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昭通之变(大关县专场)| 喜看大关“三张牌”

 2021-03-15 22:12  来源:微昭通

发布会现场

3月15日上午,昭通市召开“昭通之变”系列第二十一场新闻发布会,本场是大关县专场。

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杨云松 主持新闻发布会

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杨云松: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欢迎来到“昭通之变”系列新闻发布会现场,今天的发布会是昭通之变系列新闻发布会县市区专场的第7场,将由大关县人民政府为大家讲述“大关之变”。

大关县是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十三五”以来,大关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2.6万户11.4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8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县摘除贫困帽,今天将由大关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大关县“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十四五”时期的展望,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的发布人,他们是:

大关县委副书记、县长雷楚英先生;

大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忠平先生;

大关县发改局局长罗大欣先生;

大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肖恒林先生;

大关县扶贫办主任李光明先生;

大关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罗朝鼎先生;

大关县文化旅游局局长卢云波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云南日报、昭通日报、昭通广播电视台,昭通市政府网、昭通新闻网、北纬29°及微昭通、昭通发布、大关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编辑,欢迎你们!


本场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由大关县委副书记、县长雷楚英先生作新闻发布,二是记者朋友提问。


下面依次进行。有请雷楚英县长作发布。


新闻发布


大关县委副书记、县长 雷楚英: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昭通之变·大关县新闻发布专场。在此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相会,讲述“大关之变”,机会宝贵,倍感荣幸。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向大家汇报大关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十三五”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大关全力战脱贫补短板、打基础谋长远、厘思路破困局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落实“133”工作思路,如期实现26023户114137人全部脱贫、8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县摘除贫困帽,夺取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过去五年,是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结构优化的五年。坚持“扩大总量、调优增量、提升质量”,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3.1:35.9:41调整为25.05:19.81:55.14。与“十二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28%、9.22%,达到28086元和10738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12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61亿元。

过去五年,是产业发展蓄势腾飞、蝶变启航的五年。确定“种竹养猪、采硅抽气、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思路,产业由“小散弱”向“组织化、规模化、全链条”转变。“一县一业”筇竹产业快速推进,竹基地面积发展到76万亩,投资2.1亿元的木杆筇竹产业示范园建成投用,笋材加工企业达到21家。生猪产业链条不断壮大,猪猪侠、双胞胎、东方希望等全国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年出栏1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年产122万吨饲料、年屠宰加工130万头生猪、有机肥生产等项目相继落地建设。硅气产业初见成效,拟投资20亿元的远恒集团一期60万吨硅矿采选项目正常运营、二期60万吨压裂砂生产项目主体施工、三期浮法玻璃加工启动规划设计,县开投集团与北京仁创科技集团合作共建的20万吨石英覆膜砂项目进展顺利,锐华硅业30万吨压裂砂和重晶石项目稳步实施;木杆云大页1井点火成功,矿权设置有序推进。旅游业“再出发”步履稳健,黄连河升级改造加快实施,山海洞景区实现“开门红”,“瀑布之城、温泉小镇、筇竹之乡”文旅地标建设提质提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新格局。

过去五年,是城乡面貌提档升级、深刻巨变的五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792户37664人,占脱贫人口的33%,其中跨县域搬迁至靖安安置区22557人,易地搬迁的过程就是城镇化推进的过程,城镇化率由32.7%提高到43.56%,净增10.86个百分点。以美丽县城建设为引领,推进“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拆临拆危拆旧5.18万平方米,补绿8.68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11个,改造县城南北连接线和主要街道28公里、巷道15条6.4公里,实施污水管网完善工程22公里,“生态、干净、宜居”美丽县城建设初见成效。着力推进乡镇集镇“四个一”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百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城乡宜居性不断增强。

过去五年,是营商环境全面优化、能效齐升的五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受理办结服务事项3万余件,按时办结率99.8%,群众满意度100%;实施减税降费2.87亿元,投资“软”环境不断改善。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立案刑事案件2745件、刑拘534人,打掉犯罪团伙38个;实施司法调解4739件;受理来信来访3126件6355人次,按期办结率92.4%,投资“硬”环境不断净化。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5个,单体投资过亿项目42个,协议引资202.1亿元,市外到位资金116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过去五年,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更加殷实的五年。累计民生投入113.72亿元,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出行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基础设施大改善,新、改建农村危房11035户;投资2.07亿元实施教育薄改与能力提升工程,新建校舍6.4万平方米;投资1.8亿元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医疗卫生面积3.2万平方米;82个贫困村全通硬化路、动力电、广播电视信号、宽带网络,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全达标。生态环境大提升,县城空气指数优良率达99.7%;1137件农村集中饮用水水质全部达标,重点河流断面水质均达Ⅲ类以上;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全县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十四五”展望

