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扶贫故事丨阳坪山泉 滋润心田

 2021-01-28 17:49  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总攻之年,是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市委、市政府决定选派208名脱贫攻坚督战小分队队员到 2020 年度计划出列的104个贫困村(社区)驻村督战,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到镇雄县五德镇阳坪村担任脱贫攻坚督战小分队队长。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聚焦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和识别、帮扶 、退出“三精准”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突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就业、基础设施改善“四篇文章”,紧盯打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歼灭战、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攻坚战、产业培育高质量发展突击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人海战、强化党建引领推动作风转变持久战“五大战役”开展脱贫攻坚驻村督战,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带着组织赋予的使命和家人的关怀,我从担任巧家县药山镇大村村督导员转战到镇雄县五德镇阳坪村担任脱贫攻坚督战员,开始了新一轮的脱贫攻坚督战工作。我驻村后就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我认真分析研判阳坪村的现状,围绕“一收入四保障”及时梳理出问题清单,督促指导贫困村对标对表补短板,以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抓好“五大战役”,全力推动保障性扶贫政策措施落实,确保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标准逐一实现。

在驻村的日子里,有很多酸甜苦辣,也有很多欢声笑语,有很多不一样的经历、感受和收获。下面记录的文字,是2020年5月9日的工作经历。这仅仅是我在驻村督战的一个工作片段而已,也是许许多多扶贫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一个工作、生活的缩影。

据上乌抛和坪子两个村民小组群众反映,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断水,杂质较多,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这是涉及七八十户人家三四百人的饮水问题,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情。我们得知后,立刻安排管水务的村委人员刘正洪到水源点查看原因。水源点是在刺竹坝村民小组的一条沟渠,入水口经常被树叶等杂物堵塞,容易形成断水情况,加之又是明沟,容易被污染。经过村委讨论决定在水源点上方三百米处重新筑坝安管。由村委委员刘正洪、李晓雄带领刺竹坝的王氏兄妹负责运送材料、安装水管。

5月9日吃完午饭,我和支书申开勇、驻村工作队员汪剑决定去刺竹坝饮水点的施工现场看一看。

刺竹坝是阳坪村最远的一个村民小组之一。阳坪村的地理位置很特殊。26个村民小组围绕五德河分布在两侧的高山峡谷之中。最远的刺竹坝、白岩湾、上寨、下寨四个村民小组,和村委会遥相呼应。村委会和这四个村民小组的位置,就像一个U字母的两端,看着近,实则远。站在村委会办公楼,往远山看去,刺竹坝老百姓的房子被青翠的山林包裹着,隐隐约约出现在对面山头。能看见,要到达,却不易。若要从小路行走,得先从U字的一顶端山头,沿着弯弯曲曲的小道往下走,经过上乌抛、下乌抛,到达乌抛坝低端,然后又再顺着弯弯曲曲的小道向上,经过坪子、湾子、鸡山嘴、新龙坪、塘边,才能爬到U字的另一端——阳坪村委会,大约行走两个半小时。若要开车,那个U字母就变成开口朝左向上倾斜45°,驱车从村委会一路绕着山路下坡到五德镇,再从五德镇一路上坡经过镇凤公路才能到达,驱车大约一个半小时。无论来与去,无论走哪一条线路,都不容易。

中午支书开着自己的微型车,我们就出发了。支书娴熟地驾驶着微型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着。他常戏称自己的微型车是一辆“爬山虎”,再陡再难走的道路,没有去不了的地方。是啊,我们出行,无论是到村入户,还是去镇上开会办事,都是坐着他的“爬山虎”,走遍了车能抵达阳坪的每一个地方,丈量着阳坪的每一寸土地。在半路上,支书停下车来,特意买了几瓶水和一条烟。我问,你又不抽烟,还买烟干嘛?支书笑了笑说,过会拿给兄弟们抽,他们在山沟沟里,早已弹尽粮绝,什么都买不到,这时候最馋烟了。我看支书一眼,没想到他是一个如此细心体贴的人。

大约两点左右,我们到了刺竹坝。施工的水源点在路下方的山沟里。

今天是个大晴天。太阳射出的毒箭直射在我们身上,形影不离,一丝风也没有。尽管山岭上到处都长满松树、桐子、野花、野草等树木花草,也依然吸收不完太阳放射出来的热能。

安装的水管还差两根。为了不让他们再从山沟里爬上来拖,减轻他们的辛劳,我们决定由自己把水管拖下去。每根水管长九米,粗十六公分,重约一百斤。我们用绳子把水管拴好,三个人轮换着拖水管和提水拿烟。虽然是下坡路,但路面都是用大小石头铺出来毛路,凹凸不平。平常走路都还要格外注意,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崴了脚。拖着的水管,常常被石头阻挡着,不得不停下来调整方向。有时水管滑行的速度又过快,又被迫地跟着水管小跑起来。有时避让不及,管子直接冲撞在小腿肚子上,生疼的滋味只能让人咬紧牙关。汗水从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里咕咕地直往外冒。汗水浸进了眼眶,火辣辣的。汗水淌进了嘴角,咸咸的。汗水打湿了背心,湿漉漉的。

