,能更好地融入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上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政策。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全县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威信一定能够在2018年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记者 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