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5-06-12 19:04◆记者 陈忠华 文/图
欢乐的芦笙吹起来,欢快的芦笙舞跳起来……每当有重大节日或重要客人到来时,苗族同胞都会用芦笙歌舞庆贺。
而每一把精美绝仑的芦笙背后,是每一位芦笙制作者为之付出的技艺和汗水。
年近五旬的威信县民间艺人熊永伦,从事芦笙制作30多年,小学文化的他,用一生的执着追求,让芦笙文化发扬光大。
苗家寨子里的“芦笙路”
芦笙是苗族同胞的传统乐器,几乎家家有芦笙,人人会吹奏,熊永伦就出生在威信县三桃乡斑竹村岩石这样一个苗族传统文化深厚的苗族村寨。
从小就酷爱吹芦笙的他,1982年小学毕业后就跟当地的民间艺人邹绍宣学习芦笙制作,从基本的选竹子和木材,到削竹子捆兜子,再到装管装簧、调音,组装成一把芦笙,熊永伦都用心琢磨,力求做到最好。
渐渐地,当时文化最高的熊永伦就成为了几名学徒中最厉害的一个。
1985年,18岁的熊永伦学成出师,开始自己制作芦笙,并向周围的群众出售,慢慢地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和欣赏,成为当地的能人。
1986年春,熊永伦与苗族姑娘杨顺英结婚,先后生育了5个孩子,建起了三间大房子,1988年当上了村民小组长,实现了成家立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酒香不怕巷子深。随着熊永伦芦笙制作技艺的精湛和知名度的提升,前来找他购买芦笙的人络绎不绝,熊永伦也开始带两名学徒,批量生产芦笙。但由于芦笙制作工艺复杂,制作进度较慢,加之熊永伦对质量要求极高,从不出售次品,所以多年来他制作的芦笙总是供不应求,经常是“一把难求”。
大山深处的熊氏芦笙,在威信县和西南地区都已经小有名气。经常有人慕名而来,却白跑几十公里山路,空手而归。
每当这时,熊永伦就觉得对不起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有时答应了人家,制作好芦笙后也要跑几十里路去送货。
县城边上的“芦笙加工厂”
随着芦笙的供不应求和孩子们的渐渐长大,娃娃进城读书已成必然。
2005年,为了方便娃娃读书,也为了让前来购买芦笙的客户少走冤枉路,更是为了壮大他远大的芦笙致富梦,熊永伦毅然决定举家进城,租起了住房和小厂房,开始了创业之路。
刚进城时,熊永伦租了一间小屋,带上两个学徒,买来材料,全手工制作,三个人两三天才能制作出一把芦笙,年收入不足5万元。
“赚点钱咋就这么难?”熊永伦在心里嘀咕着,他不停地思索着,如何才能把自己的芦笙产业做大做强。
有一次,熊永伦到贵州、四川等地参观学习后,长了见识,他购进了电钻、车床等工具,辅助生产,并教会了更多的学徒,让他们带回家去,闲着的时候就生产芦笙,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创新是芦笙进步的生命力
相传,在远古的苗族祖先蚩尤年代,芦笙还不叫芦笙,只叫笙,是6根单管并由6个男子合吹演奏。后来为了节省人力、物力,更是为了便于吹奏,有一个聪明的小伙子把6根管子串在一个葫芦上来吹,一个人就可以独立完成演奏,合称芦笙。
在芦笙制作工艺上,熊永伦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创新,从最初的每把6管发展到8管、9管、11管、14管和18管不等的芦笙品种,并对芦笙进行一些精细的美化和装饰,让他制作出的芦笙不仅音质好,外型更是美观大方。
在竹子的选种上,熊永伦总是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叫上二三十个小伙子,租上大货车,亲自带队到四川筠连或兴文等地选竹,选好了后再一次性地运回威信的“芦笙加工厂”。
在组装创新上,熊永伦在制作芦笙时,故意在木质吹筒上进行折叠改进,使他制作的芦笙可以拆解,再装在一个口袋里,方便携带,这解决了苗族同胞千百年来喜欢芦笙又苦于不好携带的难题。
“嘟、嘟、嘟……”记者前往位于县城狮子营的熊永伦芦笙采访时,熊永伦正在专心地给芦笙调音。
过簧片、校音,是芦笙制作的核心技术,已有30多年芦笙制件经验的熊永伦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对学徒们生产的每一把芦笙都要认真地制作簧片和校音,达到自己最满意的音质效果,才对外销售,以免砸了他的熊氏芦笙牌子。
目前,熊永伦的厂房已从当初的10多平方米扩展到了200多平方米,员工从3人增加到了10余人,芦笙品种从1种增到了近10 种,最便宜的6管芦笙,单价要320元,最贵的芦笙是900多元一把。每年生产销售的芦笙,从300多把增加到了1000多把,熊永伦的芦笙加工厂,成了威信乃至昭通最大的芦笙生产商。
2014年,熊永伦生产的芦笙,实现了年产值70多万元。
昭通的“芦笙王”
因为爱,所以执着。
熊永伦不光是生产芦笙,还经常参加芦笙表演,县内、市里、省上的舞台上,熊永伦都盛装表演过芦笙。
一脸笑容,不善言谈的熊永伦,只有当吹响芦笙、跳起芦笙舞,才生龙活虎、精神百倍。
熊永伦生产的芦笙不仅在昭通“叫得响”,更是昭通芦笙的标致,仅每年向贵州和四川两省销售芦笙就有500把以上,成为昭通的“芦笙王”。如今在西南地区,有芦笙歌舞的地方,几乎都有熊氏芦笙的存在。
贵州金沙县50多岁的芦笙吹奏高手王成华老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吹奏了熊氏芦笙后,惊叹于其制作的精美和音质的美妙,通过多方打听,了解到熊永伦的电话,一次订购了200多把芦笙,用于学校教学。
四川均莲县的古泽林和妻子在使用熊永伦制作的芦笙后,非常激动,于2012年专门来威信拜熊永伦为师,跟师学习制作芦笙已经3年。2014年5月,他的儿子古才华也到熊永伦手下当学徒工,一家三口月收入近万元。
美妙芦笙伴一生。如今在西南地区都“叫得响”的熊氏芦笙,却还没有正规的厂房、商标和公司。
“下一步,我打算开办工厂,申请商标,注册公司,招收更多的学徒,生产更多的精美芦笙,让供不应求的熊氏芦笙和芦笙文化吹得更响、走得更远。”熊永伦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