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昭通
2021-03-18 09:30发布会现场
3月16日上午,昭通市召开“昭通之变”系列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也是县(市、区)专场的第10场,本场由巧家县作新闻发布。
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杨云松 主持新闻发布会
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杨云松: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欢迎来到“昭通之变”系列新闻发布会现场,今天的发布会是昭通之变系列新闻发布会县市区专场的第10场,将由巧家县人民政府为大家讲述“巧家之变”。
“十三五”以来,巧家县紧扣脱贫攻坚、移民搬迁两大攻坚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今天我们邀请到巧家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巧家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的发布人,他们是:
巧家县委副书记、县长陆颖先生;
巧家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张勇先生;
巧家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文超先生;
巧家县发改局副局长、能源局局长阳厚宇女士;
巧家县水电移民服务中心主任许灜江先生;
巧家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郑健先生;
巧家县住建局副局长胡曦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云南日报、昭通日报、昭通广播电视台,昭通市政府网、昭通新闻网、北纬29°、中国发展网以及微昭通、昭通发布、巧家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编辑,欢迎你们!
本场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由巧家县人民政府县长陆颖先生作新闻发布,二是记者朋友提问。
下面依次进行。有请巧家县人民政府县长陆颖先生作发布。
新闻发布
巧家县委副书记、县长 陆颖:
主持人、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巧家发展的关注和报道。下面,我就巧家“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三五”的五年,是巧家极不平凡、极为精彩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关口”,2020年达103.03亿元,超“十三五”规划目标20.03亿元;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715.44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3.8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32亿元,年均增长11.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7万元、1.12万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8387元、4007元。
(二)“双攻坚”重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一是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巧家是全省8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人口排全省第6位。“十三五”期间,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累计争取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11.13亿元,精准实施“五+N个一批”项目,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17.2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县摘帽。二是如期实现5万移民喜迁新居。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是“国之重器”,是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装机规模世界第二的“国家重点工程”,也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能源项目,支持和服务好电站建设,完成移民搬迁,确保国家重点工程如期完成,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征地涉及我县5个镇32个村(社区)189个村民小组,淹没耕地约11万亩,5万余移民需搬迁安置,任务量占全库区46.52%、云南岸94.94%。过去几年,我们坚决按照省、市决策部署,举全县之力援建“大国重器”,保移民顺利搬迁。截至目前,“一城三镇”8个安置区,313万平方米移民安置房已全面建成,市政及配套工程正在加快,5万余移民顺利搬入新居,移民后扶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如期实现7月1日首批机组发电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目标任务指日可待。
(三)基础设施和产业培育实现“双提升”。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五年来,我们坚持交通先行,构筑完善水利、能源和通讯网络体系。交通方面:新增公路里程4961公里,总里程达7371公里,是“十二五”末的3.05倍,2020年格巧高速的全县贯通,更是彻底改写了巧家“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水利方面: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692件,新增蓄水库容3894万立方米,耕地有效灌溉率提高至39.85%,供水工程保障率稳定在95%以上。其他方面:行政村广播电视信号、4G网络信号、光纤宽带覆盖率和农网供电可靠率均达99%以上。二是产业培育提档升级。五年来,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4:26:40。农业方面,以马铃薯、生猪、肉牛、果蔬、林产、特色经作为主导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强势推进,实现农业总产值55.16亿元。工业方面,以风能、太阳能、水能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迅速发展,装机容量突破38万千瓦,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6.88亿元。服务业方面,基本建成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蓬勃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达2.29万户,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40.8亿元。
(四)实现城乡发展和社会事业“双进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在发展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福祉。一是城乡建设协调推进。五年来,我们始终聚焦把“家园”建得更宜居,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截至2020年末,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7.96平方公里,以县城为主的“一面山、一湖水、一座城”的湖滨生态旅游县城初具雏形。成功创建9个省级卫生乡镇、135个省级卫生村,县域“一心、一区、三带、七节点”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二是民生保障更加坚实。五年来,我们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十三五”期间,民生领域累计支出17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4.1%,较“十二五”期间提高9.6个百分点。教育方面,新建和改扩建学校291所,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医疗方面,完成2所县直医疗机构、19所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新建村卫生室150个,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就业方面,年均新增城镇就业34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回望“十三五”,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面对未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巧家当前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民生事业短板较多、基础设施依然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加快移民发展、统筹城乡建设等任务依然繁重,我们唯有沉心静气打基础、一心一意谋发展,方能实现后发赶超,开创巧家美好未来。
