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2-04 10:31据报道,用网络流行“梗”造句,成为一些基层干部微信朋友圈自我调侃自我解压的方式。读懂基层干部微信朋友圈的“网络热梗”,这对为基层减负工作的落实大有裨益。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某部门一些工作被耽误,但为了年底考核,该补就得补;上级检查要求有2016年至2020年的相关档案,但是2016年时根本没有要求存档,只能编造档案应付交差;一些学校临近期末,本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帮学生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教师们,又开始忙着写材料准备迎检,大量精力被耗费。
岁末年初是不少基层干部的“繁忙季”,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并保质保量完成事务性工作。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却还要被形式主义牵着鼻子,“5+2”“白加黑”地编造各种有用的、没用的考核资料。有的地方考核重“痕”不重“绩”,简单“以材料论英雄”,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网络热梗”出现在他们的微信朋友圈也就顺理成章。
“网络热梗”无疑在提醒各级党组织,一方面要大力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为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要建章立制,让考核回归初衷。上级部门考核基层时,要多到他们的管理服务对象面前问计、问效,从他们的“笑脸”还是“哭脸”来判断一个单位的工作实绩,从而真正达到让基层“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而不是像现在一些部门的考核,干得好不好无所谓,只要材料做得好就行。
不为基层增负担,减少不必要的存档留痕指令,补材料、补记录现象才会慢慢销声匿迹,带有调侃、戏谑的“网络热梗”才会退出基层干部的微信朋友圈。
蒋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