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散文︱荷青:异乡手记——2021年,这是我在异乡漂泊的第16年

 2021-05-06 09:46  来源:昭通新闻网


      荷青   云南昭通绥江人,网络作家,自媒体人,漂泊多年只愿与文字为伍,通过文字窥探人间百态,作品散见于网络和一些刊物。

*******************************************************************************************************************************

到了这个年纪,似乎回忆过往时,总有太多的感叹,太多东西回不去,太多人已不能再相逢。尤记得当年,初打算写小说为生时,整个人就如打了鸡血一般,大量地阅读各类网站热门类型小说,无论写的好坏,每天必须写六千字的初稿,内心总抱着能成大神的心态,那种激动与即将中五百万元大奖的心情一样,可以放弃身边任何事物和人,因为那是打心底认为,写小说会是我终生的事业。那时会和一些作者瞎聊,大家天南地北地研究着小说,并计划着成神后的各种瞎想,甚至昼夜讨论着小说的套路和大纲,并试想着用一部作品成名。

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翻阅照片时,无意翻到16年前我刚来昆明时的模样,那时单纯又憨厚的样子,真的难以形容。来昆明之前,我幻想过自己的人生,譬如跟随家乡的人去北上广,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挣钱就行;亦或者留在老家与爸爸一起做走村串寨的小生意;更或者就在老家,找一个看得过去的人结婚生子;总之每一件事情发生之前,我们都会幻想各种结局,最后发现没有一种结局是我们事先设定好的。就连我写小说时,最初设定了大纲,男主和女主会按照故事主线走下去,当故事写到一半,文中所呈现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纸上时,会通过潜意识里的某些想法改变小说结局,而我们本身的故事更是瞬息万变,结局有时早已不重要了。

回想在昆明待的这16年,除了年岁的增长外,我竟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故事拿出来说道的,更觉得自己非常愚蠢和可笑,怎么会提笔写这些,原本就是一个笑话经历。这一年,是我来昆明的第16年,可我对昆明大街小巷一点不熟悉,最熟悉的只有常去的几个地方,但如今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16年后的今天,我感觉我又回到了16年前,虽然昆明这座城市变化非常大,而我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女,但其他一切好像依然没有变,依然在这座城市的边沿游走,不停地往城市的中央靠近,却始终难以踏足。兜兜转转,跌跌撞撞,最终头破血流,却难以走到中心点,与中心点里面那些光鲜亮丽的人握手言和。

这一年,我觉得非常焦虑,似乎焦虑也成为很多人的常态,大家为生计奔波而焦虑,为自己而焦虑,总之在这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我们都在不断焦虑中去与现实妥协、成长、离别等,而焦虑本身有时我们会搞不懂究竟为了什么?或许是金钱,或许是欲望,或许是死亡,总而言之,大家都在各自内心深处焦虑着,行走着,呐喊着……

而我的焦虑,可能还是处于基本的生存状态,没有过多的欲望和想法,仅仅为了生存焦虑着。通过焦虑穿透内心,发现自己变得懦弱、胆小、可怜,甚至有一点抑郁。想起初来昆明时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我都特别想狠狠抽打自己两巴掌,活着活着没有成长反而倒退了,那个青涩却有着无限憧憬的我早就丢在这个城市的南墙里了,根本无法回头,只能用一件自认为防御很好的外衣包裹住自己,让那早已没有灵魂的躯体如一只快死的蛆虫一般挣扎着。

流浪在外16年的时间里,似乎已经习惯了流浪的日子,时常被记忆所想起的不是青春岁月那些难忘的故事,依旧是老家的人或事,小时候总希望能够走出大山,此刻我只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回到大山里面。天道轮回,可真真地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折腾了半天,竟然只是想回老家。这些年,漂泊中,见过太多的事,遇见过太多的人,与自己有所交集的,或许就是自己睡了16年的那张板板床了。那些曾经自己哭过、伤心过、心疼过的人或事,早就在岁月的流逝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些年里,我从餐厅服务员到摆地摊,然后又自己开店、到写小说,最后又回到摆地摊,这十多年里,恍然如梦,一些人走一些人来,终究还是一个人在寻寻觅觅,以前祈求发财成神,如今只想安稳度日。当然,偶尔也写小说,似乎不再那么迫切或者专注,只是记录一些生活故事罢了。

2021年,这是我在异乡漂泊的第16年,我此刻坐在这个城市的中央,看着绚丽的夜景,透过被微风吹散的眼泪,极力回想16年前我的模样,可我想破了脑袋,想起的只是那些年摆地摊的情景,其他的早已模糊不清,就如此刻我懒散着步伐,看着地上长长影子里那个涣散的灵魂,我竟然毫无知觉,记忆依稀清晰,又慢慢模糊……

作者:荷青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寿英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寿英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