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3-28 23:07被称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没有滇池,就没有四季如春的昆明。古往今来,赞美滇池的诗词文赋,可谓汗牛充栋。
明代被发配到云南的四川籍状元杨升庵泛舟滇池,留下了“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经典名句。清代文化奇人孙髯翁以他一百八十字的大观楼长联,写绝了滇池的无限风光,概括了云南的“数千年往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引誉全国,千古传颂,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长联。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许多著名作家、诗人、教授、学者云集昆明,都写下了歌颂滇池的诗文。朱自清带着学生到滇池边上课,感到“海天一色,苍苍茫茫,烟霞变幻,气象万千,精神为之一振。”老舍在《滇行短记》里写道:“在城市附近,有这么一片水,真使人狂喜……在湖边看水,天上白云,远如青山,眼前是一片湖水,使人连诗也懒得作了。”冰心在她呈贡居住的默庐窗外看到:“天是蔚蓝的,山是碧青的,湖是湛绿的,花是绯红的。”沈从文发现:“昆明四时如春,滇池边山树又极可观,若由外人建设经营,二十年后恐将成为第二个日内瓦。与青岛比较,尚觉高过一筹。将来若滇缅车通,滇川车通,国际国内旅客,久住暂居,当视为东方一理想地方。”连不大作诗的社会学家费孝通,面对滇池也激动地口占一诗:“远望滇池一片水,水明山秀是呈贡。”直到1957年夏天,艾青到昆明接聂鲁达,还写了吟咏滇池的一百多行长诗《滇池啊》:“我们的车子/像春天的燕子/穿过清新的空气里/飞向滇池//滇池啊/一片翠绿色的海/远远近近/无数色彩丰富的山/环绕着它……”
但是,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大搞人造小平原,向湖泊要粮”的大规模“围海造田”和后来滇池周围数千家大小工矿企业的迅速崛起,滇池纯净的水和透明的空气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很快受到严重污染,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喜茫茫空阔无边”的“五百里滇池”变成了散发臭气的污水!
严重的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九五”(我国第九个五年计划)以来,连续四个“五年计划”,滇池被列为国家重点水污治理的“三湖”之一。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分别于2006年底和2008年3月,两次听取了云南省滇池治理有关问题的汇报。2007年6月30日,温家宝在“三湖”水污染治理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坚定信心,坚定不移,把“三湖”治理好,这是中国生态环境带有标志性的工程,也是在生态环境方面对人民甚至对人类负责的一个表现”;“‘三湖’治理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要进一步做好调水引流工作,积极实施‘滇池引水’工程,增强湖泊的生态水量,增强湖水的自净能力”。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云南考察时,也专门到滇池治污工程现场,考察滇池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视察,又一次特别关切地提到了滇池治污问题,并对云南省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奋斗目标:要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区;成为全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考察时再次来到滇池,在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抚仙湖、洱海水样和滇池生物多样性展示。在听取了滇池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后,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避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一定要摒弃过去那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我们提出新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从当前看,老百姓现在吃饱穿暖了,最关心的就是环境。长远来讲,我们不能吃子孙饭,要造福人类。要继续抓下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总书记鼓励大家:“云南生态地位重要,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履行好保护的职责。这些年,你们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上做了不少工作,滇池(洱海)生态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成绩值得肯定。”总书记最后强调:“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紧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2020年9月30日国庆前夕,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习主席激情洋溢地向全世界发出郑重邀请:
“我欢迎大家明年聚首美丽的春城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期待各方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可执行的行动框架。让我们从这次峰会携手出发,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云贵高原最大湖泊、面积300余平方公里的滇池,怎样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因生态遭到破坏,水质持续恶化,而从历代诗人作家以不同角度歌颂赞美的高原明珠,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又经过30年艰难曲折的治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更自觉有效的艰苦奋斗,从而逐渐向好变清,重新闪耀着“宝石”的光芒,以迎接“全世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美丽的春城昆明”召开?它是怎样“向死而生”的?!
冉隆中30万字的纪实文学《滇池治水记》作了真实生动、引人入胜的回答。
冉隆中大学毕业后就到滇池边居住、生活和工作。作为从滇池边走向全国的著名作家和评论家,他是滇池严重污染和持续治理的见证者和纪录者。过去他曾在报刊上发表过不少关于滇池的文学作品。为了写这本“治水记”,一年多来,他又行程逾万里,连续走访了与滇池治理有关的数十家单位和数百名个人,其中既有体制内的官员学者和科技专家,也有大量民间环保人士和志愿者,以及一些普通市民或滇池沿岸居民。在采访中,他深切感受到,国家顶层设计将生态文明列为现代强国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成为全民共识,云南和昆明的干部群众在做生态文明排头兵方面自觉性和自信心越来越强。《滇池治水记》的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平铺直叙地写治理滇池的过程,而是以开阔的视野、充沛的激情,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感受和深入思考,来讲“一个大湖向死而生的故事;一个以大湖的频死和新生,来透视生态文明、拷问世道良心、检验人性善恶、审视官员作为的故事。”
《滇池治水记》写了滇池的昨天和今天,也展望了它的明天,作者“溯源”滇池遥远的过去,对历史上为治理滇池作出过突出贡献的重要人物,如元代的平章政事赛典赤和清代雍正的“知心大臣”鄂尔泰的功绩和经验,都作了充满敬意的描述和评点;还挖掘尘封的历史,发现以大观楼长联名扬天下的一介布衣诗人孙髯翁,还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有“踏访山河,厘清水路,消除民瘼”宏图大志的民间水利专家。他独自一人,“谋定而动”,考察了流入滇池最大的盘龙江,写成长文《拟盘龙江水利图说》,后又沿着海口河、螳螂川,入普渡河,并溯流而上,考察了金沙江上游水域,然后画出草图,写下文字,提出了震惊四座的“引金济滇”宏大设想。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滇池外流域补水、引金沙江补水的最早构想。近三百年后,这一构想,即从根本上解决滇池自净化能力有限、补水不足、“引金济滇”的滇中引水工程,最近才全面开工,滇池全面恢复“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风貌,总算指日可待了。
冉隆中浓墨重彩地着力写的当然还是滇池的今天——这二十多年的治理博弈,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取得的积极进展。滇池故事扑朔迷离,情节起伏跌宕,矛盾错综复杂。他从作家采访、百姓观点、专家视角、官员看法、问题导向等不同方面,有选择地讲述这些年来与滇池治理有关的各种人物和精彩故事,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的勾勒线索,梳理脉络,廓清来路与去向,反思灾难和教训,审视成就和经验,瞻望明天和愿景。他热情讴歌了昆明干部群众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他生动总结了中国湖泊治理的“滇池模式”:河长制、生态补偿制、双目标责任制(即对水质与污染负荷实行双目标管理);他诗意盎然地抒写了滇池边在水质逐渐改善过程中出现的一片片湿地醉心迷人的风光、一群群重新归来的珍稀飞鸟、一朵朵喜欢清洁、在滇池水面重新开放的海菜花……我们听见了滇池边一所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唱他们新编的儿歌:
“海菜花,开白花/一开开到滇池家/白白花瓣黄花蕊/不带泥土不带沙//海菜花,开白花/就像我家乖娃娃/污泥浊水不见影/滇池水清就回家//海菜花,顶呱呱/环保标志要数它/海菜花开滇池美/昆明人人最爱她”。
滇池治理,可以说是“美丽云南”乃至“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滇池治水记》堪称是一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史诗。无疑,这部著作也是云南昆明献给《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最好礼物之一。
2021年3月3日,昆明。
作者 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