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3-17 11:43古 道 春 色
◆张永权
去盐津县寻访秦五尺道的遗迹时,已是深秋初冬时节了。气温突降,寒风袭来,却难掩沿途的满眼风光。乌蒙崇山峻岭中,火红的枫叶,沉甸甸的一树树红苹果,呈现出秋的丰硕,又燃烧成满眼灿烂的春色。
秋光和春色相融,把乌蒙山浸染得分外神奇妖娆。突然一条清流穿过磅礴的乌蒙群山,在盐津县境内被一道斧劈刀削的千仞峭壁挡住了它前行的脚步,只听它一声怒吼,那铜墙铁壁的一面悬崖,顿时裂开一道万丈深渊,如打开的摩天石门,江水便奔腾咆哮而去了。
伴随这条乌蒙山中的关河,我们攀上了悬崖上的古道。道路依山而上,路陡蜿蜒,路面凹凸不平,走起来让人气喘吁吁。2000多年来,岁月的风雨阴晴和千千万万的人马踩踏,青石被磨亮了,闪着碧玉般的光芒。那些被马蹄踩踏出的蹄印,深深浅浅,密密麻麻,有的比拳头碗口还大,有的就像留在化石上的痕迹,有的是马蹄打滑时,从青石边沿踩刮出的一道道蹄削印,实为罕见。
道路不宽,约五尺多,又十分规范,它已经穿越2400多年的历史了。现存于朱提江(又称关河)畔的这段古道,就是闻名中外的五尺道。在这里还完好地保存着350多米的古道,呈现出的马蹄印就多达243个,差不多一米一个蹄印,单从这些蹄印,就让我们感受到五尺道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是何等的丰厚,是何等的伟大。
峡谷的山风在叙说,关河的涛声浪语在回应,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代。秦朝为统一中国,西征巴蜀后,时任太守的李冰,是一个目光远大、有才干、精通水文地理又干实事、业绩突出的专家型政治家,他在成都岷江修筑都江堰等水利设施,化水害为水利,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粮仓。都江堰历经2500年风雨,至今仍发挥着疏浚和灌溉的作用。同时,他奉秦孝王之命,为打通中国和彩云之南阻塞的封闭状态,发展西南边陲的经济,造福各族人民,从宜宾起,修筑一条穿越乌蒙群山的大通道。面对崇山峻岭、深谷奇峡,他骑着川驴滇马,进出原始森林,勘察地理线路,征集当地僰人,开山修路。《华阳国志》记载,那时没有炸药,他就用伐薪烧岩的办法,把一座座大山坚硬的岩石烧红泼冷水使之开裂,再砸石打碎开道,终于把一条连接云南边疆与中原内地的大道修成。这条大道从四川的宜宾开启,穿过乌蒙群山经滇盐津石门进入朱提(今昭通)南下,越过珠江源头曲靖,直达昆明的滇池边。这条大道,也实行秦“车同轨”的标准,统一成五尺宽,史称五尺道。这一切在历代史籍,如《蛮书》《旧唐书》等都有记录。
一条五尺道,承载着2000多年的历史风云,实在太多太沉,仅眼前的这段350多米的遗存,就有许多让人震惊的故事,就有许多写不完、道不尽的古今传奇。
有道必有关。因五尺道是中国内地连接边陲的官道,如当今的国道要冲。它从宜宾过来,进入乌蒙群山的今盐津县朱提江岸,面对这里的一道天然的屏障,五尺道自然就在这里筑垒设关开镇了。山顶道口关隘,只要两扇大门一关,再加一根内杠,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千百年前,因江河冲开的石壁峡口,如一道巨大的石门屏障,就取关名为石门关,古镇叫石门镇。但如今关门上方却赫然写着“豆沙关”的名字,关上古镇也叫豆沙镇。我在仰望豆沙关名字时,问身边一昭通农民豆沙关名字的由来,他说盐津盛产豌豆、黄豆、蚕豆,做成的豌豆粉和豆花是盐津的名小吃,加上昭通绿豆糕盛名国内外,盐津人便因此而叫其豆沙关了。不过他说这只是民间的说法,书上还有多种记载呢。我思忖关名的几种来源,觉得这位农民兄弟的说法,很乡情,更切合实际。关名、地名,自然要显当地特点。在豆沙古镇吃午餐,那可口的豌豆粉和细腻雪白的豆花,让我垂涎,食欲大增。豆沙关,名副其实。
沿着这些深深浅浅的马蹄印,我们向上攀缘着,耳畔似有马嘶的轰鸣,人喊的嘈杂。这些重走五尺道的旅人,渐渐化成了南来北往的商旅,一队队马帮,一行行的挑夫,铁具、铜器、竹简、布匹、蜀锦、川盐、云茶……还有一乘乘往南传旨的官舆龙骑,一队队戍守边关的士卒,把这条五尺道挤满了人流车马流,乌蒙山从未有过如此热闹和繁荣的景象。昭通一带,也从未有过如此开放的情景。虽然昭通之名是清代才有的,但这条五尺道使昭通处于北接巴蜀中原,南连云贵甚至南亚、西南亚的交通枢纽位置,早在2400年前,就已昭明通达天下了。昭通之名,是2400年前的这条五尺道,就给它起好了的。
站在乌蒙山五尺道的雄关隘口,穿越几千年的历史风云,这个雄关,这条通道,实在太伟大了。也许李冰修五尺道时,就想到和看到了,这条连接边地与中原的五尺道,一定还会有更大的作为,它必定会成为中国最早通向世界的国际大通道。秦统一中国后,以更远大的目标,更宽广的胸襟,把大秦置于四通八达面向世界的位置,五尺道从滇池边再向西、向南延伸,越哀牢,过洱海,成博南古道出缅甸,进印度,到西夏(今阿富汗),甚至进入了欧洲,建立起了伟大的蜀身毒道,即古南方丝绸之路。汉武帝时张骞从北方出使西域,就在西夏见到了中国的丝绸、蜀布、茶叶、竹杖等,令他惊异。原来从五尺道岀去的南方古丝绸之路,比之北方丝绸之路,早了200多年。