“十四五”时期,是大关立足资源优势,以产业革命实现破题破局、推动赶超跨越的黄金期。我们将紧扣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部署,立足大关“三宝”(筇竹、硅,页岩气)资源优势,坚持“两型三化”发展方向,打造筇竹、生猪、“硅气”三个产值百亿级产业标杆,全力打好大关“三张牌”。

(一)以“种竹养猪”打好“绿色食品牌”。

人无我有,打造百亿级筇竹全产业链,争当“两山理念”实践创新示范区。筇竹,是中国800多个竹种中纳入国家三级保护的两种珍稀濒危竹类之一(另一种短穗花竹因量少而被保护,无经济和观赏价值)。筇竹是大自然馈赠大关的厚礼,大关县属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度地带,从印度洋吹来的暖湿环流与南下的干燥气流“一冷一热、一干一湿”在大关交汇,形成了适宜筇竹生长的独特小区气候,全球仅中国西南地区独有,唯大关独大,拥有天然筇竹20.83万亩,占全国的59%,享有“中国筇竹之乡”美誉,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筇竹笋特色县和筇竹绿色食品基地县。筇竹笋材两用,其竿状貌奇特,姿态秀丽,极具工艺价值,在2018年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上,大关参展的“乌蒙源生?至尊筇竹”圆竹家具系列产品荣获金奖;大关筇竹笋肉厚质脆、味甘鲜嫩,具有“高钙、高蛋白,富含维C、纤维素,低糖、低脂肪”等特质(笋钙质含量是方竹2.2倍、黄竹3.3倍、版纳甜竹5倍、龙竹6.8倍,蛋白质含量是方竹1.1倍、版纳甜竹1.3倍、黄竹1.5倍、龙竹1.7倍),被誉为“蔬中熊掌”,广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市场潜力巨大。立足资源的稀缺性、独特性,我们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理念,顺势而为把筇竹产业培育成“一县一业”,高质量推进100万亩筇竹基地建设。同时,瞄准“中国最优、世界一流”目标,大力兴建集科技研发、笋材加工、商贸物流、品牌塑造、观光休闲于一体,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筇竹产业田园综合体,推动筇竹笋、筇竹地板、筇竹家居、筇竹建材装饰、筇竹观光旅游等业态集群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筇竹全链产业产值30亿元以上,2035年实现100亿元以上,打造成“两山理念”实践基地。

人有我强,打造百亿级生猪全产业链,争当优质猪肉食品调出大县排头兵。当前,生猪养殖处于黄金期,在产业链布局上要先人一步,才能抢占产业高地。我们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畜牧产业,走一条“养殖企业带动、加工园区引领、种养一体循环”闭合式、全链条的路子。目前,拟投资25亿元的东方希望100万头生猪养殖、100万头生猪屠宰、60万吨饲料生产项目加快实施,猪猪侠、双胞胎携手建设的50万吨饲料生产项目将于今年6月建成投产,培育1000家养殖大户。全县“一超多强、千家万户”的养殖业格局初步形成,未来3—5年,大关生猪全产业链产值有望达100亿元。

(二)以“采硅抽气”打好“绿色能源牌”。

人有我优,打造百亿级硅气循环产业链,争当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先行者。大关硅矿、页岩气量大质优,硅矿资源仅天星镇境内就查明储量4.5亿吨,全县远景储量近300亿吨,为全国县域之最,经提纯二氧化硅含量有望达99.99%;页岩气含气区块600平方公里,纯度达99%以上的优质含气层30米左右,估算资源量3450亿立方以上。立足资源优势,我们将持续推进“中国西南硅砂开发利用基地”“云南页岩气开发试验区”建设。硅矿方面,主动融入昭通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优化硅砂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以天星为核心,集开采、加工、研发于一体的硅砂产业园,推动硅砂产业集群化发展。今年,全县预计完成100万吨以上硅砂产品销售,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页岩气方面,紧紧抓住国家层面重点在西南地区布局开发页岩气战略资源的机遇,加快木杆、高桥、寿山等页岩气区块地质研究和优选评价,加大勘探力度,扩大勘探成果,力争木杆、高桥两个页岩气空白区块尽快挂牌出让,实现“探转采”。“十四五”时期,我们一方面聚焦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升硅砂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紧跟境内页岩气开发,推进“硅”“气”产业循环发展,真正实现用大关的“砂”压大关的“气”,用大关的“气”炼大关的“砂”,着力把硅气产业打造成百亿产值产业。