毛路走完了,就进入杂草丛生、灌木林立的无路之地。荆棘在手臂留下一条条红色的印记,再加上汗水肆无忌惮的侵蚀,火辣地疼痛。我们拖着沉重的管子和步伐,依然不停地负重前行,终于到达了水源地。

看见他们四人正在不停地忙碌着。柴油发电机轰隆隆的怒吼着,输出的电传到易熔机上,烧红了机器,然后把两根口面打磨光平的管子合在一起,不一会儿,管道就牢固地粘连在一起了。

他们这两天就是这样,把一根管道一根管道从路边拖下来,然后再连接上,从山下顺着山间溪谷一直延伸到上面水源地的坝上。因为顺着山间溪谷安装管子,他们毫不顾忌的在溪水里拖、拉、拽,裤脚和鞋子早已被溪水灌透,网鞋和皮鞋都变成了“水鞋”。

望着他们满身汗水和泥水,我心疼极了。赶紧招呼他们。“各位哥哥兄弟、大姐,你们辛苦了!”看见我们来了,一个个笑呵呵地说道,“没事的,没事的。”我赶紧把水和烟递了过去,“赶快过来休息一下,喝点水、抽哈烟。”在他们黑黝黝的布满灰尘的脸上,汗水弯弯曲曲地流淌出几条印记。伸过宽大粗糙沾满泥土的手接了矿泉水,拧开瓶盖,他们畅快地咕嘟咕嘟地喝了几大口水,然后才慢悠悠地点燃香烟,深深地吞吸一口,又再慢悠悠地从鼻腔和口腔里轻轻地呼出。那种满足的享受的自我陶醉的神情,令我也陶醉了。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安装完最后一节水管,筑好坝,清澈的泉水拼命地涌入管道,形成漩涡,咕咚咕咚地流淌起来,并发出欢快的声音。终于完工了,终于接通水了,过不了多久,村民们就能喝上干净、清凉的山泉水了。

返程的路,自下而上,依然充满艰辛。两个负责抬柴油发电机,其余负责用背篼背其他的机器和工具。这样的重活,我只能“望洋兴叹”了,帮不上一点忙。

回到村上,已经是明月高挂。掬水洗脸、洗手,我才感觉火辣辣的痛。好毒辣的太阳哟!我的脸和裸露的双臂被阳光灼得通红,手臂被荆棘的划痕凸起,张牙舞爪,格外显眼和疼痛。我知道这样的疼痛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不怕,更不后悔。能让老百姓喝上清泉水,所有的苦和累都微不足道,早已化为甘泉,流进我的心田,滋润着我,是那么的甜、那么的美!

在驻村的日子里,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我感到很充实。虽然工作任务很重、很多,我也将扛起肩上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当看到老百姓的欢天喜地地住进宽敞明亮的安全住房,医疗、教育、饮水安全都有了保障,收入稳定、持续增长,一个个喜笑颜开的样子,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的甜。

脱贫攻坚的这段工作、生活的经历,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一笔财富。驻村扶贫,成就的不仅仅是解决了老百姓在收入、住房、教育、医疗、饮水等方面的问题,让他们有了保障,同样也成就了我们所有的扶贫人。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和脱贫攻坚督战员,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的伟大工程之中,亲自见证着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亲历农民群众逐步过上好日子,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同时能和各级各部门扶贫干部的一起承担、完成着各项工作任务,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对工作的责任和担当,爱岗敬业的精神。能和老百姓拉家常、拍照片,愉快地相处在一起,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勤劳、善良、淳朴、孝道,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追求和向往。他们的言行善举不断深深地感染了我,不断地鞭策着我,不断地增强了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做人做事,都要用心用情,爱岗敬业,懂得感恩,懂得付出。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铆足干劲攻堡垒,背水一战夺全胜。在各条战线奋斗的扶贫人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为顺利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交出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作者简介:胡永坚  70后,生于云南昭通。现供职于中共昭通市委宣传部,曾任巧家县药山镇大村村脱贫摘帽督导员,现任镇雄县五德镇阳坪村脱贫攻坚督战小分队队长。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扶贫故事 
捐赠信息