二、“十四五”重点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巧家消除绝对贫困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60亿元,年均增速9%左右,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50亿元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目前已完成总投资1770亿元,包含12个大类395个项目的规划。未来五年,重点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严格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全面深入实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脱贫产业培育提升、乡村基础建设提升、全民综合素质提升“四大提升行动”,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全力抓好“一平台、三机制”的落实,确保脱贫群众有持续稳定收益。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同步做好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规划、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成效考核5个方面的衔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二)聚焦打造“三张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聚焦“绿色能源牌”,做强100亿元级绿色能源产业。依托丰富的水能、光能、风能资源,以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为契机,形成以水电为主、风电和光伏发电为补充,装机容量近1000万千瓦的三位一体绿色能源开发新格局。“十四五”时期,规划风电、光伏为主的能源项目16个,总投资120亿元。二是聚焦“绿色食品牌”,做精50亿元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生猪、肉牛、果蔬、林产、特色经作等优势产业,力争建成马铃薯基地30万亩,生猪养殖突破100万头。“十四五”时期,规划重点产业项目88个、总投资54亿元。三是聚焦“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做实50亿元级康养旅游业。我们将以高峡平湖、湖滨生态旅游城市为主体,积极发展以热带气候、湖光山色、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康养产业体系,力争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观光度假旅游地与区域性特色康养胜地,“十四五”期间,规划文化旅游类项目29个,总投资110亿元。
(三)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扛起源头治理责任,全力筑牢“两江一山一湖”生态安全屏障。“十四五”期间,规划生态环保类项目73个,总投资68亿元。一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启动建设“森林巧家”“山水巧家”,实施乡村美化、公路绿化、城镇面山荒山造林等行动,完成退耕还林还草50万亩,综合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2万亩、水土流失40平方公里,统筹做好自然保护区、库区消落带、饮用水水源地等生态治理和保护。二是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围绕“天蓝”目标,持续推进扬尘污染治理、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围绕“水清”目标,以河长制工作为引领,持续推进“河长清河行动”,全面实施长江大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强城乡污水治理,加大“长江十年禁渔”执法力度,维护水生态安全。围绕“净土”目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固体污染源管控。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并抓好配套充电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单位节能减排;加大对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引导,让节约、环保更加深入人心。
(四)坚定城乡一体共进融合发展道路。围绕建设湖滨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深入推进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以移民搬迁安置、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为主抓手,做好“引水入城,以水润城”的水文章,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城镇建成区2平方公里,建好“美丽县城”“智慧巧家。“十四五”时期,规划新型城镇化项目67个,规划总投资203亿元。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村落布局合理、村庄生态宜居、产业支撑有力、民风淳朴友善的特色村庄。三是提升城乡管理水平。以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为抓手,健全监管机制,网格化开展管理,不断提升城乡管理精细化水平。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交通、水利、电力、物流、“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坚持“交通先行”,全面实施农村公路、重要县乡道路提级改造,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广泛覆盖的农村交通网,支持配合好鲁巧、会巧高速公路和昭攀丽、东巧、沿江铁路建设,推进金沙江沿线码头和通用机场、水上机场等项目建设,让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骨架、以水运航道为补充的内联外通交通网络更加便捷。“十四五”时期,规划综合交通类项目43个,规划总投资1086亿元。二是加快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完成炉房、小海子、洗羊塘等水库水系连通工程和红乐、尹武水库骨干水源建设,深入推进山区“五小水利”工程,让调控有力、配置合理的水利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十四五”时期,规划水利类项目21个,规划总投资40亿元。三是加快供电、物流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电网改造和建设工程,不断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持续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大型综合物流园、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及乡镇物流配送中心,构建重点突出、层级清晰的物流业空间分布格局。四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落实新一轮“云上云”行动计划,加速光纤网络扩容,科学布局和推动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两翼齐飞”。
(六)多措并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继续加大社会事业特别是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十四五”时期,规划社会事业类项目76个,规划总投资38亿元。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夯实教育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优化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积极培育重点高中,支持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发展,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支援农村和薄弱学校,实现教育事业提质增效,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二是推动健康巧家建设。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医疗机构,完善医疗基础设施,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提升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是统筹其他事业发展。健全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和稳定就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让巧家成为新的投资热土。
我们坚信,在中央和省、市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巧家干部群众的拼搏努力下,未来的巧家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和朋友们对巧家发展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
谢谢大家!
