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3-25 10:55美国学者理查德·桑内特写过一本关于人与城市的书,书名叫《肉体与石头》,研究的是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大概是2010年,之所以记得这本书,是因为桑内特在这本书的导论,即“身体与城市”这个部分的第一节“被动的身体”中,一开始就讲了作者与一个朋友到纽约近郊的购物中心看电影时发生的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总是在不经意间,在我的眼前飘来飘去,在我的心里跳来跳去,它总是在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时隐时现。
和桑内特一起去看电影的那位朋友,左手在越战期间被流弹击中,手腕以下的整只手掌被切除,戴着机械装置,有金属手指,能够拿餐具和打字。他们看的电影,正好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诗。他的朋友对这部电影似乎没什么感觉,只是偶尔批评一点技术上的问题。电影结束后,他们一边等人,一边抽烟。观众在电影院里,经历了银幕上两个小时的爆炸与撕裂,对于电影中的精彩场面,不时热烈鼓掌叫好,很享受电影中那些血腥的画面。当人们从戏院里陆续走出,经过他们身边时,人们不安地瞥了一眼朋友的金属手掌,然后走了。此时,桑内特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写他和朋友当时的处境——“我们仿佛是人海中的一座孤岛”。
桑内特引用了心理学家雨果·闵斯特贝格在1911年首次观看无声电影时的感受,认为现代大众媒体也许会让人感觉迟钝,在电影院里“充实的外在世界突然失去了重量,人完全从空间、时间与因果中解放出来”,他担心“电影会让人完全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因为,“几乎没有哪位军人能在充斥断肢残躯的电影中得到丝毫乐趣……大众媒体所展现的东西,与实际的生活经验有着极大的断裂。” 桑内特认为,这就造成了“就那些看到我朋友金属手掌的人来说,他们完全是另一种反应,对于暴力共鸣的经验让他们对于真正的疼痛没有了感觉。”
桑内特在书中写道:“我们虽然比我们的曾祖父那一代更能够正视或者表达我们对身体的感觉,然而在身体自由上却不一定有相同程度的解放;至少透过大众媒体感受身体的方式反而比那些害怕表现身体感受的时代要被动得多。要怎么样才能让身体过一个道德及感觉丰富的生活呢?怎么样才能让现代人更能够察觉到彼此的存在,并且在身体上反应更敏感呢?人类的身体与空间的关系,明显影响了人们彼此间的互动方式,他们是如何注视对方或聆听对方讲话,不管是面对面还是远距离沟通。譬如我们已看到了战争片是如何影响了观众,致使他们看到我朋友的手也无动于衷。”
我对这本书的记忆,就缘于此。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人,与一群从电影银幕上观看战争的人,其感受完全是两回事。所谓感同身受,只是一句用习惯了的宽慰人的话。你没历过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没有经历过战争对身体和心灵的摧残,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人精神的折磨,你怎么可能感同身受。实际上,所谓感同身受,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之上的。这种经历,既是身体世界和物质生活的经历,更是心灵世界和精神生活的经历。
心理学家罗伯特库贝和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在对电视观众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被动、放松以及漫不经心当中,从电视上获取了某种生活体验。这种来自于他人编导和演绎的生活体验,往往又成为现实生活体验的参照和指南,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之间筑起了一道鸿沟或者高墙。
今天,在这个通信科技和网络科技非常发达、网络与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各种新兴的网络产品和智能产品,如微信、抖音、快手等手机软件应运而生,无时无刻不在占领和侵蚀着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几个人或者一群人在车上、在屋里、在饭桌上及其他场合,与陌生人、亲人或朋友在一起,各人手里拿着一部手机各玩各的,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人与人之间身体隔得那么近,却没有交流和聆听,没有互动,更谈不上彼此之间的相互感受,心与心的距离是那么遥远,各自生活在各自看似敞开实则封闭的世界里。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很难产生同理心。
从人群中走过,经常听到一些人说,电视上怎么说,抖音上怎么说,微信上怎么说,快手上怎么说,他们都把这些从网络媒体上获取的资讯,作为某种生活或者人生价值尺度,并试图以此来说服自己和他人。似乎,生活对某些事物的态度,就应该这样,至于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不想去弄个明白。
有些人对于自己置身的现实世界,生活的现场,人生的处境,内心的经历,往往是不屑一顾的,甚至是麻木的。可悲的是,有些人把电视剧中通过精心设置的剧情作为生活的判断标准。这种把现实生活的情形与电视剧情等同起来思量,把通过编剧、导演、演员精心编制和演绎的银幕生活,与现实生活混为一谈的态度,确实有点让人揪心。
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构筑起了一条无形的高墙或者沟壑。身体与身体之间互相触碰,却聆听或感受不到对方的欢乐与疼痛。
有时候,会感到“我们仿佛是人海中的一座孤岛。”
作者:杜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