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4-09 10:18此视频由合作社提供
汽车行驶在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大寨村,蜿蜒崎岖的乡间小道干净整洁,山坡上散发着浓郁的青草香,漫山遍野的牛儿姿态各异十分可爱,悠闲地吃着青草。
大寨村的丁琪是大关的红人,他带领群众发展黄牛养殖产业的故事传遍了全县的家家户户。如今在产业政策的帮扶下,丁琪带领群众养殖黄牛发家致富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种草养牛成了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重要的支柱产业。
2011年,丁琪回到家乡创业,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草山草坡资源丰富,气候温凉,适宜发展养殖业,加之农户们都有养殖黄牛的传统。在对大寨村资源优势和市场行情进行考察后,丁琪决定种植黑麦草发展黄牛养殖。2011年,丁琪牵头成立了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合作社成立了琦鑫党支部。
“琦鑫就是齐心协力的意思,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致富。我们坚持把社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公司骨干。”丁琪说。
党员不仅是公司的重要人才资源,也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红色火车头。党支部书记丁琪从合作社党员中精选了一批党性强、养殖技术过硬的党员,分别挂派到各村指导建立黄牛养殖示范点,并开展黄牛养殖技术培训,切实提高社员的黄牛养殖水平。
新民村洗马溪村民小组的范天均便是其中一位。很多年前,范天均在上海务工时,因机械事故致右手高位截肢。回到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后,不向命运低头的他不想因此消沉下去,四处寻找发展事业的机会。2012年,丁琪了解了他的情况后,让他加入了合作社提供了3头牛让他养。
还未进院,耳畔便传来响亮饱满的牛叫声。院子内,标准化的棚舍、青贮窖池等现代化设施为合作社的牛提供了良好的采光、通风、养殖条件。而生活在这里的牛,正在宽敞、干净的牛圈内休憩,住有棚舍,食有青贮。这是范天均在新民村成立的大关县富慧合作社,吸纳社员531户,养殖的黄牛已超过100头,收入70多万元,成了致富能手。
范天均也是在参加琦鑫合作社后,在丁琪的引导下积极参加合作社党支部学习活动,并于2014年入了党。
丁琪就是这样,不仅把合作社社员培养成致富能手,还把16个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使合作社的党员数量从2人发展到24人,其中6名优秀党员成为公司骨干力量。作为大寨村党总支书记,丁琪始终坚持“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社员帮扶、群众致富”的理念,让合作社的党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坚强。
圈里养的是牛,地里种的是用来喂牛的青草,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实践证明,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强劲的生产力。
自成立以来,琦鑫党支部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红色火车头,积极参与谋划合作社及公司的发展方向,着力于把文化素质好、思想素质高、发展意愿和致富能力强的农村能人源源不断地吸收到党支部中来,调动起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致富带头作用。把党员分别分布到各个党支部联系点,实行党员一对一帮带,让社员学会1门技术、帮扶1批群众、发展1项产业、创办1个示范基地。党支部还采取合作股份的形式,积极帮助对接党员致富贷款,扶持党员群众发展产业。以基地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小户带散户的方式,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加工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为群众提供科学的产业技术、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以“党支部+”强组织。紧扣“两个全覆盖”目标,积极开展党建活动。确保党支部生活规范化、常态化,真正把党支部建成党员学习教育的阵地、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党性锻炼的熔炉。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抓好党支部党员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学习,每名党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好心得体会。认真落实好“事项交办”制度,切实为社员办实事、解难事,始终做好把社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支部党员、把支部党员培养成公司骨干的“三培养”工作。先后把社员培养成致富能手223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支部党员16名,把党支部党员培养成公司骨干6名。
以多种方式富群众。紧扣“全乡2019年脱贫摘帽出列”目标任务,合作社积极协调项目,采取多种方式帮扶群众脱贫致富。2015年合作社统一拿出“中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资金9.6万元帮扶17户养殖困难户,新建储草棚1200平方米,种植人工草地450亩;2016年拿出“中央基础母牛扩群项目”资金12.16万元补贴给30户困难农户购买基础母牛;2017年中央草原生态补奖项目落户大关,由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合作社把项目全部资金覆盖到大寨村、新民村、红旗村300余户贫困户,帮助其解决养殖基地设施、饲草饲料等问题。今年依托“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发展项目”,合作社为红旗村、大寨村、新民村、打堡村共480户农户发放红利14.4万元。
高价回收,2016年至2017年合作社先后帮助贫困社员申请农村党员创业致富贷款190万元发展黄牛养殖,并按每斤28元至30元的底价称重,保证每头高于市场价300—500元收购社员出栏牛。建立资金互助模式:合作社拿出资金统一购买基础母牛,免费发放给新民村、团结村、大寨村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待农户养殖两年后,合作社回收牛源本金,利润由农户所得。
建立特殊群体代养模式,对有养殖愿望而没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社采取收取一定成本和人工费用的方式帮助代养。
整合村集体资金,变资金为股金。依托整村推进的项目资金,与村委会和享受项目资金的贫困户合作,以资金入股的形式入股合作社,一半用于购买牛种、一半作为股本,合作社按年分红8%的方式进行分红,与龙堡村164户、吉利镇1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党支部的引领带动下,琦鑫企业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走上持续发展、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轨道。现通过统一品种、统一饲养管理、统一加工销售,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2017年发展养殖社员116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6户,养殖黄牛2680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实现产值1000余万元,利润190万元。
琦鑫党支部于2015年7月获得上高桥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6年6月获得大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现属昭通市委组织部非公经济党建联系点。合作社于2011年经昭通市农业局考核认定为“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12年经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15年经省科技厅认定为“云南省科技型经济合作组织”。公司于2017年获得“云南省质量走廊示范企业”、“昭通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表彰。公司总经理丁琪于2016年被省委评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7月当选为十九大党代表。
产业链上有了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推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良好格局,不仅让村“两委”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到提升,而且通过党社联建增强了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达到了改善村级管理、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效果,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记者 莫娟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