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杨云松:
谢谢陆县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现场提问。
答记者问
昭通广播电视台 记者:
请问巧家县在产业扶贫上采取的主要举措有哪些?取得了什么成效,有何亮点?
巧家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杨文超:
大家好,感谢媒体朋友的关注,也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产业是强县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十三五”期间,巧家县始终把“兴产业、补短板”作为破解“三农”问题重要抓手和精准扶贫头等大事来抓,按照“三个全覆盖”要求,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党支部+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多种利益联结模式,着力培育马铃薯、生猪、肉牛、果蔬、林产、特色经作“六大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主要采取五方面举措:第一,强化领导,压实产业扶贫责任。成立由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压实工作责任,形成“要求严格、责任落地、行动统一、全力共为”的工作格局。第二,完善机制,出台产业扶贫政策。出台明确土地、资金、农产品认证等扶持政策,为产业扶贫提供政策保障。第三,精选产业,推进“菜单式”扶贫。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条件,编制《巧家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及《巧家县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基地规划方案》,着力培植长期受益产业和短平快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四,创新模式,推进“领头雁”作用。招商引进会泽温氏和湖南鑫广安公司,扩展教投公司经营范围,与招商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生猪产业提档升级。第五,注重服务,强化技能培训指导。编印实用培训技术汇编,组织培训卡户23536人,实现主要致贫原因为“缺技术”的卡户全覆盖,并派出产业指导员346人进村入户到地块开展产业指导。
“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3.2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12个,集中打造“10个万,10个千”产业基地,项目全部挂联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33395户卡户和17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挂联全覆盖。2020年底,实现每个村集体年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贫困户通过产业帮扶获得的年人均纯收入达3055元,在基地务工卡户每户年务工收入达1万元以上。2015—202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从35.95亿元增加到55.16亿元,增53.43%,年均增长8.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188元增加到11195元,增55.75%,年均增长9.3%。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大胆创新,产业扶贫呈现出一些亮点:
一是党建引领,草莓产业带贫成效显著。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马树社区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与巧家县勤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入股建设经营协议,形成一个多方参与、共享利益的产业链条。到2020年,发展草莓10000亩,实现产量2.79万吨、产值3.45亿元。草莓种植、管理、采收长期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产生务工收入4800余万元。流转土地4000余亩,实现收入287万元。仅草莓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20.76万元、卡户户均年收入增加1176.9元。
二是筑巢引凤,创新模式发展生猪产业。引进会泽温氏签定生猪养殖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合作协议,由县教投公司负责租赁土地,全资建设高效规模养殖场;温氏负责养殖场设备、饲料、猪苗、药物、培训和育肥猪回收,承接生猪养殖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带动生猪产业提档升级。十三五期间,总投资14148万元集中建设马树小河塘和老店尹武2个生猪高效规模养殖小区28个场,项目共挂联建档立卡贫困户11706户44871人,促进卡户年户均增收425元以上;挂联村集体经济30个,每个村集体年收益增加2.87万元以上。
谢谢大家!
微昭通 编辑:
请问巧家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下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上将突出哪些重点?