(三)以“文旅康养”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树立“县城即是景区”大理念,开放激活黄连河老牌景区。大关黄连河景区有大小瀑布47个,最大瀑布落差达147米,被誉为“瀑布之城”;县城已探明大储量地热温泉3处。立足黄连河老牌景区,借势年均气温15℃、林木覆盖率90%以上的自然环境优势,我们坚持“县城即是景区”的开发理念,把县城规划与黄连河景区规划合二为一,依托瀑布群以景育景,实施“百竹入城”打造10万亩翠华竹海,加快地热温泉开发,集聚“瀑布、竹海、温泉、生态”等优质要素打造“黄连河5A级养生谷”,真正做到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城一体,精心营造“翠竹布于山野、瀑泉绕于城镇、民居隐于竹海”的山水养生秘境,让住关城、赏山水、泡温泉、吃山货成为拉动现代服务业的新引擎。同时,继续打磨山海洞这一旅游网红点(试运营即实现迅速引爆,1个月来抖音点击率、百度链接结果、人气榜分别为957.1万、434万、191万,排名均居全市景区第一,尤其人气榜比第二名领先170万,呈一骑绝尘之势),高标准、高品质厚植“山海经”文化,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丰富业态,年内把山海洞景区打造为3A级景区;瞄准“一城三区”中心城市“菜篮子”,一方面依托大关优良的生态质地、独特的山地空间和土壤富硒的优势,实施农旅融合升级工程,推进沿关河“百里水果长廊”建设,规模化加快茶叶、贡椒、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打造,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大关果蔬”在昭通城区购销点布局,坚持以生态有机塑造品牌,把“关菜”品牌推向新高度。通过持续推进农、工、旅、城四维一体“大景区”建设,着力把大关打造成为“瀑布之城、百竹之城、康养之城”,打造成昭通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后花园”和面向成渝休闲避暑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努力把旅游业做成大关后发赶超的“牛市”和“王牌”产业。

主动融入“一城三区”一体化发展,以行政区划优化设置为契机,开创同城发展新境界。大关县城因受地质地貌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和承载能力严重不足。2017年,市委、市政府把出以昭通中心城市和鲁甸县城、靖安新区构建“一城三区”、“昭鲁大”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拟对昭阳区、大关县行政区划进行优化设置。我们将牢牢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加快推动各要素与靖安新区互融互促、协同发展,积极推进沿昭麻二级靖安至大关高速路建设,以交通干线联通构建大关县城至靖安新区“一刻钟生活圈”、到昭通主城“半小时经济圈”,通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拉动大关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大关县域格局从“边缘末梢”向“中心前沿”华丽转身。

谢谢大家!


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杨云松:

感谢雷楚英县长!现在请记者提问。



答记者问


云南日报 记者:

请问“十三五”期间,大关县交通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大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王忠平: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十三五以来,大关县紧紧围绕全市“交通先行”的战略,重点加快农村公路路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出行安全、运输成本高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人背马驼的现象不复存在。

“十三五”期间,全县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5亿元,是交通运输发展速度最快、群众收获最多的五年。到2020年末,县内路网初步形成,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邮和客运班线,经过五年的奋斗,打通了一批产业路、瓶颈路、断头路。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方整合资金,完成了G213玉碗至三江口国省干道改造84公里,打通了全县经济主动脉;建设农村公路1467公里,2017年实现了建制村100%通硬化路的目标;完成36个扶贫易地搬迁安置点进场道路,为村组公路向纵深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完成桥梁建设17座,建成县城二级客运站1个,新建汽车服务站1个,31个农村客运招呼站,3个农村客运站提质改造。创新工作率先在全市采用EPC模式建设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200余公里,建制村公路及部分村组公路危险地段有了防护措施,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五年来我们全面推行“路长制”,搭建行业主管、镇村主抓的管理模式,形成“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养”的三有机制,同时对全域公路进行了路域环境整治和广告牌的清理,结合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确保全县农村公路管养率达到100%,真正实现“有路必养”,为百姓营造畅通、安全、舒适的路域环境。我们全面筑牢长途运输网和农村客运网,搭建网约车平台形成市场竞争机制,开通城乡公交,实现了乡镇通车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社区)通客运100%,通邮100%。稳步推进运政路政合署办公,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有效打击非法营运、超限超载、侵占路产路权等违法行为。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借助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创建好具有大关筇竹元素的美丽公路,全面完成村组公路建设任务,全力推进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保障好即将启动的重大项目建设。


昭通广播电视台 记者: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请问大关县如何定位产业发展?具体有些什么举措呢?


