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静夜思》的三重意境

 2021-03-04 09:29  来源:昭通新闻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是一首思乡诗,对于整首诗意境的理解,却是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静夜思》有三重意境,都是牵扯在对“床”字的理解上。

第一重意境,“床”字为“睡觉的用具”。

这最早是小学时听老师的解读:同学们,李白睡在床上,也许是喝酒多了,看到床前月光照进来,怀疑是地上打霜了,抬起头来看看天上的月亮,低下头开始想念自己的家乡了。多么美好的一首思乡诗啊!

第二重意境,“床”意为“坐椅”。

随着读书不断,知识渐长,这李白喝酒喝得够多的了,睡在床上,家内家外都分不清了,霜在家里家外都糊涂了,看来醉得不轻!后来看《三国志》《水浒传》,才发现“床”还有“坐椅”的意思。《三国志》记载“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一次匈奴使者来访,按照礼数曹操须亲自接见,但曹操认为自己长得不帅,就让长得俊秀的崔琰冒充自己,自己则手持大刀站在旁边。接待完毕后,曹操派人去使者处探听,我们的魏王如何呀?使者说,你们的魏王当然是了不起的人,但魏王身边那个“床头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豪杰。《水浒传》第二回也有描述:“那一日,史进无可消遣,捉个交床就是,坐在打麦场边柳阴树下乘凉。”交床:有靠背、能折叠的椅子,也叫胡床、交椅。

这个意境就可以理解为:李白喝得微醉,在室外纳凉,看到大地上洒下一抹月光,就像是地上打霜一样,抬起头来看看天上的月亮,低头再喝一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重意境,“床”意为“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为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几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也防止牲口进入,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记载:“唐人谓井栏为银床。”李贺《后园凿井歌》也有“井上轱辘床上转”。李白《洗脚亭》“前有吴时井,下有五丈床”。《韵会》解释:“床,井干,井上木栏也。其形四角或八角。”

如此一来,第三重意境凸显:李白内心苦闷,独自出门散步消遣,走到水井远处,看到水面月波晃动,先以为是地上打霜发白了,等走近一看是水井,抬头看看天上一个月亮,低头看看水里一个月亮。同是一个月亮,自己却远在他乡,这怎能不想起自己的家乡呢?

经历、学识、情感不同,意境各异。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者:王 敬

审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陈允琪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陈允琪
标签 >> 文学 文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