五尺道,创造了一个中国道路的奇迹,中国开放之路的奇迹。如今站在乌蒙雄关的关口,遥望南天,秋光满眼,春色明媚,那一条条连接南亚、西南亚的高速公路和高铁,不是就始于2400多年前的这条五尺道么?不是也把“一带一路”的源头,提前到了秦汉时代的五尺道?它丈量着中华民族远大的目光和海阔天高的胸襟,唱响了一曲中国人最早的开放之歌。
把目光收回,触摸身边的巍峨雄关,品读留在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我要为中华民族先辈的远见卓识骄傲,我要为云南边疆各民族为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和边疆的发展繁荣作出的巨大贡献放声高歌。这是一块并不宏大的摩崖石刻碑,它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是因为进入了国家级的历史文物保护名单,就得到的证明。石刻位于五尺道雄关西侧的崖壁上,其云:“大唐贞元十年九月二十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倶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后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石纪之。袁滋题。”石刻为袁滋手迹,历经1200多年仍清晰完好。石刻记录了袁滋一行,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奉皇帝之命,赴云南册封南诏异牟寻为云南王的经国大事。其背景是由于南诏与唐王朝连年的战争,给国家和边疆各族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南诏王反思叛唐的后果,决心重归于唐。唐德宗大悦,故派御史中丞袁滋一行持节册,经五尺道赴滇。袁滋夜宿石门关时,为记其行,便题写了这块摩崖石刻。
豆沙关的五尺道袁滋摩崖石刻碑,更添古道雄关厚重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别看摩崖石刻小,却被誉为“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正在籍之误,增袁书之迹”的政文大碑。有此碑刻于古道雄关,古道万世流芳,雄关更加巍峨。
1000多年前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对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历史贡献,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发扬光大,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各民族平等的民族政策,在云南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大多在古五尺道南方丝绸之路沿线。云南的26个民族,团结和睦,亲如一家。今天,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道路上,为使每一个少数民族都不掉队,穿越过百年风雨的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举全社会之力,全国贫困县全都精准脱贫,创造了让世界惊异的奇迹。我们从五尺道走进乌蒙山,昔日的茅草屋被白墙青瓦的楼房所代替;五尺道上的马帮,变成了金龙飞奔的内昆铁路,铁马扬蹄的G85高速公路。在昭通昔日的五尺道上,一座安置了乌蒙山中贫困户5万余人的靖安新区,拔地而起,成为乌蒙山全面精准脱贫的时代新神话。这些从乌蒙山中的鲁甸、镇雄、盐津、大关、威信、昭阳等县(区)迁来的贫困户,涵盖了汉族、彝族、苗族、白族、回族等民族。新区为他们的生活、就业,法律、培训、医疗、教育等,建立了完整的综合服务体系,使他们真正做到了搬得进、住得好、稳得住、脱了贫、奔小康。在新区大街上,笔者见到一位搬进新居的苗族老大爷,他不时无偿、自愿在街上打扫卫生。他说:“过去古歌说好生活在天堂,现在从高山茅草屋迁到新区楼房,新区就是我们的天堂。我要把天堂打扫得干干净净,才对得起国家的关怀,才对得起党中央和习主席。”说着他就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乌蒙巍峨苗岭高,哪有党中央的恩情高……各族人民奔小康,生活天天赛天堂……
老人发自内心的歌声,唱出了五尺古道上灿如春天的新气象,在我听起来,就是一曲五尺古道上的新时代颂歌。
(作者系云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边疆文学》原主编)
(张永权/文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