大关县发改局局长 罗大欣: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我是大关县发改局局长罗大欣,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对于大关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聚焦一、二、三产重点支柱产业,“按照抓大不放小”的思路,保存量、扩增量,调结构、稳增长,紧扣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力争增长11%的目标,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聚焦竹、猪两大产业,在一产业见到新气象。一是采取园区引领,企业+合作社+竹农的发展模式,确保筇竹产业园4月全面投产,推动鑫兴竹笋厂、国丰林产等企业提升能级,做大做强竹笋产业,力争实现竹笋深加工8000吨以上,实现历史性突破;二是加快推进猪猪侠集团、东方希望集团生猪养殖循环产业链项目建设,猪猪侠集团年产50万吨饲料5月投产,东方希望集团60万吨饲料下半年投产、年内投产100万头生猪养殖,全年出栏生猪40万头。同时提质蔬菜、粮食等传统产业。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确保一产完成12.4亿元、增长4.8%,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2个百分点。

二、聚焦硅砂产业和新落地企业,在工业和投资上见到新气象。一是组建工作专班,提供要素保障,确保远恒集团一期、美仑硅业满负荷生产,远恒集团二期、锐华硅业6月投产,北京仁创科技集团8月投产,力争实现硅砂产量100万吨以上,形成新的工业增量;二是靠前服务,加强监测,确保昆钢水泥、天达化工、创标实业、开投集团新型建材等企业达标达产,确保产量稳中有升。三是按照“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重点抓好东方希望集团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上高桥产业园区等96个项目建设,围绕“两新一重”新谋划项目40个以上,确保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同时,加强跟踪监测和服务,确保升规、纳规工业企业8家以上。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确保二产业完成10.1亿元、增长19.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3.8个百分点。工业完成4.28亿元、增长14.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

三、聚焦旅游、消费等服务业,在三产上见到新气象。一是在增加业态、创优服务、加大宣传、科学运营等方面着力,全面提升山海洞景区热度,实现游客、收入双增。结合美丽县城建设、“百竹进城”行动,黄连河地热资源开发和半山酒店建设等,推动黄连河景区改造,拉动消费升级。力争全年实现游客4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二是抓实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零住餐等服务业,力争新纳限、升限服务业4家以上。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确保第三产业实现25.5亿元、增长7.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3.9个百分点。


微昭通 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那么大关县将采取一些什么举措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


大关县扶贫办主任 李光明: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保持脱贫5年过渡期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我们将严格落实脱贫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具体来讲,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实动态监测。继续抓实动态管理,落实监测机制,持续关注两类重点人群,也就是即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并及时制定和落实好帮扶措施,做好脱贫巩固与“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工作,消除致贫风险和返贫风险。

二、持续推进转移就业。克服疫情影响,把稳就业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成果、预防返贫的重要抓手,聚焦低收入家庭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脱贫不稳定户及边缘易致贫户劳动力,加强岗位推送,有序组织劳动力输出,确保有条件的家庭至少实现1人以上转移就业,对无条件外出劳动力创造条件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覆盖,保障收入稳定。

三、强化产业提质增效。对产业项目已覆盖的农户,做实提质增效工作,加强技术指导,提升日常管护能力,促进产业增收,对无产业支撑或产业薄弱的困难家庭,按政策要求落实产业帮扶政策,确保每户至少有1项以上的支撑产业。

四、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总要求,做好做实稳定、融入、发展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五、管好脱贫攻坚项目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脱贫攻坚期间,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并且都已产生效益,管好用好这些项目,使其效益最大化是过渡期内重中之重的工作。

六、持之以恒抓扶志扶智。把宣传及扶志扶智作为重点工作,继续常抓不懈,加强对脱贫攻坚成效、经验和亮点的总结、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并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农村人居环境、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常态化推动扶志扶智宣讲,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破除老旧思想,革除陋习,转变群众观念,激发自主发展内生动力。

总之,在保持帮扶措施、投入机制总体稳定的基础上,集中资源保障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三农”工作重心将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昭通发布 编辑:

我们关注到“十三五”以来,大关县生猪产业发展提质较快,请问大关县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带领群众致富?