巧家县委副书记、县长 陆颖:
好的,谢谢微昭通的编辑。脱贫攻坚是我们“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我们坚决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如期完成了整县脱贫摘帽。
下面,我请我的同事扶贫办主任张勇同志回答记者的提问。
巧家县扶贫办主任 张勇: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巧家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在这场攻坚战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五千”工作法,精准推进各个阶段和重点环节的工作。
一是走进千家万户,逐户调查识别抓对象精准。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按照“三评四定”“两公示一公告”程序,组建179支1223人工作队,发动4400余名干部参与,深入所有村民小组户户见面,全面筛查所有农户、卡户。通过“村村清、户户清”行动,持续开展动态调整,精准扣好“第一粒扣子”。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二是历尽千辛万苦,全面下沉一线抓责任落实。成立由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下设了17个专项工作组,分类分项细化了目标、措施、责任。16名县处级领导担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其余县处级领导挂钩到村。成立16个乡镇指挥部和179个村级指挥部,组建179支驻村工作队,5210名干部职包保到户,实行网格化管理和帮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
三是想尽千方百计,措施到村到户抓政策落地。实施“五+N个一批”扶贫工程,补短板、强弱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投入资金10.39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9个,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人均增收1520元。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建成县内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66个,安置搬迁建档立卡户3042户12474人;跨县搬迁鲁甸安置3351户13695人。劳动力转移脱贫一批,2020年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83314人,就业率92.13%。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37.07万亩、还草4.5万亩,受益贫困户15371户65199人,兑现生态补偿资金5819.9万元。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投入资金11.94亿元,新建校舍31.05万平方米;兑现各类资助9.48亿元,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投入救助资金9.37亿元,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城乡低保等相应保障。投入资金2.8亿元,加强县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四是不畏千难万阻,补齐短板弱项抓工作落实。投入资金38.4亿元,累计实施解决安全住房74732户,全面解决不安全住房问题。实现县乡油路通畅率100%,村(社区)建制村公路硬化通畅率100%;村民小组通达率90%以上、硬化率70%以上。投入资金1.86亿元,解决17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强扶贫开发的信贷支持与金融服务,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0.53亿元。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脱贫攻坚的获得感。
五是道尽千言万语,强化感恩教育抓内生动力。深入开展“三讲三评”和“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形式开设专家课堂、红色课堂、露天课堂、移动课堂“四大课堂”,积极向群众宣传扶贫等政策知识,依法打击脱贫攻坚领域违法行为,引导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
通过攻坚克难,巧家县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接下来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抓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2021年我们将突出7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一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成果,落实好防止返贫动态帮扶和监测机制,确保脱贫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二是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帮扶,用好“APP”找政府平台,建立应对和帮扶机制,确保农村低收入人群措施全覆盖。三是抓好脱贫巩固和乡村振兴规划,争取各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四是全面落实产业帮扶机制,实现脱贫户和边缘户产业全覆盖。五是持续落实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机制,确保群众稳定增收。六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七是落实好扶志扶智机制,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昭通市政府网 编辑:
刚才陆县长介绍到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作为“大国重器”,5万余移民需搬迁安置,请问巧家县具体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5万移民群众的顺利搬迁?
巧家县委副书记、县长 陆颖:
好的,谢谢昭通发布的记者。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涉及巧家5万移民,任务量占全库区46.52%、云南岸94.94%,受资源限制,传统的安置方式难以满足移民高质量搬迁。因此,就移民搬迁我们的整体考虑是“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为了实现搬得出的目标,重点采取了3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规划引领。我们依托城市发展为基础,城镇化安置为主导,把发展前景最好的地块用于安置移民,为移民后续发展提供保障,让移民群众看见希望。二是政策保障。我们打破了原来以土地为主的安置方式,以城镇化安置为主,实现小区化安置,商住分离,节约土地作为移民的后续发展支撑,最大化的利用好政策,保证了移民的合法利益和合理利益以及后续发展。特别是在建房方式和住房面积保障上,我们争取了“25+N”的保障方式,让每个群众有最低的保障面积25㎡,再加上可以选择的25㎡,让群众的搬得出和未来发展有保障。三是干部包保。严格落实“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的包保责任制,运用亲情移民、政策移民、法律移民,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移民群众满意指数和顺利搬迁。
下面,请我的同事水电移民服务中心的许瀛江主任就其他情况再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巧家县水电移民服务中心主任 许瀛江:
大家上午好,感谢记者朋友们对巧家移民工作的关心支持!
