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大湖欢歌——高原明珠洱海复苏记

 2021-01-31 14:55  来源:新华社

曾因污染而黯然失色的高原明珠洱海,迎来了复苏时刻:迷人的山水画卷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成为无数人的诗和远方。

2015年,在云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仔细察看生态保护湿地,听取洱海保护情况介绍,在洱海边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

现在,这颗明珠熠熠生辉。湖水清清,波浪声声,苍山洱海间回荡着美丽乡愁之歌、诗和远方之歌、绿色生态之歌。

美丽乡愁之歌

工人为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廊道的鲜花浇水(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碧波荡漾、白云悠悠,洱海边有我最美的守候……”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何利成泡上一壶香茗,坐在梨树下,眼前是清澈的湖水,耳中回荡着这首歌曲《乡愁大理》,他家客栈小院是游客体验洱海风光、寻找乡愁之地。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洱海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大理人的母亲湖。在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是群众心中永远的乡愁。

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廊道逐步完善(1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随着大理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加之一年上千万人次的旅游流动人口,洱海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明珠一样的母亲湖逐渐失去光彩。从20世纪80年代起,洱海水质急速下降,从贫营养状态转向富营养状态。

“山清水秀才有乡愁,污水秃山人都不来。”何利成等村民们看着洱海生“病”,心焦不已。

警铃阵阵,时不我待。各种“重拳”举措陆续推出,砸向污染“病灶”。2016年11月,云南开启抢救性保护工作,从环湖截污、生态搬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打响洱海治理攻坚战。

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何利成在自家的客栈里休息(2020年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2017年,一纸“最严治理令”为洱海流域2400多家餐饮和民宿按下“暂停键”,何利成家客栈被关停。2018年,何利成家将房子整体后退7米,院子一侧的耳房部分拆除。

“我觉得值!”何利成说,现在,采取了环保措施的客栈一滴污水也流不到洱海,这令他很自豪也很心安。

“前些年,村民无序建房很多。沿湖而建的民居对洱海湖滨带造成了破坏。”提起过往,湾桥镇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直摇头。他说:“不能让洱海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廊道逐步完善(1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垃圾收集清运实现“户保洁、村收集、镇清运”;污水收集管网到户收集全覆盖,集中收集处理庭院污水……何桥坤说,还建了多塘系统、蓝藻处理池,有效净化农田尾水。

像古生村一样,洱海保护各项举措扎实有效实施。风情浓郁,景色秀美。众多游客来古生村的农家小院,心头萦绕着浓浓的乡愁。

“我们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洱海。”何利成说,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留住美丽乡愁。

诗和远方之歌

云南大理洱海一景(2018年7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玉洱银苍一幅画,一幅画,与你携手画中行,画中行。”这是歌曲《大理问云》描绘的诗和远方。一湖清水,满目青山,足以让远方的你怦然心动。

湖面波光粼粼,岸边草地林地绿意盎然,环湖的湿地、滩涂恢复了“野态”……2020年9月,大理市阳南溪到才村码头的洱海生态廊道投入试运行,旋即成为“网红打卡地”,游人漫步生态廊道,一步一景,趣味横生,仿若入画。

施雨在试用爷爷施作模的相机(1月11日摄)。洱海的美丽景色被24岁的大理女孩施雨收入手机,编成一条条短视频,发在朋友圈,惊艳了远方的朋友。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这些美丽景色被24岁的大理女孩施雨收入手机,编成一条条短视频,发在朋友圈,惊艳了远方的朋友。“我从小就看爷爷拿着相机拍洱海,后来爸爸也跟着爷爷拍洱海,我呢,耳濡目染,学会了摄影。不同的是,我用手机拍,短视频居多。”谈起一家三代人“聚焦”洱海的事儿,施雨如数家珍。

施作模介绍他的作品(1月11日摄)。施作模今年84岁,20多岁学习摄影,20世纪60年代拍摄了首张洱海照片。施作模拍摄的洱海照片超过8000张。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施雨的爷爷施作模今年84岁,一头白发,身形瘦弱,一到洱海边,举起相机,他就特别有精神。20多岁学习摄影、20世纪60年代拍摄了首张洱海照片、近年来熟练使用数码相机……施作模拍摄的洱海照片超过8000张。

施作模一家在一起翻看曾经的资料照片(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施雨的爸爸施云东今年51岁,深得施作模“真传”,从胶片到数码,他一直都是施作模的追随者。