大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肖恒林:


感谢记者朋友提问,县委政府确定了一产方面“种竹养猪”为主导的发展思路,农业农村局部门作为生猪生产主责部门,我们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责任感,坚持走“养殖企业化,加工园区化,种养一体化”闭合式、全链条的路子。目前,投资25亿元的东方希望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加快实施,猪猪侠50万吨饲料即将建成投产。

一是立足生产要素,优化产业布局。有实力的企业投资生猪产业,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土地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我们立足土地、水源、环保等生产要素,我们优化产业布局,为企业提供生猪养殖用地5000余亩,在全县形成了“一超多强、千家万户”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建全生猪产业链。招商引资是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县先后引进猪猪侠、双胞胎、东方希望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及谨鑫公司入驻大关,实现繁育、育肥、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冷链运输全产业链发展。

三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突出示范引领。积极组织落实省、市相关补助政策的同时,县政府制定了《大关县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办法(试行)的通知》(大政规〔2020〕1号)文件,对招商引资母猪存栏2000—3000头的每个场补助100万元,年出栏肥猪2000头的每个场补助10万元等扶持政策。2019年以来,县人民政府整合15326万元资金投入生猪产业发展,撬动社会资本投入4亿元以上,逐步形成“一超多强、千家万户”集团发展的格局,加速推进全县生猪产业迭代升级。

四是创新机制,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创新产业模式,推行“政府引导+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等模式,建立广泛和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主要形成了固定资产入股获取固定收益模式:政府出资购买公司新建标准化养殖场部分固定资产和配套设施,再与公司开展合作并按7%—10%的年收益率获取固定收益;固定资产租赁模式:通过政府出资修建标准化生猪代养场,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由公司按每存栏1100头生猪的养殖场每年付25万的租金租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采取公司带农户的形式,公司提供猪苗、饲料、药物、技术及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农户通过代养获取收益。

五是强化疫病防控,有效化解风险。以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加强生猪疫病的监测和免疫工作,打好生猪疫病防控的攻坚战。

通过十三五的努力,生猪产业已向规模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变,已具备打造百亿生猪全产业,争当肉食品调出大县排头兵的基础。


昭通新闻网 编辑:

筇竹作为大关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规划发展?


大关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罗朝鼎: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回答这个问题。   

十三五以来,大关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全省打造“三张牌”、培育“八大产业”和全市“六大百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目标,以“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思路,走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以规划引领、科技支撑、品牌建设为抓手,立足县情,按照“一体、两核、三廊带”发展空间布局,通过竹类资源培育、笋材加工、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筇竹文化挖掘、竹林旅游休闲康养区打造,强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培育“一县一业”筇竹产业。

在基地建设方面:一是向种苗要质量。建立苗木管控机制,严禁“严禁市外采种、县外调苗”,从开花、采种、播种、田间管理进行全程跟踪监管确保种源纯正。二是向种植管理要质量。通过种植标准化、地块管理亩计化、管护责任精准化,实现筇竹种植、管护“人地一体”网格化管理。三是从散、小、弱向规模化连片化转变。按照适宜区域“应种尽种”工作思路,统筹沿路沿河、闲置空地、荒山荒坡三个层次,实行规模化连片化发展。在组织化方面: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盘活易迁群众“三块地”,实行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三统一发展模式,推动高度组织化发展。在示范带动方面:一是打造竹产业专业村、优秀新型经营主体、科技竹园示范载体。二是抓好示范样板建设。按照村村有样板,组组有看点要求,共建示范样板60个。在品牌创建方面:“乌蒙源生.至尊筇竹”公共区域品牌获批投入使用,筇竹笋地理标志申报工作稳步推进,大关国有林场筇竹基地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在科技支撑方面:依托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与西南林业大学共建筇竹研究院、成立董文渊专家工作站,抓实董文渊教授团队研究的轻基质容器育苗、筇竹人工栽培、筇竹高效培育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三年来共投入各类资金3.1亿元,新建竹基地46.12万亩,实施低效竹林提质改造14万亩,完成幼林抚育16万亩,竹林总面积从29.88万亩增加到76万亩,筇竹面积占全世界筇竹面积的60%;竹笋年产量从0.8万吨提升到2.04万吨,竹材年产量从0.4亿根提升到1.2亿根;培育发展了本土笋材加工企业21家、涉竹集体经济组织42个、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66个、竹产业专业村20个,木杆筇竹产业示范园将于今年4月建成投用。竹产业年总产值从2.4亿元增加到4.2亿元;2018年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筇竹之乡称号”,2019年被省政府列为“一县一业”特色县。脱贫攻坚以来,以筇竹产业为依托,使3.6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5.9万人受益。