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涉及巧家县5镇32村(社区)189小组,有搬迁安置移民17153户50178人,生产安置移民19002户54765人,占全库区移民安置任务的46%,占云南省移民安置任务的95%。移民搬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支持服务好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创新实践想尽千方百计、走进千家万户、道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不惧千难万阻的“五千”工作法,严格落实包政策宣传、保协议签订、包思想动员、保搬迁入住、包工作规范、保公平公正、包矛盾化解、保和谐稳定的“四包四保”工作责任,走实群众路线,以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化解移民不想搬、不愿搬的“心结”,3月15日高质量完成了移民搬迁,移民实现了由农村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的历史性跨越。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移民工作领导组,建立了四家班子主要领导挂镇、处级领导挂村、县直部门包组、干部职工包户的挂钩包保制度,从县直部门抽调了86名干部职工组成12支专职移民工作队充实到移民重点村,87家县直部门和12个乡镇的3180名干部包保到户,形成了县级统筹、片区主抓、部门包保、各方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科学制定政策。按照省市“结合移民安置打造巧家县特色旅游城镇”的定位,将政策制定和落实的全过程与巧家实际、群众期盼和长远发展紧密融合,绘就了“一城三镇”旅游城镇建设蓝图,每人50平方米安置房按照“统规统建、商住分离、小区化楼房”模式规划建设,配套学校、卫生室、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道路、绿化、亮化、景观标准,逐年补偿统一执行一个标准,结合调增机制,按409.15元/人.月标准,已于春节前兑付了第一季度资金,最大限度保障移民利益。
(三)抓好宣传引导。全县3180名包保干部在学懂学透移民政策的基础上,进村入户落实“四包四保”责任,并选聘了232名移民代表、56名政策宣传员,面对面、零距离宣讲移民政策,印发了宣传手册8.5万册,全面做好电站建设、移民搬迁、政策解读和工作进展等宣传,切实讲清移民政策、规划蓝图和利益得失,引导移民积极参与支持移民搬迁,为移民搬迁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四)做好纠纷调处。以群众工作为主线,构建县、镇、村、组“四级服务网络”,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畅通诉求反映渠道,依法解决合法诉求,累计接待移民群众1万余人次,宣传解答政策5万余人次,处理历史遗留问题380件2325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568件,用干部的耐心、细心、真心换取群众对移民工作的思想认同、工作认同、情感认同。
(五)抓实移民搬迁。面对艰巨复杂的移民搬迁,全县各级干部忠诚履职、迎难而上,各级组织上下联动、各方力量抱团攻坚,用使命深化责任、用真情融化坚冰,一一破解移民搬迁安置的各种难题,保障搬迁安置协议和生产安置协议均在一个月时间内签订99%以上。由8个安置点点长统筹乡镇、包保单位、安置区临时党支部、志愿服务队、楼栋长做好动员搬迁、引导服务、人文关怀等工作,确保了5万移民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搬迁。
谢谢!
昭通日报 记者:
我们关注到“十三五”期间作为绿色能源项目的光伏产业在巧家县得到大力发展,请问巧家县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通过发展光伏产业对贫困群众有些什么具体的变化?