施作模儿子施云东拍摄的洱海风光(资料照片)。数十年来,洱海是他投入感情最多的拍摄主题。新华社发

“我小时候,湖水很清,后来水质变差,甚至蓝藻暴发。”施作模说。拍污染的画面他很心痛,拍水清见底的美图他特别高兴。数十年来,洱海是他投入感情最多的拍摄主题,也成为施雨、施云东的执着追求。

施作模拍摄的60年代的洱海小普陀风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时代不同了,设备变化了,但一家人记录洱海之美的想法没有变。施雨说:“你来洱海边,走上生态廊道,就可能会被我拍摄下来。”

施作模拍摄的洱海风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洱海,一边是青翠巍峨的苍山,苍洱风光如画卷般展开。“在洱海生态廊道上领略诗和远方,这种感觉好极了!”来自广州的配音师戴逸说。

以前,生态廊道原址上布满沿湖而建的民房,杂乱不堪。大理镇才村村民陈建雄说,以前房子建到水边,天然湖岸线遭到破坏,风景全无,污水直排洱海。

现在,洱海流域筑起了一道“绿色”防线。“保护举措中,生态廊道令我印象深刻。”生态廊道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赵婷说,环湖而建、全长129公里的生态廊道将洱海湖滨带恢复到天然状态,大幅削减入湖污染负荷。

施作模儿子施云东拍摄的洱海风光(资料照片)。数十年来,洱海是他投入感情最多的拍摄主题。新华社发

这是洱海“颜值”的再提升,书写了保护治理的绿色新篇章。“生态廊道建设围绕‘生态优先、洱海保护’来进行,体现了自然、生态、野趣、文化、智慧,不是片面强调修建一条康养绿道。”大理州委书记陈坚说。

施作模与儿子施云东和孙女施雨在洱海边摄影采风(1月11日摄)。多年来,施作模一家三代人“聚焦”洱海。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如今,只要一有时间,施作模、施云东、施雨三人就会相约来到洱海湖边拍个不停。施作模说,这里就是诗和远方。

绿色生态之歌

“我在洱海岸边等你,等你来看月亮升起;我在高原花海等你,等你拥抱花香四季……”歌曲《我在大理等着你》所描述的场景是现在的洱海。

大理市上关镇漏邑村养牛户在清理牛粪(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几年前却是另一种景象:乱放成堆、臭气熏天、脏水横流……洱海周边农户养的牛每天产生的粪便,颇让人头疼。这些牛粪,除一部分还田外,大量被乱堆放在村民房屋旁、河边、路边,影响村容村貌和环境,还流入洱海,造成污染。

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对收集的牛粪进行加工处理(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如今,一套从养殖场到牛粪收集站、牛粪加工厂再到田间地头的牛粪处理机制让牛粪被加工成有机肥,成为村民眼中的“宝贝”。

这是大理古城(2017年12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大理市上关镇漏邑村村民苏建益养了50多头奶牛。每隔一天,他都会往上关牛粪收集站跑一趟,把牛粪送过去销售,每吨卖80元,一个月下来,卖牛粪能挣4000多元。

像苏建益一样,洱海流域众多的养牛户告别了为牛粪处置犯愁的日子,不但有牛奶收入,还有了特别的“牛粪收入”。

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顺和说,为了保护洱海,公司走上了用牛粪做有机肥料的道路。目前,企业在洱海流域有25座有机废弃物收集站、4座大型有机肥加工厂、1座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加工厂和1座天然气加气站。每年可收集处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等各种类型废弃物195万吨。

农户拿实惠,企业获原料,洱海得保护。“牛粪大王”钟顺和变粪为“宝”,苍山洱海间“点粪成金”的做法被大家津津乐道,也成为洱海治理的一项生态举措。

2016年底,启动实施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等“七大行动”;2018年底,明确提出洱海流域转型发展理念,打响推进环湖截污等八大攻坚战……“十三五”期间,大理州累计投入329.8亿元,对洱海进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是“十二五”时期的7.9倍;完成环湖1806户生态搬迁户的住房拆除任务,腾退近岸土地面积约1029亩……

在洱海中开放的海菜花(2020年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我们走的是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陈坚说,洱海已从富营养初期状态转为中营养状态,从抢救性保护治理工作阶段转入到保护性治理工作阶段。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院长王欣泽说,近年来,洱海入湖污染负荷大幅削减,湖区水质下滑趋势得到遏制。“水体透明度达2.5米以上的时间,一年有3个月左右,是近几年最好水平。”

洱海水质稳定并逐步向好,给大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陈坚说,洱海保护最大的产出是生态效益,并逐步从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来源:新华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云南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