十四五期间,坚持生态、绿色发展思路,依托“人无我有”的筇竹资源优势,加快竹林资源培育,建成“100万亩+”筇竹基地。大力兴建集科技研发、笋材加工、商贸物流、品牌塑造、观光休闲于一体,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筇竹产业田园综合体,争当“两山理念”实践创新示范区。

谢谢大家!


昭通日报 记者:

我们关注到最近山海洞景区非常热门,请发布人介绍一下大关县“十三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十四五”期间如何高质量布局旅游产业?


大关县文化旅游局局长 卢云波:


一、“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

一是夯实基础。升级改造景区公路120公里、提升改造景区步游道20公里、新建和改造旅游厕所16座、新建游客服务中心2100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停车场40000平方米,以及旅游智慧系统、安防系统、导视导览系统、标示标牌系统建设。一方面,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资2.5亿元对黄连河景区进行升级改造,于2019年完成了黄连河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另一方面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了山海洞景区,于2021年2月1日投入试运营,从试运营至今已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00余万元。

二是丰富业态。升级打造了黄连河瀑布观光体验、禅茶文化体验、山水瑜伽体验、山地自行车体验、苗族文化体验等,山海洞“声光电”现代科技观光体验、蓝洞风光体验、VR体验、飞拉达攀岩体验、巨型球幕电影体验等“网红”打卡产品。

三是提升服务。整合各部门职能职责,强化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旅游市场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清理整顿行业乱象,保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高压态势,安排专人负责旅游投诉处置和旅游退换货服务工作,切实做到“旅游为民,旅游惠民”,通过服务品质的提升,努力让游客慕名而来、开心而归,全力打造快旅漫游、便捷乐享的旅游综合服务模式。

二、“十四五”期间文旅康养发展布局

在“十四五”时期,围绕“瀑布之城、百竹之城、康养之城”布局,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大关板块,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总体思路:以山海洞作为龙头引爆、以黄连河等景区作为多点支撑、梯次承接、全域联动、网红引动,打造大关品牌IP,提升大关知名度。

二是总体目标打造“11255”:即1个5A级景区(黄连河景区)、1个4A级景区(山海洞景区)、2个3A级景区(笻竹海、罗汉坝)、5家规模化特色民宿和半山酒店(黄连河温泉民宿、黄连河风情水街民宿、山海经民宿、木杆老街笻竹文化民宿、黄连河半山酒店)、5个乡村旅游点(百里果香长廊、竹乡长廊、天堂坝艺术水乡、小石林户外运动体验基地、寿山古五尺道),努力形成一环一线的空间布局,增强游客逗留时限,实现游客过夜消费、餐饮消费、购物消费,增加旅游综合收入。

三是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推进2大龙头项目提升。以“提质升级”为要点,通过“专项资金+招商引资”等方式进行资金筹措,加快黄连河景区和山海洞景区基础设施升级,将高品级旅游资源提升为高品质旅游产品,进一步深化景区文化内涵,打造硬件环境和服务水平一流的高A级景区。

二是加快一批支撑项目建设。围绕大关县旅游发展布局与重点区域,依托核心资源,按照优化供给、聚集带动、打造精品、培育品牌的要求,深入推进一批有创新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文化体验项目、康养旅游项目、休闲度假项目等,实现大关旅游品质升级。

三是提升旅游要素。构建新产品、新业态和符合现代旅游者需要的产品和内容,以文旅融合、生态康养、户外运动、科考研学、乡村旅游为重点,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杨云松:

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的积极提问,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详细发布和精彩回答。

各位记者朋友们,十三五以来,大关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镇品质提升、易地搬迁、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只争朝夕、勇于担当,取得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各媒体紧扣今天发布会的内容,立足各自特色,全方位、多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加以呈现,增强报道的可视可读性,积极贡献媒体的智慧和力量,为推动大关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期待着大关县域格局从“边缘末梢”向“中心前沿”的华丽转身。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微昭通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大关 十四五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