巧家县委副书记、县长 陆颖:
好的,谢谢昭通日报的记者。巧家的产业发展当中突出的是打好“绿色能源牌”,在发展清洁能源上,我们具备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一是资源方面。巧家地处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湿度小、蒸发量大、无霜期长,年均日照2297.4时,年均辐射量为135.5千卡/平方厘米,可开发利用的光热资源达到80万千瓦。二是政策优势。巧家县是云南省62个被国家能源局列入光伏扶贫工程重点实施的县之一,也是昭通市唯一一个,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支持。在光伏产业的开发上,我们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推进建设:一是集中式光伏电站,主要开发了7万千瓦的集中式光伏电站1座;二是户用光伏电站,累计建成7164户3.18千伏户用光伏项目;三是村级光伏电站,建成140个座村级光伏电站。
下面,请我的同事,县发改局副局长、县能源局局长阳厚宇同志给大家介绍具体情况。
巧家县发改局副局长、能源局局长 阳厚宇: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光伏扶贫项目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成本低、见效快、收入可持续。依托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巧家县紧紧抓住2016年被国家能源局列入全国471个光伏扶贫工程重点实施县之一的机遇,积极争取光伏扶贫项目指标,坚持脱贫攻坚与新能源利用相结合,分布式与集中式同推进,全面实施户用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电站、村级光伏电站三大项目,共建设7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40个。在积极争取集中式和村级光伏扶贫指标的同时,利用户用光伏在县内可自行建设政策,针对全县贫困户分散、筹资难等问题,采取“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模式,共建设户用光伏扶贫项目7164个。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定规格。围绕户均年发电收益3000元的目标,综合考虑光照条件、投资收益、安装条件、农村电网承受及消纳能力等因素,确定户用光伏装机容量为3.18千瓦,并根据山区电网特点,实现就近并网。
二是瞄准模式保投资。由政府专项扶贫资金每户补助5000元,项目承建企业捐助3620元,农户出资2万元。农户出资部分全额向农业银行贷款,贷款期限15年,贷款利率为4.9%(其中省财政贴息4.64%,农户承担0.26%),政府贴息10年,前3年只还利息不还本金,产权归农户所有。
三是量入为出算收益。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到自家房前屋后,采取发用分离、全额上网,一次安装可使用20年,贫困群众对效益看得见、摸得着。发电收益按月计算、按季支付,每户年收益可达3000元以上。
四是聚焦脱贫输动力。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县建成分布式户用光伏7164户,完成投资2.489亿元,累计发电量4896.73万度,发电收益3447.37万元,发电收益均已全部兑付,户均收益4812元;建成村级光伏电站140个,装机总容量1.4万千瓦,完成投资9500万元,累计发电量1642.96万度,产生收益1154.67万元,每个村级光伏电站挂联一个村集体经济,并实现经济收入6万元以上;建成药山镇洗羊塘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7万千瓦,完成投资5.6亿元,累计发电量12221.45万度,产生收益9166.08万元。
通过政府扶持、群众参与,贫困群众有了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而不是简单地得到一笔既定的扶贫资金,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靠自己的内生动力和脱贫信心,成功地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脱贫。
谢谢大家!
北纬29° 编辑:
请问“十三五”期间巧家县住房保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在农村危房改造上主要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巧家县委副书记、县长 陆颖:
谢谢北纬29°的记者。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因巧家危房存量较大且地处小江断裂带、鲁巧断裂带等多个地震带的交汇处,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按照8度设防要求进行改造,我们主要采取3个措施推进:一是恢复重建一批。二是改造、加固一批。三是兜底保障一批。
下面,请我的同事住建局副局长给记者朋友们作详细解答。
巧家县住建局副局长 胡曦:
大家上午好,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巧家县始终把“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放在解决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突出位置,切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15年以来,投入8.03恢复重建资金7.21亿元实施农房恢复重建16790户,筹措资金12.01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0319户,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7531户,投入资金19.18亿元实施易地搬迁7623户。通过恢复重建、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住房保障项目的实施,解决了26万余人的安全住房问题。同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提升住房保障水平,2020年全县再投入资金8228.8万元实施农房抗震试点项目3409户、小河5.18地震恢复重建243户,全面提升农房综合防灾能力,促使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聚集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抓住“三个精准”,即“危房认定精准、实施对象精准、因户施策精准”。2018年县级财政自筹资金1300万元对全县11.8万余户农村住房进行全覆盖认定,确保认定精准,并根据认定结果,严格按“户申请、村评议、乡审核、县审批”的审批程序,对危房户进行逐户甄别,精准锁定符合补助政策的“4类重点对象”8706户,自身改造能力不足的“非4类重点对象”5539户,享受过建房补助再次成为危房的“4类重点对象”107户,再根据锁定的14352户改造对象,因户因房制定改造方案和到户补助标准,确保因户施策精准。
二是确保“三到位”,即“资金保障到位、技术服务到位、质量监管到位”。2015年以来,争取农危改专项补助资金6.78亿元、统筹使用整合涉农资金3亿元、县级财政自筹2.05亿元、东莞协作扶贫帮扶资金476万元,三峡集团帮扶资金1353万元,合计12.01亿元,确保改造补助资金保障到位。围绕“农村工匠培训,抗震技术推广,房屋建造适用技术”,开展集中培训210余次,统筹1000余人次技术力量,实行分片包干,驻点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确保技术保障到位。抓建材质量管控,对农危改使用钢材、砂石料定期抽检,确保使用材料合格;又抓质量监督,聘请监理公司对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管,确保质量监管到位。
三是落实“三个聚焦”,即“聚焦责任压实、聚焦问题整改、聚焦危房清零”。在责任压实上,采取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督战,其他县处级领导挂包到乡镇,乡镇干部、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包保到户的三级责任体系,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在问题整改方面,坚持以各级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按月开展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根据问题细化整改措施,确保问题限时清零。在危房清零方面,按照“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要求,采取“以户找房,以房找人”的方式,开展地毯式排查,聚焦“4类重点对象”和“自身改造能力不足的非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明确目标任务,实行工期倒排,对2019锁定的14352户危房在同年10月30日全面完成“清零”改造。
回答完毕,谢谢!
