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向春天出发 ——棉纱村移民搬家记

 2021-02-07 15:29  来源:昭通新闻网

2月4日,农历腊月廿三,小年。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库区白鹤滩镇棉纱村99户移民搬家车队,沿金沙江边蜿蜒崎岖的道路缓慢行驶,向黎明移民安置区进发,向春天出发。

这一天,现龄50岁的杨宗云等了好久好久。

自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启动建设至2019年,家住棉纱村臭水村民小组的杨宗云就在电站坝区务工。这些年的务工收入,早已让杨宗云脱了贫、致了富。他说:“国家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巧家建设,是我们祖祖辈辈修来的福气。”

“国家建设,我们坚决支持。”2019年5月,巧家县启动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协议签订工作,杨宗云果断放弃了在坝区的工作岗位,选择回到臭水村民小组当起移民工作组成员,向乡亲们讲解移民政策,引导群众积极支持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当然,杨宗云知道,在臭水村民小组,土地肥沃,山清水秀,村民每年靠种甘蔗、蚕桑等一年也有四五万元收入,生活过得也不错。

但他更知道,电站建设移民搬迁,大家一步从村民变成了市民,从农村走进了城市,住上了高楼大厦,医疗、教育等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日子好比过冬天,虽然多穿件衣服也暖和,但搬后的日子就是春天,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人人羡慕。”杨宗云说。

“金沙自古不通舟,水急天高一望愁。何日天人开一线,联樯衔尾往来游。”这首镌刻在白鹤滩绝壁上的古诗,寄托着巧家多少代人开发金沙江的夙愿。

小年这天,立春刚过,村民们公认是个“好日子”。这天也是黎明安置区摇号分房的第5天,据村委会统计,愿意在这天搬家的移民群众有近百户。

新家园、新气象,城乡生活不一样,轻装上阵最清爽。黎明时分,杨宗云起床洗漱完毕,就走家串户看看大家准备得如何。

“搬过去这些东西用不到。”“都用了几十年了,过去买新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

“移民一阵子,幸福一辈子。”“搬进新家园,开启新生活。”公路边,一辆辆搬家车整齐地停放着,车上张贴着的横幅是移民群众祖祖辈辈的期盼。

与其说是搬家车队,不如说是私家车队。因为都是村民自家的小车,除了少数车辆装有家具外,大部分都只是坐着搬迁的移民。

车辆达到黎明安置区后,三三两两的移民搬迁服务队志愿者就围了过来,寻思着协助移民们搬家具等。

“两套沙发、6张床、茶几等我都早定做好了。”杨宗云到新家园黎明安置区后,领取了新房的钥匙,然后就赶往野鸭村拉早已定做好的新家具。他说:“今晚上就睡新床了。”

家住棉纱村毛家坪村民小组的移民王能才8岁的孙女王富燕,已在离安置区不远的小学就读了一年的书,领新房钥匙当天一直陪着王能才在安置区。王富燕说不出这里比老家有哪些方面的好,但就是觉得新家好,她说:“这里好好玩啊。”逗得一旁的王能才乐呵呵直笑。

棉纱村党总支书记刘仁荣说:“今后我们主要在群众就业上下功夫,外出务工采取公司与移民‘点对点’服务的模式,家门口岗位优先保障移民群众。”搬了新家,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对于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棉纱村“两委”早有思考。同时,巧家库区各级党委政府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创新模式机制,着眼长远发展,在产业培育、务工就业、就学就医、社区服务等方面为移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为大家安居乐业、持续发展创造更好更优的条件和环境。

“棉纱村825户有5户是分散安置,都能按时搬进新家园。”刘仁荣信心满满地说。他知道部分村民的想法,“想开开心心地在老家过最后一个春节,留住乡愁。”

“总书记告诉过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罗升兰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库区移民。搬了新家后,她打算租个门面,继续做百货、日用品等生意,并引导、帮助乡亲们及早适应新家新生活。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春色正悄然萌发。罗升兰说:“我们移民的春天来啦!”

通讯员 胡华伦 文/图

审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巧家 金沙江 移民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