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3-29 15:41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是全国第二大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搬迁安置群众8322户35585人。
为深化脱贫攻坚,助力卯家湾易地搬迁群众平安致富,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和辖区社会治安稳定的目标,鲁甸县公安局砚池派出所采取“1345”治安管理服务工作法,坚持党建引领一条路、建立三个模式、做强四个机制、做实五心服务,全力筑牢卯家湾安置区平安根基。
坚持党建引领一条路
“党支部+统领”:立足砚池派出所党支部,以党的坚强领导助推各项工作,增强队伍政治属性,提升党性,强化宗旨意识,确保工作开展更有强度、推进更有力度,落实更有深度。
“支委+保障”:支委在政治建设、业务学习、工作指导、业务推进等方面加强支持和保障,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升党员民警政治素养,形成坚强战斗堡垒,为推进工作注入政治活力。
“党员+示范”:建立党员示范岗,以“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为抓手,强化队伍建设,注重党员示范,引领社会力量共同开展治安管理,形成“党员带头干、民警争着干、协警主动干、社会力量跟着干”的积极氛围,共同推进安置区平安建设。
建立“3个”管理服务模式
建立“公安+6”的网格治理模式。以“枫桥式派出所”建设为契机,建立“公安+社区、治保、楼栋长、物管、保安、调解员”的综合治理方式,加大与社区党支部协同,推动实行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建在楼栋,充分发挥辖区群防群治力量,推进“网中有格、格中有人、处置在格、事不出格”的网络化社会治安治理建设,建成36个网格、76栋楼栋网格,实现无盲区、无死角网格化社区治安治理。
建立“综治+5”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建立健全“综治+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网格长+楼栋长+治保会”的立体化、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第一时间、第一节点掌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形成“小事不出楼栋、一般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格局。截至目前,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30起,调解499起,调解成功率94%,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建立“社区+4”的自治共建模式。建立“社区居委会+社区治保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铺面电子监控”的自治模式,实行居民自治,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服务共同推进,物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治理服务。主动消除隐患10起,联合卫生、社区、民政等单位和部门共送治精神病人72人次。
做强“挂联包帮”四个机制
建立党员干部民警“挂联包帮”责任机制:
“挂”:即砚池派出所领导班子挂社区,负责所挂社区的全面治安工作。
“联”:即民警联系社区,驻点社区,实行一社区一警工作机制,负责社区治安工作的组织、督促及引领。
“包”:即辅警包楼栋,35名辅警参与社区共建共享,发动安置区群众共治共享,积极引导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村民到市民的转变。
“帮”:即治安积极分子帮万家。通过建立党员干部民警“挂联包帮”责任机制,逐级压实治安防控责任,积极帮扶特殊困难群体,为构建平安和谐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做实“五心”服务
针对安置区易地扶贫搬迁人员结构复杂、文化素质差异大、老弱病残幼特殊群体占比大、酗酒人员多,酒后纠纷多,群众法治意识淡薄的实际,以“诚心倾听群众意见,虚心接受群众评议、热心解决群众困难,耐心化解群众矛盾、用心维护群众利益”的“五心”服务为切入点,以新“五小工程”为抓手,组织开展“警心连民心、开展支帮促”活动,坚持民警围着群众转,警务围着民意转,组织全所民警、辅警进社区、进单位、进工棚、进居民家中,深入走访群众,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手拉手的方式与群众交心谈心,将“五心”服务贯穿于公安机关为民服务、务实警务工作中,兼职社区民警每周走访社区不少于两天,专职社区辅警开展日走访,主动听取群众声音,解决群众难题。共帮扶困难群体10户,帮助找回走失人员77名,救助190余人。
来源:鲁甸县公安局砚池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