云南日报 记者:
我们关注到“十三五”以来,巧家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速,请问巧家县是如何破解山区交通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
巧家县委副书记、县长 陆颖:
谢谢云南日报的记者。加快交通建设,改善交通环境是破解巧家发展的关键所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始终坚持以“交通先行”,把改善交通作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的整体思路: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实现“无中生有”找项目。以2020年建成通车的格巧高速为例。格巧高速公路原本未列入“十三五”规划,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县级财政自加压力,拿出1000万元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最终通过多方争取汇报,挤进全省、全市“五网”建设的盘子,才得以启动建设。二是破釜沉舟,全力以赴啃下“硬骨头”。在全县山高坡陡、沟谷深切,公路建设施工环境复杂,投资大、造价高等现实困难面前,我们2017年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1200公里的农村公路硬化。可以说,通过几年的努力,巧家的交通建设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贡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面,请我的同事,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郑健同志为大家作一些具体情况的介绍。
巧家县交运局副局长 郑健: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2015年以来,巧家县紧紧抓住云南实施“五网”建设和昭通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的机遇,下定决心啃下交通发展“硬骨头”,全力推进县乡村组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设,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80亿元,新增公路里程4961公里,总里程达7371公里,是“十二五”末的3.05倍,县乡油路通畅率、行政村公路硬化率和农村客运开通率、通邮率均达100%。一是借力发展,着力畅通内外“大动脉”。努力争取国家、省、市政策支持,破解项目和资金瓶颈。格巧、会巧、都香、鲁巧、沿金沙江5条高速公路和昭攀丽巧家段、东巧等铁路,纳入国网或省网盘子,总概算投资1100亿元。格巧高速已建成通车,结束了巧家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都香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鲁巧、会巧高速公路即将启动。二是多方筹资,着力打造乡镇“交通圈”。2015年以来,累计投资35亿元,实施通乡油路硬化13条457公里,S206省道195公里,完成6座溜索改桥,重要县乡道建设15.52公里,2017年底实现了县乡油路通畅率100%,全县16个乡镇形成了“3小时交通圈”;整合资金1.5亿元建成鹦哥溜改桥项目,“亚洲第一高溜”退出历史舞台;抓住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机遇,争取资金42.5亿元,启动实施S303巧蒙公路、昭巧公路等5条等级公路和19条库周村庄道路建设。三是苦干实干,着力改善村组“微循环”。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加大村组公路建设。2017年投入3.5亿元资金,完成540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全县184个行政村(社区)1335.48公里的建制村公路全部硬化,通畅率达100%。2018年争取国开行贷款7亿元,2019年投入1.7亿元,按照“一事一议”模式累计实施村组公路硬化120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村民小组通路率90%,硬化率70%。四是优化网络,着力构建运输“服务网”。开通农村村级客运班线40条,发展农村客运车辆183辆,覆盖全县16个乡镇184个行政村(社区),乡(镇)、村(社区)通客车率达100%,通邮率达100%。
谢谢!
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杨云松:
因为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解答。
“十三五”期间,是巧家极不平凡、极为精彩的五年,以脱贫攻坚和移民搬迁为主的各项工作书写了亮丽答卷。希望各媒体紧扣今天发布会的内容,立足各自特色,对新闻发布会内容以不同形式加以呈现,增强报道的可视可读性,积极贡献媒体的智慧和力量,为巧家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微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